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公是古代一个正直的清官,为民请命,让身处下层的小民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里有冤也可以得到昭雪,给他们带来希望。然而,包公是一个人,他不是神,元代的文人没有把他夸大,而是把他当成一个普通人来描写。本文从三个方面描写包公的形象,即智慧的包公、糊涂的包公和维护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利益的包公,从而揭示出人们在包公的身上所寄托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我是个没有个性的人。我穿着一件款式最一般的衣服,留着最普通的学生头,我还喜欢喝白开水而不喜欢喝咖啡和茶,所以当别人因为个性而不断地的改变着的时候,我因为没有个性而快乐地生活着。上初中时,曾经做过一篇英语阅读,说一个外国人干什么事都要和大家一样,所以在买汽车的时候,他选择了一辆与别人一样的“奔驰”车。有一天,他开车出去买东西,把车停在停车场里。等他出来的时候,忽然发现停车场里到处停的都是奔驰车,而且因为颜色和款式都一样,他根本就没法确定哪辆车是他自己的。所以他就一直等到晚上,其他开奔驰车的人把车都开走以后,剩下…  相似文献   

3.
关汉卿作为包公戏的开拓人,在题材上注重市民日常生活的开掘,注重描写百姓在权豪恶霸凌辱下的痛苦;在人物塑造上,他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清官能吏的代表人物包公,着力刻画他巧用智谋惩恶扬善;在悲剧审美趣味上,大团圆结局总有一种缺憾,并反映民众一相情愿的“天理”力量,是一种苦涩的大团圆。  相似文献   

4.
审问石头     
一天,包公访客途经一个小县城.忽然一个卖油条的男孩子在大街上拦住了包公,哭喊他的钱被偷了.男孩说他把油条卖完后,数了一数,一共100个铜钱.铜钱放在篮子里,他靠在路边的石头上睡着了.醒来后,铜钱被别人偷走了. 包公听完后,想了一想,对男孩子说:"一定是这块石头偷走了,我来审一审它."于是就命令跟随的差役重责石头40大板.差役们抡起大板,噼噼啪啪打得石头火星四溅,附近的人见状纷纷围拢过来.包公见人越来越多,便示意差役们住手.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我看了电视剧《包青天》,特别佩服包公大人。他办案清正廉明、刚直不阿、机智多谋,真让人喜欢。我要是能当回包公,该多好啊!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弟弟哭着跑来对我说,有人欺负他。我连忙学起包公的样子,对弟弟说:  相似文献   

6.
一、清官与清官戏清官戏又叫公案戏。它们多以清官断案,昭雪沉冤,为民除害为基本内容。在现存的元代杂剧中,公案戏便有三十余种,而包公戏就占十余种。为什么在元代清官戏有这么多呢?应该怎样认识和评价清官和清官戏呢?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空前残酷的朝代。蒙古奴隶主贵族通过军事征服统一全国以后,在经济上实行野蛮的掠夺政策,出现了土地高度集中的局面。当时“豪富之家或占民田近于千顷。……江南豪家,广占民田,驱役地户,无爵邑而有封君之贵,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的包拯,经过民间的创造,成为小说、戏曲作品中的活跃人物,成为我国人民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清官形象。研究包公等清官形象的发展演变,对于我们分析和评价古代以公案侠义为题材的作品;对于我们今天编写新的以清官判案或以侠义武打为题材的小说,  相似文献   

8.
包公是中国清官文化的符号。清官文化在中国的形成和延续,反映了在君主专制的封建时代,无权无势的底层民众对清明政治的期待和对主持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的祈盼。中国清官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以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封建道统为核心。清官廉臣虽有缓和社会矛盾、为巩固封建帝制服务的一面,但他们刚正不阿、惩恶扬善的道德人格却有超越时代和阶级的普适价值。  相似文献   

9.
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小熊维尼。记得爸爸给我买的第一张VCD就是《小熊维尼》,从此,我就喜欢上了维尼和他在森林里的小伙伴们,小猪、跳跳虎、小兔瑞比……我喜欢维尼,因为他有可爱的卡通形象,色彩鲜艳,还有他憨憨的性格。他很善良,跟小伙伴相处得很融洽;他肚量大,不爱生气;他助人为乐,经常帮助别人。虽然他也有做错事的时候,但他从来不伤害别人。我喜欢维尼,也要向他学习,学他的大方、不害羞,会帮助别人,爱交朋友,和小朋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关心别人,快快乐乐地生活。我现在喜欢维尼,长大以后还会喜欢他的,我想对维尼说,记住,我们是永远的…  相似文献   

10.
<正>17岁的你,此刻过得好吗?是不是还在被大人们教导、要求与无端责备?是不是想坐上一艘宇宙飞船飞到一个遥远而美好的星球?17岁的你,还喜欢啃手指,喝可乐,吃街边的油炸食品,穿颜色鲜艳的鞋,上课梳头照镜子,玩自拍……这样的你,注定跟成年人的世界不一样吧?17岁的你,有喜欢过别人或者正被别人喜欢吗?他一定长得很帅,穿白色的衬衣,刘海儿略长,正好搭在睫毛上,鼻梁高高的,面颊嶙峋,表情冷漠不爱笑,但笑起来的一瞬间迷倒众生。你看见他的第一眼是不是就  相似文献   

