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陇婵 《视听界》2014,(2):18-19
2014年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爸爸去哪儿》成为春节期间最大的票房“黑马”,刷新多项电影纪录。首日票房9167万元,打破了《私人订制》8000万的首日票房纪录,也刷新了《泰囿》9天“破五”的华语电影纪录,累积票房近7亿,与电影《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的票房惨淡形成了鲜明反差。同为热播电视综艺节目,变成电影后,为何会是冰火两重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综艺节目相继被改编成电影,其居高不下的票房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随之而来的是关于该类型影片的各种争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影样态,因其制作方式的问题综艺电影遭到了电影评论人的众多非议。本文试从综艺电影产生动因、艺术性、商业性三个方面来解读综艺电影。  相似文献   

3.
追溯过往的20多年,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以下简称"娱乐节目")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从最初以《综艺大观》为代表的综艺表演阶段,到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参与、娱乐  相似文献   

4.
蔡雯婷 《新闻传播》2018,(15):52-53
近日,《向往的生活》第二季火热上映,"慢综艺"节目再次回归观众的视线。回顾2017年,众多内容注重生活情感、形式轻松缓慢的综艺节目频现荧屏,"慢综艺"作为现今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成功打破了竞技类综艺长期霸屏的局面,为受众带来了一种新的节目体验。本文将以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出发点,分析《向往的生活》的节目特点,挖掘其热播原因,并对"慢综艺"节目未来如何进行有效传播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勉人 《传媒》2015,(4):1
近日,关于综艺电影的争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顾名思义,综艺电影就是综艺节目改编成的电影.2014年1月31日,根据热播亲子真人秀改编的《爸爸去哪儿》在院线上映,最终收获超过7亿元的票房;2015年1月30日,同样改编自热播综艺节目的《奔跑吧兄弟》上映,这部仅用6天就完成所有拍摄镜头的“电影”,在口碑一路走低的情况下只用了10天就收获3.68亿元票房,它激起的争议犹胜《爸爸去哪儿》.冯小刚导演炮轰综艺电影会导致电影产业的自杀,冯导的论点虽得到不少电影从业者和观众的支持,却难以遏制综艺电影照猫画虎入市赚钱的势头.冯导的论调自然很有道理,因为他熟知什么是真正的电影,尽管当年的《1942》在票房上输给了更具娱乐气息的《泰囧》,但《泰囧》至少是一部完完整整在认真讲故事的电影.  相似文献   

6.
正调查显示,电视观众对综艺娱乐节目的反感和负面意见更多地指向缺乏创新的同质化现象。《中国好声音》成功之后,中国电视节目如何深入创新、突出个性的问题,引起了业界与学界的广泛讨论。本文选取四档中外真人秀综艺节目并做内在分析,旨在透视"本土化"创新与再造的趋势。《Running Man》:老牌综艺节目情节设置的瓶颈时长90分钟的游戏类综艺娱乐节目《Running Man》,是韩国SBS电视台周末娱乐栏目《星期天真好》的一个板块,自2010年7月11日起韩国时间星期日17: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背景下,综艺节目获得新发展,纯网综艺应运而生。视频网站不再只是电视综艺节目的转播者,更成为综艺的制作者。2016年优酷推出纯网综艺《火星情报局》,第一季就大获成功。本文分析了以《火星情报局》为代表的纯网综艺节目出现的原因,并对其特征进行探讨。纯网综艺的整体前景较好,但也存在隐忧,需要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8.
"清流综艺"是2016年出现的一大网络"热词",指的是像《见字如面》、《朗读者》等通过由古至今的文学作品来展示中华民族人文历史,风格清逸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体现着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的崛起、媒体融合的进阶以及"新网民"的出现与增多。"清流综艺"现象所反映出的媒体融合推进,与"文化自觉"的大环境及网民心态的变迁形成因果呼应,自然契合,反映了受众审美与消费需求的回溯,也为未来综艺节目的融合路径探索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第十三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日前在北京揭晓,陕西电视台《秦之声》又一次获得“星光奖”──优秀栏目奖,实现了三连冠。在当前荧屏游戏节目过多的背景下,《秦之声》以其节目的严肃性和高质量征服了在京专家及电视观众,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享此殊荣的文艺栏目。由陕西电视台录制的《西部大联欢》──西部电视集团’ 99元旦职工文艺晚会,荣获综艺类二等奖;《九十九个春天》──陕西电视台’99春节文艺晚会荣获综艺类三等奖。 本届“星光奖”颁奖活动将于2000年新年之初举行。陕西电视台栏目、节目又获“星光奖”  相似文献   

