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姚复青 《教学随笔》2014,(10):20139+139
"作文难,作文难,一提作文就心烦",这是在作文教学之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他们常常认为作文难于登天,常常是一篇作文一周下来还不能交,至于那质量就更不用说了。其实这些大都是学生的畏难心理、冷漠心理、厌烦心理、自卑心理等因素在作怪。因此,要想使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有成效,关键就是要帮助学生攻克这一道道心理障碍,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实施优化的教学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调节学生的心理障碍,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素质才会稳步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才定会有所起色。  相似文献   

2.
大部分学生对作文都有畏难心理,怎样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使作文教学出实效。  相似文献   

3.
学生普遍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一提写作文,小学生就头疼,产生畏难心理。这就是由于作文教学缺乏绿色的"生态环境"。作文教学的"生态环境"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广义的,就是指作文教学的环境、氛围等;一是狭义的,也就是教学情境。教师要创  相似文献   

4.
纵观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最薄弱的还是作文教学。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害怕写作文,写作文困难的现象,究其根源是学生在心理上对作文感到畏难。小学生作文的这种畏难心理已经成为影响小学作文教学,阻碍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纵观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最薄弱的还是作文教学。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害怕写作文,写作文困难的现象,究其根源是学生在心理上对作文感到畏难。小学生作文的这种畏难心理已经成为影响小学作文教学.阻碍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一、为什么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1.从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畏难心理。老师一布置作文,学生就发愁,因为每次作文都是语文老师强加到头上来的作业,并非学生自己想说想写。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能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写”为“我要写”。2.从终身教育的需要来看,人的生活离不开表达,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跟人家交流思想。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形成,有助于学…  相似文献   

7.
如何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陈林如(宜春师范附小)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不少学生对作文存在着自卑、厌烦、畏难心理,把作文当成一个包袱,消极应付。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作文成绩的提问。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件事,先要愿做,有兴...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不少学生对作文存在着自卑、厌烦、畏难心理,把作文当成一个包袱,消极应付。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任何一件事,先要愿做,有兴趣做,才可能积极去做和认真去做。因此,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成绩先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就会皱起眉头,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作文难的恐惧感依然困扰着无数小学生。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写作的畏难心理,让孩子们作文轻松起来呢?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本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师生双方的问题。语文课上许多学生往往能踊跃发言,可写到作文往往是哀嚎一片。究其原因是他们平时不注意积累,缺乏材料,作文成绩长期在水平线上徘徊,于是许多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难和 厌烦的心理。而教师由于教学进度的限制,在平时教学中也淡化作文教学。这样,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地位就很尴尬。我从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出:老师写下水作文是解决学生作文现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教师要想矫正学生作文假大空的行为,平时就应当引导学生用平常话,写日常事,抒正常情。唯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畏难作文的心理,促进学生作文有个性的自由表达,构建自己的精神大厦,实现作文与做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尤以中高年级学生最为突出),一谈到作文,总觉得“难”,写不出来,这种畏难心理严重地干扰着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觉得作文“难”呢?它的解决办法又是怎样?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若是"乐之者",对写作满怀热情,有强烈的创作欲望,那么,作文教学就可事半功倍,少走许多弯路.因此,要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下面是笔者在作文评改中激发学生作文热情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普遍反映“作文难”,“怕”写作文,这是影响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心理障碍。要搞好作文教学,必须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为此我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许多学生谈起写作文,就如同谈"虎"色变,作文给他们的感觉,就是"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啊"!因此,作文教学当务之急,就是要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怎样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呢?激发兴趣是有效办法. 一、增加兴趣,消除恐惧感 记得我在双桥二中教77班七年级时,第一节作文课是《童年趣事》,我就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课堂上讲起了我童年的趣事,如夏天飞跑着捉蜻蜓,将捉回的蜻蜓在蚊帐中放飞;提家里的大花猫帮它剪胡子……学生个个都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还小声应和,发出会心的微笑.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让作文由难到易是历来的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如,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针对学生对写作的畏难心理,运用多种方法,克服惧怕心理,积极引导,寻找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大部分学生写作文因为感觉无从下笔,无事可写,所以存在畏难心理。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就要在起步作文教学中进行多方面训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想象力,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相似文献   

18.
当今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作文教学也毫不例外地被引入自主化、合作化、探究化的教学轨道.然而,有些学生(尤其在经济落后地区及农村学校)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则成为作文自主化教学的障碍.因此克服小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培养他们自主作文的意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长期以来,小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畏难心理,怕做作文,独立写作能力差。为了减缓作文教学的坡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灵感,消除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出重头戏.提起写作文,学生总会产生一种畏难心理--怕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