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李开复先生结束了在中国的任职回微软总部做全球副总裁。他写了《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3年后。李开复先生为了回答中国学生提出的大量问题,写了《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这两封信在青年学生中广为流传,信中谈到对青年学生基本素质的一些建议。在我们大力倡导学生工作创新,对青年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今天,读李开复先生的信真似茅塞顿开,清风扑面。为使更多的学生,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读到李开复先生的信,并使其中大多数同学受益,特将李开复先生的两封信全文转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2000年,李开复先生结束了在中国的任职回微软总部做全球副总裁,他写了《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3年后,李开复先生为了回答中国学生提出的大量问题,写了《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这两封信在青年学生中广为流传,信中谈到对青年学生基本素质的一些建议。在我们大力倡导学生工作创新,对青年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今天,读李开复先生的信真似茅塞顿开,清风扑面。为使更多的学生,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读到李开复先生的信,并使其中大多数同学受益,特将李开复先生的两封信全文转载。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之友》2014,(1):52-53
被誉为“创业导师”的李开复曾先后就职干苹果、微软、Google等顶尖企业,并一直关注年轻人创业。在离职谷歌后.李开复创立了创新工场.致力于为年轻人创业提供启动的资金和环境。作为拥有900多万粉丝的微博达人李开复.在这一平台上延续教导年轻创业者的导师角色。为重温李开复对于人生的思考.我们特整理汇总其在微博上关于人生感悟的经典语录.以供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今日教育》2009,(1):6-6
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2008年在清华大学陆向谦老师的课上做了一次讲座,除了课堂里的沟通外,课后的两周时间里,李开复在网上和同学们继续交流。他特别要求学生们在论坛上表达不同的想法和意见,不要只发表感谢和表扬,表示更希望看到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似乎与中国文化中倡导的虚心才能进步的传统多少有点矛盾。对此.李开复与清华学子展开了以下对话。  相似文献   

5.
有一贯良师形象的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先生写的《做最好的自己》受到很多年轻人的欢迎和喜爱。如果你听过李开复博士的演讲、学术报告.阅读了他写给中国学生的五封信,或者常常登陆开复学生网, 你对《做最好的自己》也许不会感到陌生。这本书就是作者将散落于各处的观点系统化,汇集成册。  相似文献   

6.
赵力霏 《教育》2006,(2):45-49
中国的教育界应该关注李开复这位人物。李开复一直虔诚地行进在支持中国教育的道路上,从2000年《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开始一发而不可收。几年来,他不间断地通过与中国学生对话、帮助他们解答人生路上的困惑,来实现他对中国教育独特的关注和投入。青年需要李开复这样的导师式人物和他们谈学问,谈为人,谈理想,谈前途。李开复在青年中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什么启示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教育界应该关注李开复这位人物。李开复一直虔诚地行进在支持中国教育的道路上,从2000年《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开始一发而不可收。几年来,他不间断地通过与中国学生对话、帮助他们解答人生路上的困惑,来实现他对中国教育独特的关注和投入。青年需要李开复这样的导师式人物和他们谈学问,谈为人,谈理想,谈前途。李开复在青年中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8.
本书是谷歌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先生在"开复学生网"(现"我学网")上和中国青年学生三年对话内容的梳理和总结,它凝结了李开复和三十万位注册访问者"零距离"接触的思想火花,无论问题还是回答,都保持了原有的对话感和现场感,让人感受到李开复和青年学生之间亦师亦友、无拘无束、自由开放的交流气氛。  相似文献   

9.
许友超 《班主任》2011,(3):11-13
说到"教育行者",常令我想起李开复先生。1998年,李开复先生建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多年来,一直虔诚地行进在支持中国教育的道路上,从《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开始,他不间断地通过与中国学生对话、帮助他们解答人生的困惑等方式来实现他对中国教育独特的关注和投  相似文献   

