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写作的基础是采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闻采访写作好比蜜蜂酿蜜 我们知道,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构成一条新闻所必须具备的客观的现实性内容.但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中随时随地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实,是不是都是新闻?又如何才能成为新闻?这就要求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鉴别.  相似文献   

2.
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也就没有新闻报道。因此,采访在整个新闻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广大新闻初学者来说,要想在报道上做出突出成绩,就必须在采访上下功夫,认真学习和研究新闻采访学。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下面我先说一个具体例子:十年前我在新华日报驻淮  相似文献   

3.
李播 《新闻传播》2009,(6):49-49
“采访是写作之母”。要写好一篇报道,没有扎实、成功的采访做基础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写作前的采访工作.并灵活地掌握好采访的各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访的工作是通过交谈来完成的,如何使交谈能愉快、顺利的进行,充分的沟通是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以前写稿时,常常爱抱着“万箭齐发,必有一中”的侥幸心理,只注意埋头苦写,忽视科学的采访态度和方法,结果都出现先天不足,未采用.记得有一天,我单位有一位复退军人曾在部队两用人才中学会了理发技艺,自复员进厂后,一直到现在为干部、职工义务理发,整整坚持了二十余年.我感到这个人物有写头,便急忙成稿.写成稿件后寄给了几个报社,结果都是泥牛入海,没被录用.后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不怨天、不尤人,而是冷静地分析,查找失败的原因.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就是把采访与写作的关系搞颠倒了,在第一次采访时不深入不细致,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因而写出的稿件表面化,先天不足没份量.找出问题后,我改变过去轻采重写的毛病,在  相似文献   

6.
王之刚 《新闻窗》2012,(1):89-90
采访是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请看下面这样一段文字:“某某公司始建于1983年,是以施工为主,工业、商业为辅的综合性国有企业。公司年施工能力达3亿元以上,承建石油、天然气、水、煤气等管道工程,可以进行管道防腐、穿跨越、挖岩打压通球等特种管道作业,还可以进行泵站安装、防腐保温、金属储罐等油气田地面建设、市政工程、110千伏安以下榆变电建筑安装和通讯工程等工程建设。市场遍布国内省、市、自治区,在国际先后涉足了克威特、苏丹等国家的施工市场。  相似文献   

8.
9.
采访和写作     
我这样采访当场少记,事后多记在一般的情况下,我很少当场记录被采访者的谈话和供给的材料,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时候,譬如谈到数目字、人名、地名等等的时候,才记一下.促使我这样作的原因,是怕妨碍自己的观察和分析.对方给你谈情况的时候,你忙着记录,眼睛就不能观察对方的表情和情绪.观察对方的表情和情绪,倒不一定是为了写进自己的报道里,而是为了更深一步地理解对方所供给的材料的意义.为什么他谈到这件事的时候特别兴奋、特别高兴?为什么谈到另一件事情的时候又特别激动、特别愤慨?为什么谈第三件事情的时候嘴角上浮起微笑?这里面都有文章,都值得深思和探求.如  相似文献   

10.
采访和写作     
为什写?写给谁看? 动笔写作以前,首先要明确两件事: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写给谁看? 一则新闻也好,一篇通讯、特写也好,成功或失败,总有很多原因。但,写作的目的不明确,没有解决写给谁看的问题,常常是使作品失败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每当我们采访过后,准备动手写作的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很多的材料组织不到一块儿。也常常碰到这种情况:费了很大的力气把文章写出来,寄往编辑部,不久,原稿却退回来了,说是“文章太乱,材料太蕪杂,不能刊用”。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  相似文献   

11.
采访和写作     
要了解对象这两件事情发生在一九四八年冬天和一九四九年夏天,虽说时闻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因为它们当时给我的印象特别深,至今还鲜明地留在记忆里.第一件事情是这样的;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四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河南省的南阳.新华社对这件事情,作了十分生动深刻的报道.且不说这篇军事报道的独创风格,也不谈作者异常丰富的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给这篇报道带来的深刻性和生动性,只看一看作者对当时战局的了解,对当时敌我斗争的形势了解,已经就为我们这些年青的党报记者,树立了永远光辉的典范.作者在这篇不满一千二百字的新闻报道中,告诉了读者多少事情啊!南阳的位置,南阳的历史,南阳解放的经过,南阳解放的意义——南阳解放与中原战局、华北战局的关系,敌人失掉南阳后,整个战局必然导致全部失败;我军解放南阳后,整个解放  相似文献   