10.
<正>我是个老影迷,半个多世纪以来收藏了不少电影刊物,包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刊物的"五朵金花":《大众电影》、《电影故事》、《上影画报》、《上海电影》、《长春电影画报》。而这五种刊物中除了《长春电影画报》外,其余四种都创刊于上海。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记者高方)2月16日,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与电影频道《今日影评》主办、1905电影网协办的“2016-2017贺岁档-春节档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云集数十位电影界、影评界人士,共话贺岁春节档,探讨如何提升电影艺术的创作质量与发挥电影评论引导作用,为2017年中国电影发展作序.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张丕民参加会议并发言. 由元旦、春节衍生而出的贺岁档、春节档一直是各路影片轮番登场、收获票房的“兵家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12.
潘曼 《新闻前哨》2013,(9):10-12
历经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掀起唱歌类选秀节目的热潮,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紧随其后的推波助澜,伴随2013暑期的到来,地方卫视综艺选秀栏目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13档盘踞荧屏黄金档或十点档的综艺节目中,除了安徽卫视的《超级演说家》,其他12档均为歌唱类选秀节目。当前,除了一线卫视将"赌注"压在了暑期季播综艺音乐选秀上,不少二线卫视的同类节目也加入混战,一时间,电视、微博、视频网站、娱乐媒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电影发展迅猛,无论从电影产业、电影票房还是观影人数上看,都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成为国际电影市场不可小觑的竞争力量。随着《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等商业大片的公映,在带来超高票房,3D、IMAX等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让观众开始对"大片时代"的大制作电影产生质疑,华莱坞电影陷入一种"人人看人人骂"的窘境。事实证明,盲目跟风,仅通过大制作高科技等表面方式与好莱坞抗衡早已是行不通的,想要将电影在真正意义上贴上"华莱坞"标签,关键还在于如何运用中华文化、民族特色,走出一条属于华莱坞自己的电影之路。从早期《小城之春》、《红高粱》的经典电影,到近一些《小武》、《桃姐》的颇受好评,人文电影无疑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民族文化的镜子,也是华莱坞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马强 《今传媒》2015,(2):82-83
与电影《黄金时代》同期上映的《亲爱的》和《心花路放》,已经分别从社会冷思考与现实热炒作的潮评中褪去,而相比《黄金时代》的票房却步伐坎坷、雾路艰辛。文艺气息浓重的电影却在这个时代没有完全体现出价值,而这份历史与文化的使命也随之淡然消逝。也许会有太多的观众以现代的思潮去理解《黄金时代》的缘由与经过,使得恰恰在后现代主义风格中独树一帜的电影《黄金时代》,虽然也掺拌着现代青年人的理想,但终究被滚滚红尘掩盖了历史的文化诉求。本文围绕电影《黄金时代》的"成"与"败",从电影文本、历史文化和商业制作的角度出发来评述影片当中隐含的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15.
《军事记者》2012,(5):61-61
英国里德商务资讯公司日前宣布.出售旗下有着“好莱坞圣经”和“全球电影风向标”之称的《综艺》杂志。《综艺》创办于1905年,是好莱坞历史最悠久的娱乐刊物,与《好莱坞报道》并称美国娱乐界的两大行业报刊.也是里德商务资讯公司仅存的一份美国杂志品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综艺》杂志的经营受到重创.广告收入大幅减少,发行量也逐年下降.其年均发行量下降到35万份.  相似文献   

16.
怀旧电影的质感与灵魂陈可辛直言《中国合伙人》借用了"新东方"三驾马车的原型故事,英语培训学校的创业故事也使观众纷纷将电影中的主角与他们对号入座。企业家的成长史,白手起家的励志传奇,加上广大的新东方学员以及俞敏洪粉丝,这无疑是电影的一大卖点。先不管"新东方"的大佬们有没有看过本片,也不管他们到底有没有老泪纵横。除却这些为电影票房预热花边新闻,《中国合伙人》确确实实试图描写一个年代一群人的友谊和奋斗的故事。光是看电影的简介就知道这电影势必又要引起新一轮的怀旧潮,跟《致青春》怀旧校园时代的爱情不同,《合伙人》更  相似文献   

17.
李泽铭 《传媒》2021,(2):55-56,58
近年来,《中餐厅》《向往的生活》《青春旅舍》等"慢综艺"节目开始成为国内新兴主流综艺节目,赢得了广大受众的认可与喜爱.韩国作为"慢综艺"节目的开创者,不仅种类多样、内容丰富,而且原创性强、特色鲜明,发展劲头迅猛.反观国内,虽然近年来"慢综艺"节目迅速崛起,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原创度低、广告过多、类型单一等,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鉴于此,本文归纳总结了韩国"慢综艺"节目的特色,客观审视国内"慢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提出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参考》2011,(19):7
《新京报》报道:图书与影视同步出版,已经是出版业很正常的事情了。但最近,跟踪热门电影《建党伟业》与《金陵十三钗》出版图书,却异乎寻常的多。近日,第八本《建党伟业》同名图书出版。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电影虽未上映,却也已经出现三个版本的严歌苓所著的同名图书。对于众多的电影同名书,经常买书的读者史远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实在搞不清到底哪一本是真正的"电影书",无从下手买书。  相似文献   

19.
大家都知道崔永元是著名节目主持人,机智幽默的语言和歪嘴"坏笑"的形象是他的特色。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崔永元还在兼做一项很有特色的事业——收集"口述历史"。3年间,他收集了容量惊人的"口述历史":他向1500多位老电影人,包括演员、编导、配音员、摄影师等采访老电影的拍摄经历,录制了11万分钟声像片。他将曾经脍炙人口的"英雄虎胆"、"铁道游击队"、"冰山上来客"等老电影的拍摄经历汇编成《电影传奇》在电视上播放。他"不择手段"地在旧货市场寻觅上世纪50年代的《新电影》、《外国电影》、《电影艺术》等杂志。他自建了中国电影检索系统,已经存储了200G的数据,打算义务向电影研究人员开放。  相似文献   

20.
从“大一统”迈向“个性化”张群力(一)应该说,十几年来,我国荧屏中的春节从策划到制作播出,基本沿袭的是一种"大一统"的思维定势。中央电视台除夕要办一台春节综艺联欢晚会,这已成为全国老百姓过春节的一道风景。但各省台,甚至地市台也要照方抓药,这就会使春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