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在今天获得广泛肯定。很多人相信,在2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个大陆,那就是“盘古大陆”。随着岩石圈板块的移动,“盘古大陆”分裂开来,形成了今天的各大洲。  相似文献   

2.
很多民族都有创世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是我国古代的创世传说。《三字经》讲“三才者,天地人。”,“天、地、人”三才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盘古传说对于理解“三才”及其关系很有意义。本期我们选登了美国学生洛克梦的作品《盘古开天辟地》。  相似文献   

3.
《顽皮娃娃》2008,(11):22-25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是一个像鸡蛋一样的混浊气团,天和地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就睡在这个巨大的“鸡蛋”里面。 有一天,盘古睡醒了,他发现四周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就拿起一把大斧子向黑暗中砍去。只听“哗啦”一声,大“鸡蛋”破裂了,混浊的气体中轻的部分不断上升,慢慢地变成了天;  相似文献   

4.
盘古神话外来说,尤其是印度来源说是20世纪很有影响的学术观点,认同者众多.对持此观点的著名中外学者所使用的文献证据进行检讨发现,支撑盘古神话印度来源说的文献证据是几部印度经典中的类似创世神话.但文献学资料显示,可靠的中国文献中盘古的名字出现在汉末,这几部印度经典中只有一部佛典在三国时代传译中土,其它几部经典则最早要到北魏甚至现代才传译中土.这个时间差距不能有力支持盘古神话来源印度的观点.尽管不排除这些经典以纸媒文本的形式传译中土之前就被口头传播中土的可能,但严格的学术讨论不能将这种逻辑上的可能性当成事实来使用并推出结论.因此,盘古神话外来说的观点尽管很有启发性但尚不是铁论.  相似文献   

5.
泌阳盘古山一带流传着大量与盘古爷相关的口头传统,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俗语等。这些口头传统与当地的盘古爷信仰存在着互生、互补、相互阐释、相互影响的关系,两者共同活跃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地方口头传统与盘古爷信仰习俗之间相互印证;另一方面,地方口头传统与盘古爷信仰互动共生,从两个不同的向度加以论述,地方口头传统表达、维系和强化盘古爷信仰,盘古爷信仰在民众生活中的传承和流传又进一步催生和维系了与之相关的口头传统。  相似文献   

6.
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就像一个浑浑浊浊的蛋,在“蛋”的里面沉睡着一个巨人叫盘古。盘古一睡就是十万八千年。终于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眼前是一片黑暗,他不知从哪里摸来一把斧头,用力向眼前的黑暗劈去,“砰”的一声蛋裂开了,形成了现在的天和地。在他觉得天和地不能再合拢时,他也老了,终于倒下了,但他仍没有忘记用自己的身体去为人类作最后一点贡献。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巍峨的群山,他的一只眼睛变成了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了月亮,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云,身上的汗毛和头发变成了花草树木,血液变成了江河,骨骼等变成了各…  相似文献   

7.
《纲监》盘古氏下注云:“天地初分之时,盘古生于其中,能各天地之高低,及造化之理.故俗曰:‘盘古分天地’,《纲》:“盘古优首出御工世.”《纪》:“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矣.相传首出御世者曰盘古氏,又曰浑敦氏.”这天地开辟而生盘古的传说代表着中华民族关于宇宙起源及人类生成的认识,其中蕴含着深澳的哲学思想和道学观念.作为传说,虽至今无法知其真实与否,但我们绝不能片面地把它看为神话,看为是一种虚构的产物.它不是一种静止的存在,它带有的运动实质正体现着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无限式思维与交易观念.由此,我们应把字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高度来阐述其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垂死化身与人祭巫术──盘古神话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古神话的由来,是人们最感兴趣也是最有争议的中国古代文化之谜。本文根据神话的创作与流传特点,在借鉴国外民间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母题分析法”,对盘古神话进行了研究。文章将盘古神话分割为“宇宙之卵”和“垂死化身”两个母题,集中研究“垂死化身”母题的来历。作者提出:“垂死化身”母题的心理基础是原始思维;它的社会生活经验基础,则是原始宗教中的人祭巫术。文章特别对后一个论点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证。  相似文献   

