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导入新课后放蒲公英种子的录像,生齐读第一句)你觉得蒲公英种子怎么样呢?生:很美丽。评析:形象引路,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师:是呀,我们的风姑娘也很喜欢它。你看,风姑娘来了。(画风姑娘。)生:(高兴地叫)风姑娘!风姑娘!评析:再次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形象化,体现了教师的功力。师:风姑娘来了,蒲公英的种子就怎样了呢?(演示活动灯片。)生1:它飞走了。生2:它离开了亲爱的妈妈。师:课文怎么写的?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句。(生读。)师:微风是怎样的风?生:很小的风。师:微风是怎样吹的呢?现在我请两…  相似文献   

2.
一、以微小风力发电机LED(发光二极管)灯亮起来引起好奇心 师:有关风,你们在公园里看过小朋友做什么呢? 生:放风筝、玩风车.  相似文献   

3.
11。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课师:(幻灯示题:商店第一天运来8箱饼干,第二天运来50千克饼干,两天一共运来多少饼干?)怎样列式解答?生:8+50=58。师:58是"58箱"还是"58千克"?生:(很快发现单位名称不一样,不能直接相加)上面的算式是错误的。师:请同学们二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这道题中饼干的数量可以用什么作单位?(2)问题中的单位名称可以怎样确定?()问题中的单位名称确定后,想一想:这道题缺少条件吗?如果需要补充,那怎样补呢?生:......这道题缺少一个条件。如果求"两天一共运来多少千克饼干",要先算出第一天运…  相似文献   

4.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一段动画片,请看屏幕。(电脑演示 鼠与小闹钟的故事片段)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小动物们早上6点起床,晚上8点睡觉。 师:看来小动物的作息非常有规律,你们呢?谁愿意向大家说一说自己的作息时间? 生:我早上6点起床,7点上学,晚上8点睡觉。 师:同学们的生活也很有规律。请看这是咱班的作息时间表,这是一张火车时刻表,宋老师就是坐4月17日下午5时8分的火车从东营来苏州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时间,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好吗? 生:…  相似文献   

5.
陈晓萍 《江西教育》2002,(23):30-30
师:(出示“土”字卡片)这个偏旁叫什么?生:提土旁。师:(出示“里”字卡片)谁来认一认这个字?生:(读)里。(把两张卡拼在一起,出示拼音)师:谁再来认一认这个字呢?生:(读)埋。师:读得很好,请一组开火车读这个字。(生读)师:谁能根据这个字的构成,编个顺口溜来记一记这个字呢?生:东西土里埋。师:编得真好。一想起这个顺口溜就知道怎么写“埋”字了,全班齐念三遍。(生齐读)师: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左边的提土旁和“土”字有什么不同呢?生: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师:这个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埋”字是…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燕子》教学片断。 师:燕子的羽毛是怎样的? 生:(齐)乌黑光亮的。 师:燕子的翅膀呢? 生:(齐)俊俏轻快的。  相似文献   

7.
说匡衡"嗜书如命",大概一点也不过分。匡衡是西汉东海郡承地(今山东枣庄东南)人,他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而且很穷。于是,他不得不靠替人家当雇工来维持生活。然而,饭可以一天不吃,书却不能一天不读。白天给人家干活,自然不能读书;晚上回到家中呢,天早已黑了,又买不起蜡烛,想读书也读不成。怎么办?隔壁邻居家点着灯呢!他就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洞,将邻居家的灯光引过来,"以书映光而读之"(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这就是成语"凿壁偷光"的由来。  相似文献   

8.
刘洪霞 《考试周刊》2009,(14):70-71
【案例】(苏教版小语第十二册《广玉兰》)片断: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广玉兰》这一课。(板书课题.师生齐读) 师:看到课题,你们肯定有问题要问啦! (学生纷纷举手)生1:我国的名花多得很,作者为什么要写广玉兰呢? 生2:广玉兰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9.
教学镜头一:(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雨点》教学片断)师:同学们,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在干什么呢?生1: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跳舞。生2:雨点落在玻璃上,在玻璃上画画。生3:雨点落在草丛中,在草丛里打滚。生4:雨点落在冰棒上,在冰棒上?师(转向其他学生):雨点能落在冰棒上吗?生齐答:不能!  相似文献   

10.
教学要求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真话,表真情。2.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3.提高学生评价作文的水平。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都羡慕当老师,是吧?(生点头)今天,我们也来当当老师好不好?生:好。师:我们班四十位老师和李老师一道来评一评一位同学的作文,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看谁的老师当得好。师:(出示灯片1:《夸妈妈》)这儿有一篇文章,请一位同学读,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请评一评。(生念文章《夸妈妈》———夸妈妈一天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在家看电视。…  相似文献   

