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豆食品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无论从文化概念的广义讲,还是从文化概念的合狭义论,大豆食品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世界上一致公认,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据出土文物考证,我国在3000年前就已有大豆种植,公元前留下的《诗经》、《左传》、《史记》等著作都有关于"稷、黍、稻、麦、菽"和"中原有菽、庶民採之"以及"周子有兄而不慧,不能辨麦菽"的记载,此中"菽"字即为大豆。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堪称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大豆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和食用历史。如今世界各地种植的大豆都是从我国传播出去的。大豆在古代称“菽”,是我国七大粮食作物之一。自古以来人  相似文献   

3.
我国栽培大豆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商代甲骨文中即有記載。据考古学者的研究,甲骨文中的字,即后来的菽和大豆。在我国最早的几本古书《詩經》、《左傳》和《呂氏春秋》中都称之为菽。如《詩經·小雅》中說“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左傳》上說“周子有兄无慧,不能辨菽麦”。秦汉以后始称大豆。大豆是我国古代的粮食作物,是我国的五谷(黍、稷、麦、菽和  相似文献   

4.
大豆在我省各地都有种植,平原地区分布较广泛。20世纪80年代以前,分布较集中的产区有五大连池市、北安、黑河、佳木斯、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市。20世纪80年代后,历史上的大豆主产区仍保持较大比例。近几年在原来种植大豆较集中的地区逐步形成了几个面积较大、产量较高、有影响的大豆产区,由于种植的区域化,大大提高了产区内大豆的商品流通,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大豆良种和商品大豆供应市场。本文重在分析我省大豆栽培效益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双季作物大豆也是大豆的一种,而且可以占据大豆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大豆是农作物的一种,而且大豆的生长环境与产量有直接的关系,土壤、水分都影响大豆的生长,特别是土壤中含有水分的时候,产量会有明显的不同。这种轮做的方式在农业种植上很普遍,尽管从总产量上看,轮作方式产出的作物总量要比单一种植的产量要小,但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上看,取得的经济效益更大。本篇文章主要是讲述了在不同的土壤含水情况下,双季大豆的生长与发育。  相似文献   

6.
大豆(学名:Glycine max),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豆科植物。大豆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故又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相似文献   

7.
豆浆新吃法     
古人早就说了,夏天是吃豆的季节——"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这"菽"是什么呢?就是豆子,特别是大豆。大部分人都把豆浆当成饮料,其实,豆浆加入其他食品当中,是非常好的烹调原料呢!  相似文献   

8.
豆浆新吃法     
古人早就说了,夏天是吃豆的季节——"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这"菽"是什么呢?就是豆子,特别是大豆。大部分人都把豆浆当成饮料,其实,豆浆加入其他食品当中,是非常好的烹调原料呢!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大豆种植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现阶段,大豆在全国都有种植,而黑龙江省大豆的种植面积非常大,可谓是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大豆具有广泛的食用、药用以及营养价值,深受广大人们的欢迎,极大地促进了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我省大豆的种植品质和产量,本文就大豆种植的价值、影响因素、种植技术等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省广大豆农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刘建学 《百科知识》2004,(11):30-31
目前,豆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食品。其中,大豆作为主要农产品充当着豆类的主力军,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地饮食中的重要成分。中国东北盛产营养丰富的大豆,它是人类所培育的最古老的植物之一,13000多年以前就有种植,主要产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国人历来把大豆看作神圣的五谷之一。几千年来,中国人为了食用和药用的双重目的,发明了碾碎、生芽、烹制、烤炙和发酵等各种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大豆的农业生产情况也在不断改善。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部分主要的大豆种植技术,包括种植密度、栽培管理、窄行密植技术、三垄种植技术等,本文还介绍了土壤管理、病虫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抗除草剂大豆属于转基因大豆品种,我国已大量进口,但没有开放种植。本文结合我国除草剂大豆种植现状,对该品种大豆种植决策的因素做出研究分析,主要从大豆市场的分类选择、消费者购买意愿、国产与进口种类自由选择、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的保证及生产者的自由选择几个方面为切入点,讨论抗除草剂大豆种植决策问题。在对该品种大豆种植和食用危险性没有明确证实的情况下,抗除草剂大豆种植的推广是我国大豆产业提高发展的尝试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大豆是我们国家一直比较受欢迎的食物,具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易于消化等优点,市场的需求量很大。但是由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大豆单位产量很低,致使我国大豆的产量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供需矛盾,对大豆种植技术进行提高、对大豆单位产量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从大豆种子的甄选、播种技术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对大豆的种植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大豆是我国种植最为广泛的农作物之一,北方的黑龙江、南方的海南岛以及东西部山东半岛和新疆天山山脉都是种植大豆的重要基地,大豆这种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营养价值很高,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市场潜力巨大,种植区域广泛,北方地区四季分明,夏季与冬季的温度相差明显,在大豆种植方面需要具有结合地方气候其他选择种植方式,针对北方大豆的种植技术进行几点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红薯产地,红薯产量占世界的85%。尤以四川最多,常年栽培面积1300万亩,总产量达1800万吨,红薯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6%。长期以来,四川农民种植的红薯1/3用于食用,1/3用于饲养牲畜,另1/3则在储藏过程中被老鼠损耗或霉变腐烂。眼睁睁看着农民朋友辛辛苦苦种植的红薯无法产生经济效益,且很大一部分被无情地损耗,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时任四川三台县某区副区长的邹光友毅然决定辞官下海,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于1992年存绵阳创办了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年~2018年赤峰地区12个旗县区14个国家气象站逐年无霜期、≥10℃活动积温资料,根据大豆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需求,基于GIS技术对大豆各区划指标进行网格推算并予以空间分析。结果表明,近58年来赤峰地区≥10℃活动积温升高了218.31℃,无霜期延长28d,热量条件的增加导致种植带北移。赤峰地区大豆种植可以划分为不适宜、较适宜、适宜3个气候种植区,为赤峰地区大豆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豆是我国农产品作物中产量高的作物,在对大豆进行种植时要注意合理运用科学手段,积极引进国外增长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收益;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由美国研究专家研发得出的,是目前国内外在大豆种植技术上最为典型且代表时代意义的种植技术。我国的大豆产业总量发展较缓慢,归根结底也是由于种植技术不够优秀,结合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特点和方法展开分析,研究得出在我国使用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种植大豆的优选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大豆生产—直是我区的主导产业,常年播种面积在15万亩,历史最高年份3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5%。近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大豆产业步入了发展的低谷,就现面临的形式,我们对我区的大豆种植进行调研、找出抑制我区大豆发展的因素,研究、分析、总结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保证大豆的种植发展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9.
洪涛 《华夏星火》2009,(8):57-59
2008年10月后,我国大豆市场价格较低,为了保护豆农利益,中储粮先后4次托市收购了725万吨大豆,占当年大豆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以高于市场价的收购价格提高农民的收入,其中500多万吨作为临时储备,可随时抛售,因为大豆价格太高会对大豆加工企业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0月后,我国大豆市场价格较低,为了保护豆农利益,中储粮先后4次托市收购了725万吨大豆,占当年大豆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以高于市场价的收购价格提高农民的收入,其中500多万吨作为临时储备,可随时抛售,因为大豆价格太高会对大豆加工企业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