9.
沅陵盘古文化以是以神话夸张的手法再现了远古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强调制造和使用斧头类的石器,用于“开天”和“辟地”,求得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地理环境;在生未果,死后化生万物,谋求人类生存需要的多层面的自然环境;以传说、故事、寓言等文学形式再现了谋求人类生存发展的过程。在本质上是古代人们生存发展需要的意识再现,具有鲜明的生活性本质。颂扬盘古拼搏创新、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又具有鲜明的伦理特征。  相似文献   

10.
古南海在今珠江三角洲,原本是三江流注的广州溺谷湾,全新世海侵淹没了整个溺谷湾,12 000年的泥沙堆积形成了今天的珠江三角洲。今广东花县一带曾为古南海包围,无论从地理还是古代建置隶属来看,都处在古南海核心区。大量文献记载崇拜盘古的瑶族先人在南海中居停的历史,表明这里就是古盘古国。花县到明清时代仍是南海瑶人的根据地,处在盘古国的核心地区,狮岭的盘古神坛是南海中瑶人盘古信仰的中心,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地形、规格、性质等方面看,此处即古人所谓"葬盘古之魂"的"南海盘古氏墓"。  相似文献   

11.
盘古神话的文献资料具有晚出的特点,因而带来盘古神话是否起源于中国的疑问.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难以用实证的方法加以确证.但是,从神话是哲学观念的产生土壤和原始文化载体的角度来看,盘古神话无疑是中国古代本体思想的具象表达.  相似文献   

12.
在盘古神话中,沉淀着先秦以来中国文化对自然的五大基本伦理观念.这些观念的产生,不仅凝结着先秦以来中华民族对自然的认识、思考和体验,更是一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意的描述和深入的情感体验,同时,还是一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直观经验的形象概括.这些观念不仅决定了中国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思想,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和中国文化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3.
20年前从湖北神农架地区发掘问世的民间长诗《黑暗传》,被学界称为“汉民族神话史诗”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长诗所含盘古神话为中心进行追踪考察,从多份原始手抄本中解析这一神话所含盘古出生,开天辟地,斩杀雾神,设置日月,化生万物等母题,并就神农架一带独特的自然与历史人文背景,揭示这一长诗的传承奥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闻行业进行分析,针对新闻网站对信息要求的特征,研究相关的中文分词算法以及全文检索框架,并设计了一个能够多线程进行数据采集和检索的垂直搜索引擎,然后通过盘古分词组件与Lucene搭建了一个高效的检索系统。系统通过中小型新闻网站的测试运行能够达到搜索引擎对信息查询准确性以及高效响应速度的要求,有较强的处理,改善了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5.
刘真伦 《天中学刊》2001,16(4):48-49
早在中唐贞元年间韩愈尚未成名之前,韩愈的一篇文章就已经被镂诸金石,这篇文章就是《送李愿归盘谷序》。关于石本的价值,前人曾经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欧阳修认为,“文字之传,久而转失其真”[1](P8),石本的长处,就在于避免了长期流传过程中错讹的积累,为古籍的校勘提供了可靠的原始文本;另一方面,“前辈文字,多自改于刻石之后”[2]。对照石本、集本的异同,有助于把握作者文章修改的思路;除此之外,石本的存在本身就揭示了韩文在唐宋之间传播与接受的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所以,石本的学术价值,是任何其他形式的传本…  相似文献   

16.
17.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8.
这是在一所普通初中学校上的研讨课。该校一位教师上《社戏》第一课后 ,我承接她上第二课时———月下归航。这节课我安排了两个教学重点 :1、比喻的修辞手法 ;2、“偷”豆为何难忘。第一个教学重点 ,安排三个步骤实现教学 :步骤一 :让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划出比喻句。学生很快找出比喻句“那航船 ,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本喻体、比喻词等名词术语学生似乎都懂 ,也就是说 ,若考试采用选择题形式 ,请他们选出是 (或非 )比喻句的一项 ,大部分同学能得分 ,若让他们造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 ,恐怕十有八九就要失分了。为了让学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