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健 《中学文科》2007,(2):57-57
情境教学是指将书本中固化的知识转化到特定的历史场景中,再现历史事实,最终使学生能够认知、理解、运用历史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辩论、演讲、会议、多媒体教学、参观、访问和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2001年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确立了学生发展的三维目标,勾画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框架,首次明确的设立了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与教学的另两个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一起呈三足鼎立之势。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也都明确阐述了这一目标,开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历史课程标准》针对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如下的要求:“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3.
赵剑峰 《历史教学问题》2010,(3):113-115,35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大进步,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闪光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课程目标”对“过程与方法”做了这样的阐述:“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它强调对历史的认识,亦即历史的结论,形成于历史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社会史研究日渐兴盛,成为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社会史涉及现代社会的前沿,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许多学科特征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非常一致,如社会史注重全面的、丰富多彩的“血肉”历史,符合新课标中的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社会史主张研究历史上人们的社会生活,倡导关注民众特别是普通人和社会的变迁,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有助于“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主义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周滔滔 《文教资料》2013,(26):167-168
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历史教学变得更完善,有关历史教学的期刊杂志在国内陆续发表,其中《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最为著名,这四本期刊公认是国内历史教学最为权威的四大学术期刊,《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学问题》更是全国核心期刊.这四本期刊的发表促进了历史教学的发展,对于广大历史师生有很大帮助,但是每本期刊所论述的内容、所服务的对象和中学历史课程之间的关系都有所不同,作者就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2005年秋季期开始在南宁市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全套教材,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套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导,教材内容除正文部分为基本要求外,其他各部分均不作统一要求。这就为我们中学历史教师上好每一节历史课,充分发挥教师个人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双重需求,学生需了解各种未来社会的真实图景。因此,具有未来概念的崭新的课程设置及其相关的教学实践便成了目前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所涉及的是笔对传统的历史教学迎接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时所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新图册以历史地图为主,采用古今对照的形式,集中反映教科书要求掌握的历史地理知识、历史人物、地域风情、历史文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地图、图片、照片,力求更加形象地表现历史。新图册体现了现代教育“创新性、开放性、人文性”等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认识、理解、运用时要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历史地图引领学生感受祖国大地沧海桑田的变化与中华文明兴衰枯荣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是一线教师眼熟、耳熟但未详的历史概念,亟待予以解答。本文拟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关于“唯物史观”的四处表述变化说起,透析其变化的哲理,检索中学课程(主要是高中语文、政治、历史课程)中与唯物史观相关的课文,打通中学“文史哲”的经脉,以求让师生就唯物史观这一概念融会贯通;并向“学术争鸣”借力,明确唯物史观确立的标志、唯物史观与当代传入的西方史观的关系、唯物史哲”的经脉,以求让师生就唯物史观这一概念融会贯通;并向“学术争鸣”借力,明确唯物史观确立的标志、唯物史观与当代传人的西方史观的关系、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等核心概念。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分别简称“初中课标”“高中课标”),都把“方法”作为历史课程的目标之一,并将其与“过程”目标搭配组合,构成中学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中的第二维目标。历史课程标准是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权威性指导文件,因此,方法问题自然也就引起中学历史教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学历史教学与环境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在研究人类历史的同时,应该加强对自然环境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历史活动课程,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由原来的重教转向重学,由原来的重结果转向重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以民族利益为重的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张宝红 《考试周刊》2009,(19):209-209
历史,是过去了的人类活动的记录,是历史人物和人民大众活动的遗迹,既不会重演,又无法实验。但是,历史具有突出的情景性,教师应努力把过去的历史现象重现在学生头脑里并使其形象化,形成具体、清晰的历史表象,使学生在表象的基础上进行体验、想象,开展思维活动以获得正确的历史知识并有所创新。历史课是一门很有特色的学科,它所讲授的历史人物、事件都是过去发生的。教师要使学生清晰了解过去的历史,就要千方百计地在课堂上创造出历史情景,创造出感人、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实质性的时期,新的课程标准已经颁布,新的教材也在一些省份大范围地展开实验。其他方面的改革如教学方法、理念等也在迅速发展。但是,我们的课程改革也好,现代中小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也罢,以及其他涉及中小学历史教学的所有改革,在事实上都或多或少地处于尴尬的境地。其中原因很多,笔者现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简要地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5.
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基础教育中人文学科核心之一的历史,应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本文首先阐释了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性,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教学实践,即升华教材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模式,以期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在<关于如何实施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中学语文教学>2005.10,以下简称<思考>)中谈了中学文言文教学知识的三个要点和教学手段的三个结合,后来我与北京市宣武区一些中学语文骨干教师讨论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时,感到他们对如何实现文言文教学目标兴趣甚浓,再后来,史有为主编来电话,也建议我再谈谈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话题,其实这也是我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读者的需求、编者的规划、作者的思考不谋而合,大概是课程改革所需的必然吧.本文试谈文言文教学目标的三个层面,算是<思考>的姊妹篇.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人的思想的重要学科,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赋予新的内容,总的说来,我认为思想政治课应注重培养学生五种能力,即学习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学历史新课标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认真审视和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即教学反思。下面谈谈在实践中应用教学反思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强调了阅读在教学过程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用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我国于世纪之交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这次课改的一个重要成果——学科课程标准也相继颁布。其中与历史学科相关的有:《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一)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