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学习语言,学习写作,主要凭借阅读教材。在语文教学中, 使儿童领会、理解词语是很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跨得比较稳的话, 往后“长途跋涉”也就不会太困难。例如,一年级上学期《雷雨》一课,末了有一句话:“凉风迎面吹来,好不舒畅啊!”有个儿童读到这一句时举手说:“这句话错了!怎么又是‘好’,又是‘不’呢?多了个‘不’字,应该是‘凉风迎面吹来,好舒畅啊!’才对”我告诉他们:“好”“不”连在一想,就是“很”、“真”、“多”的意思。“好不舒畅”,就是“很舒畅”“真舒畅”“多舒畅”。去掉了“不”,也可以。但是“好舒畅”没有“好不舒畅”来得更舒畅,语气也没有“好不舒畅”来得强烈。接着我又举了一些例子:星期天,我们看了电  相似文献   

2.
凌龙华 《中学教育》2003,(1):47-48,43
一反省我们的作文教学 :从小学到高中 ,似乎从未在乎过“人本” ,短视和功利性 (主要源于应试压力 ) ,使师生不约而同瞄准立竿见影的“文本”。于是“模式作文”、“技巧作文”、“追潮作文”盛行不衰。为文而文 ,使作文人格分离 ;为文造情 ,使作文心理畸型。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阅卷中 ,这样哭笑不得的事可谓屡见不鲜 (特别是 1998年题为“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的高考作文 ) :为感动阅卷者 ,考生心照不宣公然造假 ,不惜让美满的家庭横遭“天灾人祸”。为“分”贬“人” ,为文造情 ,这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 ,特别…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鼓励自由表达”。这就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拨云见日,指点了迷津。如何挣脱作文教学的“镣铐”,让学生习作能“自由舞蹈”呢?我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一)分析法。这就是按照作文题目的词或短语的组合类别来确定内容的中心和范围的方法。例如,《我喜欢的一个同学》这个作文题目是由四个词组成的。“同学”是名词,是作文的主要对象,同时也使我们知道了这篇作文是在写人;数量词“一个”和动词“喜欢”、人称代词“我”,则是“同学”在数量、行为、范围上的限制。只能以一个同学为中心来写,而且这个同学必须是小作者自己“喜欢的”。这  相似文献   

5.
“课标”对作文的表述有三种。第一学段叫“写话”,第二、三学段叫“习作”,到了第四学段才叫“写作”。小学阶段以“写话”“习作”为主。这就有  相似文献   

6.
形状作文     
作文,单看这两个字就不难想到:作文,作文,无“作”不成“文”。这就体现了作文不真实的一面。所以这篇文章,读者不应完全相信。  相似文献   

7.
“远”和“近”是一对抽象的概念,需要人们静下心来思考。什么是“远”?什么是“近”?“远”和“近”的关系如何?这两篇文章同以“远和近”为题,却以不同的思维方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衡量他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最好标尺。但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这三个字无论怎样戏剧性地组合排列,都反映了一个问题——“难”。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句话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难老大”。所以,我们的学生大都是“谈作色变”。为了改变这种不容乐观的教学现状,通过对新课标、新理念的学习,结合自己的教  相似文献   

9.
审题不难话题作文由于其开放性,大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一般不会造成离题万里的情况,但审题不准的情况也有发生。如2001年的“诚信”话题,有的考生理解为“真诚”;2002年“心灵的选择”话题,有的考生就写“社会职业的选择”、“买书时正版书与盗版书的选择”等等,这就偏离了“心灵”这一限制性定语。要特别注意2001、2002、2003连续三年的作文要求中均突出强调了“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的限制,切不可打擦边球,话题一带而过。  相似文献   

10.
聪明的读者一看“傻事一桩”这个题目 ,便知道要写的必是记叙文。只是 ,这“傻”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 :既可以是真正的“傻” ,也可以只是一种“痴” ,还可以是童稚的天真举动或心血来潮时的偶发事件。不论真“傻”假“傻” ,只要写得有情、有理或有趣 ,即可成为佳作。担任本期裁判的是著名美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张玉能教授。下期赛题为 :《读一首小诗》。傻事一桩 孙佳佳  “傻孩子 ,没出息 ,尽做傻事 !”这是妈妈训斥我时 ,常用的口头禅。可我 ,真的那么傻吗 ?前几天 ,我弄脏了好朋友肖楠的伞。不知怎么的 ,妈妈竟然知道…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作文     
本期低年级的作文,在内容方面,较之以前,丰富了许多。《房间里的“鬼”》描述的就是“第一次单独睡觉”的情景。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要写好“第一次××”这样的作文,必须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将这前所未有的“第一次”所特有的感受写出来,本文可以说是基本上达到了这个要求。文中,小作者的用词、用句比较准确,“翻来覆去”、“恐怖”、“哆嗦”、“突然我想,我这样地发出声音,‘鬼’会发现我的。于是我闭紧嘴巴,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将第一次单独夜睡那种紧张、不安、疑神疑鬼的心理感受表现得很真实、到位,而且非常符合少年儿童的心态及…  相似文献   