11.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标题,看看哪个词应该重读?(生齐读标题,很整齐地重读“巨人”。) 师:怎样的高度才称得上“巨人”呢?如果找个参照你们会选谁? 生:(齐声)姚明。师:姚明身高多少?  相似文献   

12.
一、质疑问难,点燃学生思维之火 片断一:(《船长》武凤霞) 师:再读读这段对话,我相信你一定会有问题问船长。(生读。) 生:如果真有人拥挤,船长会让他开枪么? 生:船长刚才还说要把六十人全部救出去,怎么又要打死想逃生的人呢?  相似文献   

13.
《电从哪里来》教学实录(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教材第六册)执教者王歌评析者田迎霞一、导语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手电筒。)一按,怎么了?(灯亮了。)灯为什么会亮?(因为有电。)那么电是从哪里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评:教师有目的地利...  相似文献   

14.
片断一:生活情境,原型铺垫。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教师的1寸半身照片。师:站在你们面前的陈老师和照片中的陈老师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生1:照片中的陈老师变小了(师补充“缩小”)。生2:照片中的陈老师和现实中的陈老师很像。师:如果拍照时陈老师的眼睛变小了,嘴巴不变,鼻子还变大了,那拍成的照片还像陈老师吗(学生笑了)?那应该怎样变呢?生1:各部分都要缩小,不能一个缩小,一个变大,也不能不变(师补充“同时”)。生2:各部分要缩小一样多(师补充“相同的倍数”)。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呢?生:拍…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播放儿歌《三个和尚》)师:三个和尚没水喝,会怎样呢?生:会渴死的!师:你有什么建议?生:一人挑一天水。生:两个两个地轮流拾水喝。  相似文献   

16.
师:小猴子下山来,首先来到什么地方?生:来到玉米地里。师:你们看见过玉米吗?吃过吗?(根据学生回答,师简笔画一个玉米)师:玉米地里的玉米长得怎么样?(相机出示幻灯片)生:很多。很大、很漂亮。师:书上是用一个什么词来写玉米的?生:又大又多。师:老师悦前半句,看哪个小朋友能帮老师把句子说完:这里的玉米真大呀?(生:大得比小猴子还大呢!)这里的玉米真多呀!(生:多得数也数不清!)师:看到眼前的玉米,你心里会怎样?小猴子看见了,他会怎样?谁能在书上找出来。生:非常高兴。师:谁来学一学当时小猴子的表情?(…  相似文献   

17.
<正>课堂实录一、看图猜字,情境引入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一起看大屏幕,(出示“秋”字的甲骨文)这是什么?生:(自由应答)蟋蟀!师:我要告诉大家,这其实是一个字。猜猜是什么字?生:秋。师:秋。你想猜什么?生:它好像是个“蟀”字。师:同学们一起来看,这究竟是什么字呢?(出示“秋”字)  相似文献   

18.
郑百苗 《江西教育》2002,(18):30-30
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片段为:师:请同学们读最后两句。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孤帆”是什么意思?生:孤单单的一只船。师:“碧空”呢?生:晴朗的天空。师:“尽”怎么解释?生:消失了。师:“唯见”什么意思?生:只见。师:“天际”呢?生:天边。师:那么这两句诗该怎么理解?生:孤单单的一只船远去了,帆影在晴朗的天空尽头消失了,只见长江水向天边流去。生:当时,老朋友(孟浩然)乘坐的船渐渐地远去了,帆影消失在碧水蓝天相连的地方,“我”望不见老朋友了,…  相似文献   

19.
关注习作教学中的有效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效指导应增强学生的需要意识【案例一】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举起一朵大红花给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大红花。师:(板书:大红花)下面的红带上写的是什么字?生:文明少年。师:这朵花该献给我们班的哪位同学呢?请你们推荐一下。生:我推荐刘一秋。师:同意献给她的举手。(有一半学生举手)请你把她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20.
片段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师:(出示太空中拍摄到的地球全貌图)这是我们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地球。我们看到,它是一颗非常美丽的蓝色星球。有谁知道,它为什么是蓝色的呢?生:因为地球上有很多水。生: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水,少部分是陆地。师:关于地球上的水,你想知道什么?生: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生: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生:地球上的水都能用吗?生:地球上是海水多还是淡水多?(教师把这些问题一一记录下来,记录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