12.
采访和写作     
要想作一个好的记者,或者说一个记者要想较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是需要解决很多问题,进行很多工作的.现在我只想就采访与写作问题,以及和采访与写作有直接关系的记者修养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理解和意见.这些问题都很大,涉及的方面也很广.虽然自己作了时间不算太短的记者工作,但一来限于自己的水平,二来又没有认真总结过自己的工作,一定谈不好,甚至会有错误.促使我仍然有勇气写这篇文章的唯一原因,是想把我对记者工作的一些体会、看法、理解和愿望说出来,向同志们请教,与同志们讨论,以便达到互相帮助、改  相似文献   

13.
采访和写作     
时刻准备着在本文的前两段里,我会谈到党报记者的政策学习和政治修养问题;记者的文化学习和科学知识的修养问题.有了这两方面的修养,再加上刻苦的正确的采访,我们就此较能够容易地担负起党报记者的任务了。从现在开始,我想进入有关采访工作方面问题的探讨.先谈采访的准备工作.在解放战争期间,毛主席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不打无准备之仗".毛主席这个指示对采访工作也有构大的意义.有人也许会这样说:别的工作能够在事先进行准备,唯独记者工作是很难作准备工作的,因为  相似文献   

14.
采访和写作     
记者的写作现在我们来谈谈记者的写作问题。采访和写作是一件事情的两个阶段。采访是写作的准备,写作是采访的表现。没有一个记者不经过采访能够写出新闻报道,同样,就是最好的采访如果记者没有把它写成报道,也不能说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正因为这个原故,解决了前面提出的那一切问题——记者修养问题、采访问题等等,就可以说解决了写作问题的大半。但是写作问题毕竟还有一些特殊的问题需要解决。这里只就这些特殊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谈的既不是这个问题的全部,更不一定正确。记者能不能写出好的新闻报道,我认为主要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即观点、材料和表现能力。有了正确的观点、丰富的材料以及这两者的统一,并用熟练  相似文献   

15.
采访和写作     
我这样采访现在我们开始研究记者的采访方法.方法毕竟是方法.不仅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就是同一个记者,采访同样性质的问题,他也可以——而且常常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哪个方法最好,哪个方法不好,很难有个固定的标准.这个方法,在这时、这人、这事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但在那时、那个记者、另外一件事情的采访上,可能又是不好的方法.所以我这里谈的,第一不是想画个框子,说哪个采访方法是好的;哪个又是不好的.这样作不仅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可能的.第二又想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谈谈哪是好的采访方法,哪  相似文献   

16.
这几年,随着新闻改革的消息鲜视,受到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青睐。特别是有什么重大的活动、大会或赛事等,采访札记更是得宠。什么叫采访札记?通常可解释为:采访以后综合被认为是值得报道的包含见闻要点和感想两种事实成份写成的稿件。它的特点主要在于,必须是记者或被采访者现场的见闻和感受;往往是采访中副产品,主题领域杂而冷,却耐人寻味;见闻要点与心得均衡用力,有侧重时,两者在事实的总体背景下不失衡;写作手法上可融特写、散文、评论等的精华为一体;题目制作多为评论样式,但也不拘一格。  相似文献   

17.
郑健 《军事记者》2008,(7):49-50
这个“老调”应该“重弹” 上个世纪40年代,我国新闻界的老前辈萨空了先生提出:采访决定写作。持同样主张的陈克寒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献给敌后青年记者》一文中说:“从一般原理来说是内容决定形式,那么从新闻观点上出发,便应该是采访决定写作。”他是“采访决定写作”的最早倡导者之一。  相似文献   

18.
记者在采访写作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产生:有的时候,记者并没有写某个题材的激情,但一个日常的普通现象触动了记者的感觉神经,使记者激动不已,产生尽快将感受和认识写出来的欲望;有的时候,记者收集的材料已很充足、丰富,但苦思冥想,就是理不出个头绪来,从而迟迟不能入笔;也有的时候,特别是采写科技、军事、文体等方面的报道,因牵涉的专业技术、行话较多,  相似文献   

19.
周超 《报刊之友》2011,(4):124-125
怎样写出有血有肉的新闻作品?新闻采访至关重要。本人结合实际,从脚板底下跑新闻、会议当中找新闻、汇报材料挖新闻、街谈巷议出新闻、下班路上遇新闻等方面入手,对新闻采访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培养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才能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时,敏感地感觉到它,从而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来。  相似文献   

20.
周超 《今传媒》2011,(4):124-125
怎样写出有血有肉的新闻作品?新闻采访至关重要。本人结合实际,从脚板底下跑新闻、会议当中找新闻、汇报材料挖新闻、街谈巷议出新闻、下班路上遇新闻等方面入手,对新闻采访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培养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才能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时,敏感地感觉到它,从而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