12.
张树涛 《教育艺术》2008,(12):78-79
近几年来,在作文教学中“作文评改”这一用语渐次通行,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正在逐步取代以往通用的“作文批改”、“作文讲评”。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简单变化,而且从作文指导思想和评价内容上都有所创新,提法更科学更合理。这一变化,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作文评价突破了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形式,逐步朝着多向互动的多样化形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命题依据 1982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改实验小组的同志来校检查《初中实验课本》实验情况时提出“作文分项批改法”的意见。这是命题依据之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评改是要启发学生认识自己的作文有什么优缺点,领悟到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经过多次反复的写作实践,逐步提高写作能力。”“指导学生自己修改或组织学生互相修改”。这是命题依据之二。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高考作文评分误差控制课题组”提出“分项分等评分表”(即内容、语言、结构、文面),这是命题依据之三。鉴于以上的考虑,改革传统的写一个总分的做法,试行了“作文分项批改法”的作文批改方法,这对提高作文批改率,是有可取之处的。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作文要歪写     
各位看官,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本公子套用这句话,也得出一句:歪写出佳作!且听我分解。其一:题目要歪老师说,文好题一半,作文内容写得再好,再感人,没有个好的题目,也是一位灰姑娘。相反,如果内容一般,但题目很酷,很另类,有点歪气,由不得你不去读下面的内容,如“曾想改姓硬”、“我救了小偷两条腿”、“买梦”、“李逵当班主任”等等。怎么样,题目歪,可吊起了你的胃口?再说,像本公子这篇作文,不写个歪题目,你的眼球才不会被吸引过来呢!其二:语言要歪有句古话说“语不惊人誓不休”。这语言要惊人,就要歪说。歪想出来的语言,有爆炸力,“杀伤”面…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维妙维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真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校园作文     
(一)老师:“我让你们写一篇关于饼干的作文,并且要求在1000字以上。李强,你的作文为什么才写了这么10行呢?”李强:“老师,我写的是压缩饼干。”(二)班主任严厉地说:“你这篇描写校园的作文,简直和你同桌写的一模一样。”“这完全可能,老师,要知道我和同桌在同一个校园上学呀!”(三)老师:“写作文和做菜一样,做菜前要先准备好材料,然后再对材料进行挑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生:“拣菜的事儿我们都会,问题是,拣完后,到底是凉拌还是热炒?”(四)爸爸:“孩子,我替你写的那篇作文,评上优秀没有?”儿子:“没有,老师说写得离题了。”爸爸:“不…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在普通教学工作中恐怕算得上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为什么会这么“难”呢?我想,这也许跟对待作文这件事有些不大对头的看法有关系。小学作文教学费力不小,收效甚微。这是人所共见的。但原因何在?却众说纷纭,至于如何改进?更是莫衷一是。应该说,很多看法都有自己的道理,很多作文也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陪学生作文     
一、案例实录 有一次,在准备“演讲”这一课时,偶然翻出了学生时代所写的一篇演讲作业,题为《神圣的使命》,老师的评分是“优”,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何不把自己当年这篇得意之作作为范文?  相似文献   

19.
这是某篇课文中的一段话:“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孩子们描写秋天时,引用了这句话。还有的孩子在文中写道:“秋风来了,枫树上的叶子一下子都红了,就像一片红霞。”初读起来,教师们会说,写得真美。 但是,生活中柿子树、枫树叶,真的像孩子们写的这样吗?孩子们是在“写生活”还是“写作文”?  相似文献   

20.
领导检查作文 ,对作文中有个别字未改出而“委婉”批评 ;家长看孩子的作文因一个错别字未改出而说老师不认真 ,如此种种 ,将一个巨大的“改”字压在了语文老师的身上。“改”成了衡量一个老师工作态度的尺度了。“文章不厌百回改” ,这句话没错 ,但这是对习作者本人而言 ,如果用在老师给学生改作文上 ,那么 ,语文老师就是长个三头六臂 ,不备课 ,不上课 ,也无法完成这“百回改”。“改”在作文教学中真的那么重要吗 ?如果简单地说“是”或“否” ,都是不切合实际的。批改作文只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手段之一。要想通过批改作文来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