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玉英 《宣武教育》2003,(12):42-4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信教育为重点”。十六大报告中还专门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进行深刻阐述和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也先后以“我们的责任”、“诚信”、“弘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为主题,在学生中开展丁系列教育活动,来贯彻、落实十六大报告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丰县针对自身的实践,准确判断县域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幸福教育、以人为本、弘扬主体,特色发展、自由生存”为核心理念,大力弘扬县域、学校、教师和学生四个主体,努力实现县域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教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弘扬主体意识的教学理念,并重点论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弘扬主体意识,提高教学实效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系统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传承与弘扬是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责任。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在淮安高职院校的调查研究,了解了目前高职院校在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方面有许多优秀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结合政策和制度分析,提出系统设计的对策与建议:以物质文化为切入点、以精神文化为内核、以制度文化为抓手、以行为文化为落脚点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5.
文化传承与弘扬是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责任。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在淮安高职院校的调查研究,了解了目前高职院校在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方面有许多优秀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结合政策和制度分析,提出系统设计的对策与建议:以物质文化为切入点、以精神文化为内核、以制度文化为抓手、以行为文化为落脚点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和高校德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从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小幽默     
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将是新学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各中小学将把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为重点,根据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区分不同年龄层次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文化建设应注重科学精神建设和人文精神建设的统一,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任务,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制度文化建设为基础、以环境文化建设为载体、以行为文化建设为表现。  相似文献   

9.
黄建强 《湖南教育》2004,(19):20-21
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的弘扬和培育民旅精神的内容、途径、方法,结合我校及周边环境的特点,学校在培育途径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即:如何以活动的形式,通过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平台.解决内容中的核心重点和灵魂问题活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以活动为载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结合中小学实际,特制定《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国家历史传统精神,延续着民族精神血脉。弘扬传统文化不仅要烽火相传,还要与时俱进。自媒体时代为实现民族复兴与文化强国,有效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要以文化弘扬发展现状为背景,依托文化的价值回归,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播面临的困境,从打造文化品牌、占领社交阵地入手,助推文化传播与弘扬。  相似文献   

1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重要的任务,高校必须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度出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的时代的要求和新的实际出发,注重大学精神家园的建设,培育民族精神和高尚品格,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对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作出突出强调,大会主题中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继续前进的宣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是新时代新征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力量支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要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强大精神武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题中之义,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必须以伟大建党精神提升全党的精气神,坚持党的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相似文献   

14.
以“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命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必然体现、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弘扬与时俱进就是坚持真理。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参考》2006,(4):I0007-I0007
顺义后沙峪中心小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及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明素养为重点,以教师师德为基础,以明礼仪星级少年评选、星级班级创建为载体。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意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层次: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近十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族精神教育,先后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三个重要文件,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文件将弘扬民族精神视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本工程,并提升到民族振兴的高度,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确定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主动精神表征历史主体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积极状态。唯物史观既强调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又强调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是一种实践能动性,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成为能够生发真正的历史主动精神的哲学沃土。从应然角度看,历史主动精神以个人、群体和社会为逻辑主体,以生产性主动、建设性主动和创造性主动为逻辑内容,呈现主体性、主动性和历史性的逻辑特征,是从理论逻辑对历史主动精神进行的考证。从实然角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折不挠、不懈奋斗,源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灿烂文明史中贯穿的历史主动精神,源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中激荡的历史主动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苦难辉煌中迸发的历史主动精神,是从历史逻辑对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现实确证。从必然角度看,弘扬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中国共产党过去取得伟大成就、当下化解风险挑战、未来实现伟大复兴,是从价值逻辑对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求证。  相似文献   

18.
着力个性发展 弘扬创新精神 数学课作为一门以动脑动手、大胆想象、广阔思维为主要手段的重要课程,以动脑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为目的。它关注的不仅是通过增强学生思维意识,而且还要通过探索探究改善学生心理素质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工作处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跨世 纪接班人,为此应注重弘扬主旋律,注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校风建设。  相似文献   

20.
近日,青海省西宁市虎台小学大队部组织召开了“弘扬民族精神,做新时代合格队员”全校中队会观摩活动。各中队分别以“文明之花处处开”、“祖国妈妈,我爱您”、“弘扬民族精神,养成良好习惯”、“为国旗添光彩”等为主题,通过快板、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