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4月1日至6日,由中华民族史研究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海峡两岸史学家合撰《中华民族史》座谈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史学专家和台湾的同行共40多人,参加了大会。这是一次民间学术团体主办的以讨论如何编辑《中华民族史》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会议。两年前,大陆学者、重庆师院历史学教授史式,在上海《社会科学报》上撰文,倡导以一种全新的观念,编写一部《中国民族史》。史式教授认为,历代史书存有严重的偏颇和不足。例如偏重帝王将相,忽视民族群体;偏重汉族及其它统治民族,忽略被统治民族;偏重军事、政治,忽视经济文化;偏重权力权术,忽视智力学术;偏重国内史事,忽视海外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史 ,又是中华民族的探索史、发展史。在高中中国近代史教学中 ,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社会功能 ,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九月下旬在京召开了首届北京史学术讨论会暨北京史研究会成立会。有七十多个单位一百二十位专业和业余的北京史研究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五十篇,内容涉及到先秦、汉唐、辽金、元明清及现代北京史发展的各个主要时期、主要方面的学术性问题。与会代表就北京史的研究工作,交流了学术情报和研究成果,热烈展开了学术讨论和争鸣,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会议期间,还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普及北京史知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制定了北京史研究会章程。  相似文献   

4.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深化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形象和符号,加强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引导和教育,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法治教育等方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生从小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史,了解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和中国人民斗争史,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学生刻苦攻读、奋发向上,树立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筑起反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真正使学校成为反和平演变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6.
声音     
《神州学人》2014,(3):30-31
中华百年以来的留学史,是中国人民为个人梦、强国梦、复兴梦而奋斗的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事自我意识的最重要、最积极的科学思想成果,中华民族对毛泽东思想的确认是一种历史选择。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时代化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自我认识史的积极成果,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向导和观念蓝图。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题,为中共党史研究的视域拓展提供了坐标和参照.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分期、历史成就、历史地位、历史经验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与世界历史关联的阐释,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宏观把握提供了坐标.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题,形成"中华民族复兴史"研究范式,既能统摄"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又能从整体上呈现中国共产党历史,凸显中国共产党历史主题.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题的确立,对于中国近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史主题的确立具有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9.
统编历史教材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教学指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历史趋势,又是推动中华民族形成、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动力。统编历史教材采用点线面结合、单点聚焦、大分散小集中的呈现方式,阐述了各民族的“四个共同”、各民族共同抗击外来侵略、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政策的初心,构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框架。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相关史事为依托,教材还原了各民族汇聚形成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过程,强化了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促使学生形成共同的国家历史记忆。为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达到育人效果,建议教师在讲述相关内容时,厘清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史、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三条主线相互交汇、互相促进的关系,把握连续性、递进性、互动性、凝聚性的特点,引导增进学生的“五个认同”,注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螺旋式上升,探索跨学科学习活动的深度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正>郑师渠、史革新主编的《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一书近期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60余万字,分为26章。前三章总论部分定义了民族与民族精神,概括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内涵,揭示了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后面各章具体阐释了中华民族精神自先秦至当代的奠基、整合、升华、重铸和新的发展之过程。该书是第一部全面考察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各时期表现的著作,并引入了长时段的视野和解释学的视角,使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史是中华民族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民族文化史研究,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史的丰富与发展。民族文化史的研究成果对增强各族人民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增进各民族间的友好团结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现实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民族的阅读史,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读书的优良传统,无数华夏儿女在古今典藏中汲取智慧、传承文明,共同写就了五千年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13.
1993年12月,省委宣传部、省教委在这里召开总结推广辽源市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经验现场会议,并成立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十年后的今天,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又在这里召开全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十年纪念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十年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和经验,表彰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并改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会。首先,我代表省教育厅对这次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辽源市积极承办这次会议并提供现场活动及经验表示诚挚地感谢!  相似文献   

14.
1993年12月,省委宣传部、省教委在这里召开总结推广辽源市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经验现场会议,并成立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十年后的今天,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又在这里召开全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十年纪念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十年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和经验,表彰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并改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会.首先,我代表省教育厅对这次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辽源市积极承办这次会议并提供现场活动及经验表示诚挚地感谢!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中小学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阶段成果经验交流会纪要栾传大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和省教委于1996年6月6日至7日,在公主岭市联合召开了吉林省中小学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阶段成果经验交流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员有各市(州)党委宣传部、教委主管领导、各市(...  相似文献   

16.
运用乡土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向来提倡的好传统,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乡土史教学更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社会效益。其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国情教育成为乡土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说在已往的乡土史教学中,这种作用也有所体现,但它并没有被明确地作为一种教学目标提出来,况且,形势的发展还要求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新的活力。本文试就乡土史教学与国情教育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仁。一、国情教育是乡土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的乡土史教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内容之一,它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民族素养和民族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纵观我国的古代乡土史教育,它所蕴含的国情教育应当说是广义性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文摘     
中华文明史是否只有上下五千年?黄河是不是中华文明的最早起源?不久前在海南通什召开的“海峡两岸史学家合撰中华民族史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上,史学家们指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可追溯到万年以前。 海内外50多位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研讨会。与会者认为,沿袭至今的中国古史框架基本上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构建的。现在距离司马迁的时代已过了两千年,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研究的发展和成果不断揭开历史真面目,重建古史框架的工作应提上议事日程。 海峡两岸史学家合撰中华民族史活动是由两岸史学家史式、黄大受等在5年前发起的,目的是聚集两岸史学界的力  相似文献   

18.
中学高中历史教材有《中国古代史》(全一册)、《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近代现代史》(下)、《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共五册,教学内容多,时间性、逻辑性强,如复习方法不当,势必直接影响文科综合考试成绩,本人试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谈起,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不只为中华民族著史,同时为中华民族写心;《史记》不只是中华民族发祥、发展、奋斗、成长的民族史章,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真切、深沉、多姿、多彩的民族心谱。本文从民族心灵史这一角度,探讨和论述《史记》写人写心的实绩;《史记》在陶铸民族精神、塑造民族性格上所具有的巨大作用以及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上所存在的缺失。  相似文献   

20.
《滁州学院学报》2020,(6):35-39
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汉语、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标识!中华民族通用语言是以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理念按照宇宙基本事物形状的全部信息"摹写"创造的,它是以中原话为基础的具有严谨的规律、完整的科学的语言系统。中华民族依靠它生存、发展,创造了连续不间断的五千多年的文化史。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系统由有声语言——汉语和有声语言的"物化物"——汉字组成。它诞生于以"凤"为图腾的中原地区,其有声语言——凤鸣借助其有声语言的"物化物"——文字,腾飞九天而贯古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