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一篇短小精悍、极其犀利的驳论,也是一篇直刺敌人心窝的战斗檄文。它写于一九三○年四月十九日,发表于同年五月一日出版的《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五期“社会杂观”栏,后收入《二心集》。一九三○年三月二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在这前后,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人民进行残酷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的时期。当时由徐志摩、胡适、梁实秋等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组成的“新月派”,为了适应这种文化“围剿”的需要,无耻地充当了急先锋。其中自诩为所谓文艺批评家的梁实秋,向反动派献媚取宠,表演得尤为恶劣。一九二九年九月,他抛出了  相似文献   

2.
从浪漫主义战士到古典主义的捍卫者,梁实秋经历了人生重要的思想转变。宣扬“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人性观而忽视了文学的阶级性,注定了梁实秋在中国文坛的是是非非。本文仅旨在通过对梁实秋文艺思想作一个历时层面上的疏理、简述,以此期盼能深入了解这位长久以来被列入“右翼”文人的梁实秋先生文艺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上,梁实秋与鲁迅发生了长达八年的论战,文学是否具有阶级性是两人争论的焦点之一。梁实秋认为文学不具有阶级性,文学反映的是人性;鲁迅则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本文立足于两人争论的具体文献资料,通过分析两人论战的具体论点与论据,探讨了文学具有阶级性这一论说产生的原因,并运用类比法、举例法与排除法分析了文学具有阶级性这一论说所存在的困境与理路。  相似文献   

4.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作的著名讲话中,多次论及鲁迅。这些关于鲁迅的论述,涉及鲁迅的诸多重要方面,内容博大精深,笔者试作探讨。其一,肯定了鲁迅对梁实秋的批判。在与梁实秋的论战中,鲁迅先后著文《流氓的变迁》、《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驳斥了梁实秋超阶级的文艺观,阐述了文学的阶级性,揭露了“新月派”充当“维持治安”的“刽子手和皂隶”。抗战初期,梁实秋曾宣扬“与抗战无关论”,受到文艺界进步入土的批判。毛泽东在(讲话》中分析剥…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在这篇杂文里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深刻而生动地分析了梁实秋这条“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丑恶嘴脸,痛斥了他污蔑陷害革命作家的卑劣伎俩,从而打击了为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打头阵的“新月派”。这是反文化“围剿”斗争中的一篇战斗檄文。文章的标题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它是一个省略了主项和联项的A判断,即“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为了充分揭示谓项概念的内涵,在“走狗”前面连用了三个限制词,使概念十分明确,显得判断精  相似文献   

6.
汤金梅 《高中生》2011,(6):12-13
《雅舍》是梁实秋在1940年写的散文,作于重庆。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梁实秋随之迁至重庆北碚。他与吴景超夫妇在主湾山腰购置平房一栋,遂命名为“雅舍”。他入住以后,来做客的文人很多。梁实秋在“雅舍”蛰居7年.其间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结集成《雅舍小品》出版。《雅舍》是《雅舍小品》一书的首篇。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三十年代写的旧体诗,有不少反映了当时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要正确理解这些诗的主题思想,就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经常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曾不止一次地对当时阶级斗争形势,作过高度的概括。他指出:“这一时期,是一方面反革命的‘围剿’,又一方面革命深入的时期。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新民主主义论》)毛主席指出的“两种革命深入”,就是“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而鲁迅则是始终参加、毫不动摇地坚持“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并在“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的。因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其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又说:‘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十年内战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个运动和当时的革命战争,在总的方向上是一致的……’,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谈到一九二七——一九三七的革命运动时,曾用下面的一段话,概括了这一时期的特点:‘这一时期,是一方面反革命的“围剿”,又一方面革命深入的时期。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  相似文献   

9.
第五章反文化“围剿”的十年(一)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是一方面反革命的‘围剿’,又一方面革命深入的时期。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毛泽东:《新民主义论》)。在这个新时期中,郭沫若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10.
鲁迅曾经写过两封信给颜黎民。省编一九七七年秋季语文课本第一册选作教材的,是一九三六年四月十五日的一封信。这封信主要在于指导青年如何读书,同时由谈看桃花,表达了对柔石等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以及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比愤恨,并兼带谈了点其他问题。鲁迅不辞辛劳浇灌新苗的革命精神和关于看书学习方面的宝贵经验,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鲁迅写这封信时,已是五十六岁,距离他逝世只有不足二百天的时间。这时,他二方面要在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中坚韧地战斗。这年春天,周扬一伙根据王明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提出了“国防文学”这个资产阶级口号,取消阶级斗争,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他们强行解散“左联”,并纠合特务、叛徒、资产阶级反动文人对鲁迅大摆围剿阵。鲁迅在写这封信的一个月前(四月十六日),就写有抨击狄克(即张春桥)叛卖行为的战斗杂文《三  相似文献   

