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先从一则传闻谈起。据说,明代风流名士唐伯虎,一次替人写祝寿诗。当时,那家的主人,家人及围观者甚众,大家极欲一睹唐寅妙句。只见他挥毫蘸墨,劈首写下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围观者目瞪口呆,都暗暗捏了一把冷汗。谁知他略作停顿,笔锋陡转,又写下一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于是,围观者紧悬的心都放了下来,禁不住连声赞叹,颔首不止。就在这当儿,唐伯虎又甩下一句:“生下五男都是贼”,旁边围观者脸色  相似文献   

2.
古时候,有一位诗人应邀参加庆贺友人家老太太八十大寿的宴会。宴前,客人们纷纷题诗赠句,给老太太祝福贺寿,个个都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寿比南山,长命百岁,万寿无疆”之类常见常听的客套话。最后轮到这位诗人了,他提笔写了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顿时大惊失色,诗人见状立即写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此时,亲朋好友们又转怒为喜了,诗人思考片刻写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成贼”老太婆的儿孙们看  相似文献   

3.
北宋的惠崇和尚,是个著名画家。建阳(今属福建)人,一作淮南人。他还是一个名诗人,有诗集。为“九诗僧”之一。他擅于画鹅、雁、鹭鸶,取法易元吉;擅写寒汀、烟渚等江乡风物,清旷洒脱,人称“惠崇小景”。当时有不少文人为其写下赞美的诗句。苏轼为他的《春江晚景》画上题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王安石赞他“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黄庭  相似文献   

4.
杨娜 《今传媒》2016,(8):160-161
明朝文学艺术发展已步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代表性人物唐寅不但擅画,且文学功底极为深厚,是一位讽喻型题画诗人。唐寅一生命运多舛,加之他心怀抱负、放浪不羁的性格,郁郁寡欢就与友人寄情书画,机会来临就一展雄心壮志,受挫后也免不了及时行乐。本色,既是他人格的标志,也是他艺术特色的体现。通过对唐寅题画诗的考察,将会对绘画作品的题画诗创作等方面产生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6月30日,上海文汇报在一版刊载了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漫画《疑难杂症之十五》。这幅画,人物维妙维肖,主题鲜明深刻,特别是画面上的两句对话:“到底哪位看病?”“我们都是一种病——裙带症。”画龙点睛,把主题表达得入木三分。美中不足的是,两句对话中的引号,左半边的都写反了。在见报前,编辑为什么不帮助改正?是编辑一时疏漏,没有发现?是发现了,认为无损主题,故意“随他去”?还是认为这画出自名家之手,以不改为好?  相似文献   

6.
顾颉刚先生在为《崔东壁遗书》写的序言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小故事: 乔松年的《萝摩亭扎记》载着一段笑话。《穆天于传》中有一句“封膜昼于河水之阳”,“膜昼”是人名,“封”是封建。不意有一本“昼”字误书作“画”,作《历代名画记》的张彦远白以为找到一段画史的材料了,就在他的书内写道:“封膜,周时人,善作画。”张彦远是唐代人,那时刻印本恐怕还没有流行,他见到的《穆天子传》,只是手抄本。繁体字的“昼”与“画”,仅一笔之差;抄书人  相似文献   

7.
信手涂鸦随手画来自谦之词例:她的中国画被裱于墙上,信手涂鸭,颇有印象派风格。涂鸦:语见唐人卢仝《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涂鸦是自谦画得不好。此例句是介绍一位画家的画,用“信手涂鸦”一词已属不当,又将“涂鸦”误作“涂鸭”,更是错中加错。  相似文献   

8.
日前与戏友说艺使戏,流派唱腔,名伶轶事,意趣盎然。在谈到马派唱腔俏丽潇洒时,戏友说,马先生对自己的演唱要求极严,缜密无间,他中年时录制的《甘露寺》唱段,其中“他有个二弟汉寿事候”,一句温唱了“汉”字,对此,他一直惴惴不安,耿耿于怀。直到老年时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把这段唱腔重新录制后,这才心安理得。戏友十分赞赏马先生这种一字不苟、认真从艺的艺术道德。接着戏友的话茬,我谈了唐代诗人高造欲改“-”字为“半”字的故事。高适任观察使时,一次路过杭州,下榻寺院,题诗一首,诗中有“前村月落一江水,增在翠微角分房…  相似文献   