10.
典型案例:突破最后一道防线的代价 2005年7月.微软公司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副总裁李开复闪电跳槽到Google.微软向美国华盛顿州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指控Google和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这一案件让竞业禁止再次成为劳资关系的热门话题。笔者也曾经历了迄今为止宁波市判赔金额最高的一例竞业限制案件。  相似文献   

11.
李华 《成才之路》2010,(2):I0003-I0004
2009年9月25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博士在北京被授予“中关村高端领军创新人才”称号。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谷歌中国的创始人,而今,李开复再次华丽而高调地转身——回到中关村内的清华科技园自主创业,为创新人才打造一个梦工场。  相似文献   

12.
亚萍 《当代电大》2006,(3):11-11
2005年10月中旬.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开始在中国8个城市的20所高校为Google研究工程院招聘第一批人才。  相似文献   

13.
李开复的女儿曾经很害羞,在学校不举手发言。李开复就用自己在比尔·盖茨面前发言的例子鼓励女儿勇于发言。女儿虽同意试一试,但还是认为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有最好的意见时,才愿意发言。李开复让女儿抛弃  相似文献   

14.
刘明武  李燕 《考试周刊》2011,(21):186-187
对于李开复先生早有耳闻,但是最值得关注的是他写给中国学生的信。看了他对中国学生的要求与殷切期望,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一点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4月19号和4月26号央视一套《我们》节目请来了GOOGL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先生做了一个关于"谈创新思维"的讲座。李开复先生通过现场互动对如何在当今教育中拓展学生的创新思想做了非常精彩的讲解。进一步引发人们对"创新教育"的思考。"创新教育"是以培  相似文献   

16.
李开复创办创新工场 9月4日,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宣布正式离职,这使我们回想起四年前李开复从微软跳槽谷歌时同样的火爆.但与之不同的是,他没有再选择一个和微软、谷歌同样的企业去跳槽,而是选择了离开,自主创业.9月7日,李开复宣布创办青年创业平台"创新工场",并已开始招兵买马.  相似文献   

17.
李开复,台湾人,原微软公司副总裁,1998年创立微软亚洲研究院任院长,现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在学术领域,他是位科研天才;在管理层面,他又是个领军人物。作为一位天资卓越的华裔学者,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同时,他极为关注中国的教育,先后给中国学生写了四封饱含关切之情的信,在国内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李先生的这四封信都是以大学生为对象的,但其中谈及的很多内容对我们初中学生也不无启发。下面即是从李开复先生的信中节选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李开夏 《科技文萃》2000,(11):73-78
编者按华裔美国科学家、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是一位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和国际互联网多媒体等领域享有很高声誉的年轻人.他的成功经验和治学精神引起了我国许多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在与我国年轻人的交往过程中,李开复归纳出了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坦诚相见,直抒胸臆,写成了一封给我国学生的长信.  相似文献   

19.
在全民都追求成功的今天,一个学者凌志军写了一本书,名字却是《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在这本书中,他把李开复、张亚勤等一帮科技精英称为E学生,他们属于学生金字塔中最高级别的学生。所谓E学生,其核心是具有3E:  相似文献   

20.
本期“时文英华”为大家选取了两组文章,分别是“改变时代的乔布斯”和“与大师相遇”。 曾经有人说过: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夏娃的苹果带我们看到这个新世界,牛顿的苹果带我们了解这个新世界,乔布斯的苹果则带我们体验这个新世界。其中,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用他的苹果征服了几乎整个世界。“改变时代的乔布斯”选取了两篇文章.第一篇节选自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200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三个故事诠释了他成长、奋斗、创业的经历,给我们许多人生的启迪,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第二篇是李开复为纪念乔布斯而写。李开复笔下的乔布斯是个“魔术师”。他并非完人,却令人震撼。乔布斯所创造的一个个奇迹.乔布斯的成功原因、人生改变、人格魅力等,不仅给李开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启发着有激情、有梦想、希望改变世界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