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北地区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插秧是今年全省大面积推广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本文从苗床准备、育苗栽插至田间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的操作规程,对机插秧的栽培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壮秧是高产的基础,我国历来就有秧好半年稻之说。因此,培育秧龄适宜、整齐健壮、无病害的水稻秧苗,是育苗的基本要求。本论文结合辽宁省水稻栽培现状探讨水稻育苗技术,以供参考,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基质育秧水稻育秧基质是一项新型育秧技术,水稻育苗基质是利用秸秆等可再生性植物资源,经多重生化处理,根据水稻的营养生理特性和壮苗机理,再添加粘结剂、保水剂和缓释肥料,人工合成全营养水稻育苗专用基质。只需"播下种、浇上水"即可育出健壮秧苗,实现了水稻育苗技术的"傻瓜化"。采用基质育苗技术简单,成本低,成功率高,育出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为验证育秧基质对水稻抗逆性较强、秧苗素质好、高产,改善品质是否有显著效果,特做此试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杜蒙县加大了水稻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水稻增产显著,但在水稻的育苗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杜蒙县四个主要水稻乡(镇)水稻种植户的调查、走访,对水稻育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由于旱育苗床的培肥效果和控水效果,导致床土容量和含水量降低,空隙度增加,含氧量提高,对幼苗生长发育十分有利,稀播才能育成壮秧,壮秧返青快,分蘖早,为水稻高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由于旱育苗床的培肥效果和控水效果,导致床土容量和含水量降低,空隙度增加,含氧量提高,对幼苗生长发育十分有利,稀播才能育成壮秧,壮秧返青快,分蘖早,为水稻高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垦区推广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截至目前,已经历了小棚育苗、中棚育苗、大棚育苗、平地育苗、高台育苗、两段式育苗、稀植、超稀植、抛秧、钵体摆栽等阶段。旱育稀植是寒地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革命,为寒地水稻生产和产量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水稻育苗的成败对水稻产量影响极大。水稻旱育苗技术的正确实施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对此加以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寒地水稻酿热物抗低温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地水稻酿热物育苗技术是提早寒地水稻育苗,培育壮苗的一项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旱育稀植是一种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栽培技术,与传统的育苗、插秧方式有所不同。本文就此简要论述了水稻旱育稀植的育苗技术,供广大水稻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优质食味品种选择,生产环境选择,栽培措施选择和产后管理等技术手段来进行水稻种植,生产出了食味好,外形佳,深受居民欢迎的浙江好稻米,达到了示范作用强,市场认可度高,经济效益好,促进了优质水稻高产高效技术的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是农学中的一项重点研究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稻的栽培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下两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及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优质高产水稻是农田增产增收的保障,农户种植水稻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优质高产的稻米。首先从水稻选种、育秧、栽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治理,使水稻生育集合当时气候条件,从而达到水稻高产高效,提高田间产量。水稻是三都县周覃镇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本文从该县城优质高产水稻种植和栽培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水稻选种、育秧、栽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绥化是个水稻生产主栽区,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通过对水稻群体产量品质优化研究为垦区水稻的优质高产做出贡献,谈谈寒地水稻群体产量品质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80年代前,农作物产量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因为人们的温饱问题是当时最为突出的问题.然而,随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优质高产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人们对农产品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吃的营养、吃的健康、吃出品味成为了当今对农产品的追求.这种思想对水稻种植业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培育优质水稻成为了当今水稻种植业的一大热点话题.本文针对优质水稻介绍了它具备的条件、如何选种、如何育苗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病虫害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艰苦卓著的努力,1973年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此后,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杂交水稻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配套栽培措施,实现高产高效,使之尽快推广应用。 一、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的栽培生理不同于常规水稻。它具有营养生长旺盛、根系强大、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高;叶蘖生长势强、易于形成繁茂的  相似文献   

17.
在常规的水稻栽培技术实践基础上,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逐步发展。主要对于杂交稻的优势以及生物学特征,来进行科学栽培。目前福泉市的杂交水稻主要采取超稀播种、培育壮秧、适当稀植等方式,确定适宜的水稻指标,而且强调高更群体以及冠层结构,除此之外,杂交水稻栽培也不断引入新技术。因此本文从杂交水稻的优势以及栽培技术出发,探讨了福泉市杂家水稻技术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近二十年来,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全面推广使我国北方地区的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是水稻栽培史上的一场“革命”。但随着近年来稻米价格的降低,农用物资的价格上扬,这种栽培方法的经济效益也随之降低。加之水稻旱育稀植育苗及移栽费工、费时、费用大的问题急待解决。为此,我们近二年在小面积上进行了水稻直(穴)播栽培试验,水稻采用早熟、抗病、优质良种进行本田直播(穴播)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优质水稻栽培,要选用优质高产、熟期适宜的品种,培育壮秧和合理密植移栽,确保稻米品质优良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在本田安装高性能设备,做水稻本田管道供水自动化灌溉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处理方式对三江平原寒地水稻产量的影响,找到寒地水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及不同灌溉方式下的群体素质指标,从而达到优质高产的调控目的。智能控制灌溉方式为科学用水和水稻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