9.
画画许锦根     
许锦根的公关形象是:一只手捏着一管蜂王浆,另一只手运笔疾书。可惜还没有人这样画许锦根。这幽默的画面,是中国青年报记者谭明讲给我听的。他还补了一句:“这小子,每天发一篇评论!”差不多。许锦根自1982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到上海解放日报当编辑至去年底,一共2000多天,发表了1500多篇新闻评论。在某一段,“一天一篇”当为不虚。甚至有一天,当他打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唐代诗人贾岛因痴迷于改诗句而留下了“推敲”的佳话。他刻意求工,注意诗句的锤炼,以苦吟著称,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诗后》)之语。这种精神对我们初学新闻写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需要提倡的。特别是消息这种体裁,要求用最简洁、是概括的文字表现事实。如果时间允许,应当养成对每句话、每个词认真推敲的习惯。仔细修改  相似文献   

11.
6月30日,上海文汇报在一版刊载了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漫画《疑难杂症之十五》。这幅画,人物维妙维肖,主题鲜明深刻,特别是画面上的两句对话:“到底哪位看病?”“我们都是一种病——裙带症。”画龙点睛,把主题表达得入木三分。美中不足的是,两句对话中的引  相似文献   

12.
书法和绘画本是两个不同的门类,虽然有书画同源之说,但在其各自的特征上有明显的不同。我们常见在国画上使用书法题诗题款,但将书法变成画,或将画变成书法便不多见了。漫画虽然形式多样,但将书法与绘画“嫁接”、“融合”,这种形式也是不多见的。近年来,我看到一些书法同漫画结合,即“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作品。有人说是漫画,有人说不是漫画。我觉得,这些作品既有书法与绘画的艺术性、观赏性,又有漫画的幽默性、思想性、趣味性,它们具有漫画的性质,应该说也是一种漫画。  相似文献   

13.
曾听人说,有位年逾9旬的老翁,至今体健脑灵,耳聪目明。有人问他:“请问老人家有何养生秘诀?”老翁说:“记住三句口头语,凡事不钻牛角尖。”那人又问:“三句口头语咋讲?”老翁说:“第一句:算了吧!第二句:不要紧!第三句:会过去!”  相似文献   

14.
王莹莹 《兰台世界》2013,(22):154-155
<正>唐寅,字伯虎,江苏苏州人,明代四大才子之一。唐寅早年师从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在绘画笔法上融汇元代绘画风格,天资加上勤学使唐寅画工大长,在画技和名声上已经超越了老师。他的一生屡遭挫折,仕途不顺,后寄情山水,与美酒、诗歌、书画为伍,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绘画风格,成为受后人敬仰的一代文学绘画大师。一、唐寅绘画作品略表唐寅的一生历尽坎坷,曾在大喜大悲中  相似文献   

15.
唐代张彦远说:“颐恺之……画人尝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奔妍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东晋画家顾恺之画人物,曾经几年不画眼睛。有人问他不画眼睛的原因,他回答说:“四肢丑俊本无关于要害,人物的生动逼真,恰好在眼睛上。”东晋画家颐恺之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他的画轰动当时,影响后代。他提出的重要绘画理论,如“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等,对中国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先生去了。此前的二十多天,他还亲手为我作了一幅画,题款“千山响杜鹃。彭匈清嘱。丁丑四月,曾祺”。画面上的杜鹃如火如荼,见出无限生机。他说:“裱一裱,层次感就出来了。”是的,杜鹃密密实实,却是浓淡有致。我说:“这画一裱,杜鹃准能‘响’起来!”汪先生哈哈大笑。具有如此旺盛生命力的人,怎么说去就去了!  相似文献   

17.
“被”字句是被动句的一种独具特点的结构形式,它与其他形式的被动句式的主要区别是用“被”字表示句中的被动关系。例如: ①他被批评了。②他被哥哥批评了。③他被哥哥所批评。以上例句是“被”字句的三种不同的结构形  相似文献   

18.
倒过来试试     
一位青年画家问大画家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往往不用一天时间,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一年,甚至卖不出去呢?”门采尔沉思了一下说:“请倒过来试试。”青年人有些不解。门采尔说:“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那么只要一天时间就能卖掉它。”青年画家接受了他的忠告,于是苦练基本功,深入搜集素材,周密构思。结果真如其言。  相似文献   

19.
宋朝有个大夫叫王祈,写了一首咏竹诗,其中有两句,他最为得意,于是拿给苏东坡看。这两句是:“叶垂千口剑,竿耸万条枪。”苏东坡看后说:“好则极好,只是十条竹竿一个叶儿也。”苏东坡显然在笑话他,因为“千口  相似文献   

20.
近翻閱《郑板桥集》,其中有一句話說:“必极工而后能写意,非不工而遂能写意也。”反复玩味之后,不禁引起种种联想。板桥这句話是从画竹引起的議論,其实何独作画如此,练字亦然。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曾問他父亲写一手好字的秘訣何在。王羲之指着院里的十八缸水,說秘訣就在其中。可見即使独得家学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