11.
《雅舍》是梁实秋在1940年写的散文,作于重庆。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梁实秋随之迁至重庆北碚。他与吴景超夫妇在主湾山腰购置平房一栋,遂命名为雅舍。他人住以后,来做客的文人很多。梁实秋在雅舍蛰居7年,其间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结集成《雅舍小品》出版。《雅舍》是《雅舍小品》一书的首篇。作者将文章取名为雅舍,自然有所寄托。那么,这舍到  相似文献   

12.
《文学和出汗》这篇文章是鲁迅针对梁实秋的谬论而写的一篇驳论性杂文,本文深刻地揭露了梁实秋之流鼓吹的资产阶级人性论的虚伪性和反动性,痛斥了“文学当描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的超阶级文艺观。语言犀利,入木三分;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实为一篇难得的讲授逻辑论证的好教材。下面,就笔者粗浅的理解,来谈谈这篇驳论文的逻辑论证。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文章一开始,作者就以简洁的文字,转述了梁实秋的荒谬  相似文献   

13.
梁实秋散文创作刍议李复兴稍有文学史知识的人.对于梁实秋的名字是不会感到陌生的。那是因为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关于文学的阶级性的论争中,鲁迅曾称他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此后名声就一直不大好。1940年初,所谓“国民参政会华北慰问视察团”曾...  相似文献   

14.
三十年代初的一场民族灾难使中国文人不得不暂时将“人的文学”大旗搁置一边 ,投入到抗战文学的洪流中去 ,文学中的曾经张扬的“人性”也随之走向低潮。在这一时期里 ,梁实秋朱光潜等理论家依然在人文主义的花园里默默耕耘 ,承传并发展了“五四”的人文主义文学理论。梁实秋的二元人性论是对周作人人性论的继承和扬弃 ,朱光潜则以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美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在创作上 ,人性问题的发展体现为深化与分化的双重嬗变。京派与海派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新鲜的人文文化风格 :前者着眼于回忆中的乡村 ,后者致力于现实中的都市。沈从文为喧嚣的文坛提供了一个诗意宁静的“湘西世界” ,他的一系列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自然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十年内战时期的历史特点时指出:“这一时期,是一方面反革命的‘围剿’,又一方面革命深入的时期。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662页)文化革命深入在文学方面的表现是三十年代新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党领导的左翼文艺队伍在白色恐怖中建立了坚强组织——左翼作家联  相似文献   

16.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选自《集外集》时代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占领我国东北三省,正向华北步步进逼。而蒋介石反动政府却一面坚持推行卖国投降主义,一面加紧对中国共产党及革命人民进行反革命的军事和文化“围剿”。鲁迅这时在上海从事无产阶级革命文化活动,是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的主要目标。一九三○年,鲁迅参加“左  相似文献   

17.
自嘲这首诗写于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继“九·一八”和“一·二八”之后加紧向华北侵略,中华民族正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国民党反动派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卖国求荣,对外采取不抵抗政策,对内实行残酷镇压,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的第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在文化领域进一步采取法西斯措施,强化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对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文化运动进行旷古未有的压迫和摧残。“文禁如毛,缇骑遍地”,进步作家横遭迫害。鲁迅所受的迫害尤为酷烈,他的著作不但被禁止出版,连出售他著作的书店也被捣毁。鲁迅当时正处在被通缉之中,完全失去了行动的自由。他在这一年十一月七日给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信中愤慨地说:“近来很想写点东西,可是什么也不能写。政府和鹰犬,把我们封锁起来,几与社会隔绝”。但是作为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鲁迅  相似文献   

18.
鲁迅30年代杂文的批评范围极其广泛。他为了捍卫左翼文学,对“第三种人”的错误言论进行了驳斥;为了坚持文学的阶级性观点,对梁实秋作了有力批判;为了反对封建礼教,反对统治阶级利用孔子奴化人民,对尊孔大加砭斥。人们只要认真阅读原文及对方的文章,联系当时的历史环境,全面认识鲁迅本人,就容易理解鲁迅批判孔子和梁实秋等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高中语文第三册,选自《二心集》)是鲁迅先生三十年代批驳买办资产阶级文人梁实秋时写的一篇杂文。杂文者,从文章的大类看,属于议论文体。从思维方法看,议论文运用的主要是逻辑思维,即通过逻辑推理来论证和揭示其思想观点。分析议论文的论证,应该以它的逻辑特征为出发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论证线索,理清文章论证的层次和特点。 这篇杂文的题目比较特殊。它表示的文章完整的论题乃是: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但它却省略了判断的主项(梁实秋)和联项(是),实际上只标出了论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人笔下的秋大凡脱不了一个“悲”字,要么或多或少有一抹挥之不去的轻愁。该文将以中国文人写秋的诗文名篇为例,浅析这一中国文学中“秋”的鲜明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