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家居农村,三姐妹读书,近几年来收成不好,父亲又久劳成疾,这对我们家无疑是雪上加霜了,一家的担子都落在妈妈的肩上.她为了张罗生活、给爸爸治病,又要想办法让我们继续读书,不得不登上南下的火车.  相似文献   

2.
相传,宋朝时期,有位学者名叫陈正之,读书又快又多,但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很少,常常以此苦恼。有一天,他路遇大教育家朱熹,请求读书之道。朱熹劝他,以后读书,每次只读50字,连续读它两三百遍,每遍皆用脑思之。陈正之用这个方法读书,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果然收效很好,后来还成了大学问家。 朱熹教陈正之每次读书只读50字,连续读它两三百遍,在今天看来,未必值得提倡。但是,他强调读书要及时重读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常碰到一些青年人,读书贪多图快,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囫轮吞枣。学习现代科学文化技术知识,一过了之…  相似文献   

3.
书虫之家     
我们家共有四口人:爸爸、妈妈、妹妹和我。因为我们全家有三个人都爱读书,所以爸爸称我们家为“书虫之家”。我的爸爸是一名小学教师,他不抽烟、不喝酒,惟一的爱好就是读书。爸爸读书有两个特点:一是读得勤。上班前、下班后,只要有时间,他手里总是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晚上是爸爸读书的黄金时间,他很少看电视,吃罢晚  相似文献   

4.
女人因读书而年轻,孩子因读书而智慧,男人因读书而大气,家庭因读书而和谐。这个寒假期间,我们家每人都要看一本书,看一本让自己快活、让自己踏实的书。  相似文献   

5.
Cathie 《家教指南》2006,(6):42-43
家有不爱读书的顽童,真是愁煞了家长。究竟是孩子不爱读书,还是家长的一盆冷水浇灭了孩子读书的热情呢?家长究竟做错了什么?又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6.
我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从懂事起,不幸就接二连三地降临我们家———爸爸的脚在长期的劳作中不幸致残,不久又患上了糖尿病;妈妈的大脑长了个肿瘤,要动手术切除……然而,我们家始终充满着浓浓的亲情。爸爸妈妈在患难中互相扶持,竭尽全力抚育着我这棵幼苗。七岁那年,爸爸妈妈让我像别的孩子那样去报名读书。我永远忘不了入学前那天晚上爸妈高兴的笑声:“哈!够啦,够啦!辛苦了那么多天,终于给孩子凑够读书的钱啦!”爸妈的话触动了我幼小的心灵,让我从入学起就懂得了要珍惜读书学习的好时光———我在家庭的困境中学会了自立自强。在学校里,我…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许多家庭只留下子女在家读书,从而形成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我们把这些学生称之为留守学生。如何管理和教育好留守学生是现实而又严峻的课题。留守学生本身状况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女孩儿在远方○郑清平女孩儿是小城人,在外地读书,起初我们并不认识,因为家妹,我和她才有了故事。家妹跟我讲了她的故事,故事动人,我听了叹息;家妹又跟她讲了我的故事,故事很悲壮,她听了惋惜。当我正在想怎样开始我和她的故事的时候,她的探路青鸟已飞到了我的窗...  相似文献   

9.
我们大队学校实在好,学校又教学,又生产,学生又读书,又劳动,合我们贫下中农的心意。就拿送孩子读书的事来说吧。文化大革命前,刘少奇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统治学校,我们贫下中农子女有的读不起书,有的读不好书。那时,我家大孩子好容易才考上了县  相似文献   

10.
读书偶得     
又读陶潜《五柳先生传》,文中关于读书的文字使我深受启发。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废寝忘食。”先前读此文,总认为这句话无非是陶潜的自嘲而已,像这样的大学问家又怎能“读书不求甚解”呢?而今读来却悟出了其中的些许奥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欢乐总动员     
女儿:刘瑞璇年龄:10岁性格:文静+麻辣爱好:画画、读书、舞蹈父亲:刘建平性格:个性开朗、霸气十足爱好:读书、炒股票、旅游母亲:张兴云性格:文静,多愁善感爱好:读书、写随笔欢乐一家亲我们家的个性特色:"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女儿发话——我们家的头号欢乐搞笑事——爸爸本来就"五音不全",却偏偏喜欢在家里开个人演唱会,还硬要我和妈妈当听众,唱到深情  相似文献   

12.
“我家是个加油站”这句话,是十年前儿子说的,后来便成了我们家的口头语,成了我们家的一种观念。那时,儿子在清华大学读书,大女儿在华中师院读书,小女儿刚进高中,是我们家的生活费用开销最大的时期。而当时我和妻子两人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二百元。因此,每月寄给两个上大学的孩子的钱,仅仅够吃饭,连给他们买学习参考资料的钱也满足不了。当寒暑假姐  相似文献   

13.
成语不仅是汉语的精华,有些成语更是激励我们奋发读书的座右铭,笔者在学习成语时辑录了以下一些与苦读有关的成语:1.穿壁引光——出自晋·葛洪《西京杂记》。也作“凿壁偷光”,即从墙壁凿穿一孔,从缝隙中借邻居家的灯光看书。形容好学,刻苦读书。葛洪在其书第二卷中说:有一个叫匡衡的年轻人,特别嗜好读书,但是因为家里穷,点不起蜡烛,一到夜里就不能继续读书了。有一天夜里,他实在太想看书了,于是就想出一种办法:何不借用邻居家的灯光来读书呢?然后,他就在自己家的墙壁上凿了一个小孔,借着微弱的光他又开始如痴如狂地读书了。  相似文献   

14.
人因为有思想而站立起来。站起来的人并非都有思想。古往今来,中外思想者为我们写下了一部又一部辉煌的史诗。每一篇章都透露出聪明与灵气,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那些闪光的智慧,从实践中来,从读书中来,从边实践、边读书的感悟中来。不读书的人,就没有个性化的思想;不读书的人,就没有个性化的灵魂。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读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引领学生读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促进学生发展。让我们都捧起书来,汲取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15.
经典的教诲     
关于读书的想法由来已久。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让我又不得不反省自己10多年来正在做的事。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毋庸详述,其中一点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因为读书能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这是对抗浮躁的一个办法。这时有一种快餐式的读书方式很快流行起来。我们也是在读书,而且对那些畅销书可谓如数家珍,但是我们真正从书中获得了多少知识,又有多少书能够真的给我们心灵震撼呢?现在的书真的很多,而且哪一方面的都有,无论走进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俯拾皆是。但事实上,我们每天用在读书上的时间少之又少。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5分钟。一方面,日常琐事挤占了我们阅读的心境;另一方面,我们无意间又让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眼花缭乱的动画片、愈来愈新颖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许多家庭只留下子女在家读书,从而形成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我们把这些学生称之为"留守学生".如何管理和教育好留守学生是现实而又严峻的课题.留守学生本身状况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今天这样一个历史的转型时刻,读书给予我们知识、智慧,又或是简单而积极的信仰。同时,读书又是一种长期的"活到老读到老"的活动。今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在街头、在校园、在书店举行。这是个良好的开端,但让读书成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则是更重要的。作为老师,首先要从我做起,言传身教,师生共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愿读书伴我们终身,愿我们的世界因为读书而更精彩。  相似文献   

19.
沉醉书香     
读书就像一次旅行,带我游遍大江南北、大漠塞外;读书又像跟随一位博学睿智的老师,一路教我感慨历史的兴衰,让我随着书中的情节或喜或悲;读书更像是酣饮美酒,让我们沉醉,让我们回味。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  相似文献   

20.
陈明宏 《上海教育》2005,(5A):60-60
在今天这样一个历史的转型时刻,读书给予我们知识、智慧,又或是简单而积极的信仰。同时,读书又是一种长期的“活到老读到老”的活动。今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在街头、在校园、在书店举行。这是个良好的开端,但让读书成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则是更重要的。作为老师,首先要从我做起,言传身教,师生共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愿读书伴我们终身,愿我们的世界因为读书而更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