11.
我们每天都带着矿泉水等饮用水到学校去上学,可是我们总是自己的水不喝,抢别人的水喝,抢来抢去,甚至打来打去,我们就喜欢这样,有什么办法?今天,林晓琪喝矿泉水的时候,曹迪民跟他抢,曹迪民抢过去后,咕噜咕噜一下子就喝掉了半瓶。我一看曹迪民咕噜咕噜喝掉了半瓶,禁不住也抢,曹迪民看见我抢,高兴死了,连忙给我,不给林晓琪,我咕噜咕噜也想喝掉半瓶,可是还没喝两口,曹迪民又抢过去了,林晓琪就大叫:“给我留一点,给我留一点,我嘴巴干死了!”可是曹迪民才不管他嘴巴干死了,脖子一扬,就喝得干干净净了。林晓琪说:“好啊!”然后转身就往教室里跑去,…  相似文献   

12.
正17岁的你,此刻过得好吗?是不是还在被大人们教导、要求与无端责备?是不是想坐上一艘宇宙飞船飞到一个遥远而美好的星球?17岁的你,还喜欢啃手指,喝可乐,吃街边的油炸食品,穿颜色鲜艳的鞋,上课梳头照镜子,玩自拍……这样的你,注定跟成年人的世界不一样吧?17岁的你,有喜欢过别人或者正被别人喜欢吗?他一定长得很帅,穿白色的衬衣,刘海儿略长,正好搭在睫毛上,鼻梁高高的,面颊嶙峋,表情冷漠不爱笑,但笑起来的一瞬间迷倒众生。你看见他的第一眼是不是就  相似文献   

13.
我们每天都带着矿泉水饮用水到学校去上学,可是我们总是自己的水不喝,抢别人的水喝,抢来抢去,甚至打来打去,我们就喜欢这样,有什么办法?今天,林晓琪喝矿泉水的时候,曹迪民跟他抢,曹迪民抢过去后,咕噜咕噜一下子就喝掉了半瓶,我一看曹迪民咕噜咕噜喝掉了半瓶,禁不住也抢,曹迪民看见我抢,高兴死了,连忙给我,不给林晓琪,我咕噜咕噜也想喝掉半瓶,可是还没喝两口,曹迪民又抢过去了,林晓琪就大叫:“给我留一点,给我留一点,我嘴巴干死了!”可是曹迪民才不管他嘴巴干死了,作文100分脖子一扬,就喝得干干净净了。林晓琪说:“好啊!”然后转身就往教室里…  相似文献   

14.
包公审石头     
从前有个小孩,爸爸死了,妈妈病了,他只得每天一早提着一篮子油条,一边跑,一边嚷:“卖油条啰,卖油条啰!”有一天,他卖完油条,坐在路边一块石头上,把篮子里的铜钱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正好一百个。他卖油条,把一双手弄得油腻腻的,用手数铜钱,把铜钱也弄得油腻腻的。他瞧着这些油腻腻、亮闪闪的铜钱,可高兴了,心想:今天卖一百个钱,可以给妈妈买药了。他想着、想着,靠在石头上,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一看,糟了,篮子里的铜钱一个也没有了。小孩又是着急,又是伤心,呜呜地哭起来。这时候,正好包公带了差役从这儿走过。包公是什么人呢?包公是位清官,…  相似文献   

15.
笔者有一位朋友,在酒席上常喜欢举起酒杯到其他桌去"串台",美其名曰"出国巡游"。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你这样频频‘出境’,不怕别人把你灌倒?"他却笑着对我说:"这就是我要到别桌去敬酒的原因。在其他桌上,敬酒者只要喝一两杯就可以了,再找些人搭讪搭讪,很多酒是  相似文献   

16.
酒,可不是好东西。爸爸说他并不喜欢喝酒,可是每次外出应酬又不能不喝,而且如果喝就得喝满一桌。他说酒桌上有潜规则——宁冇一庄,不冇一家。在一套套喝酒理论的支撑下,爸爸  相似文献   

17.
老包、包公都是百姓对北宋年问清官包拯的称谓,包拯以断案英明、清廉刚直而著称于世,也因此获得了百姓的热爱与尊敬。  相似文献   

18.
谁是偷锅贼     
包公是古代的清官,有一天,他正在审理案卷,听见外面有人争吵,就叫差役(yì)去探看。一会儿,差役带进来两个人,一个是商人模样,提着一只很大的铁锅,另外一个人是跛(bō)子,还少了一条胳膊。商人模样的人说:“小人是卖铁锅的,近来一直发现铁锅被偷,昨天夜里我一夜没睡,这个家伙又来偷锅,被我抓住了,请老爷发落!”“我缺手又跛脚,怎么能够偷走这么大的铁锅?”独臂跛子大喊冤枉。包公听了,点点头说:“你说得有理,分明是商人在诬告,本官把大铁锅罚判给你,作为补偿!”独臂跛子一听,喜上眉梢,拿了铁锅就急急往外走。这时包公大喝一声:“偷锅的贼,哪…  相似文献   

19.
唐洪 《父母必读》2008,(5):114-116
他气质敏感、谨慎、适应新事物慢,结交新朋友就会比别人更困难一些;他也许喜欢参与一些热闹的游戏,但是热闹的游戏群体他却参与不进去;他对打打闹闹的游戏兴趣不高;他缺少和别人的共同点;他在一个大些的群体里不太适应……孩子的个性及交往的特点不尽相同,没有必要要求他和别的孩子一样。没有很多朋友的孩子会另有一番天地。让孩子学会喜欢自己的处世方式,喜欢自己的个性——这比让他像别人一样更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曾经出现过一些清正廉明、执法不阿的官员。他们虽然为数不多,而且大多是地方官,因此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大;但是在人民中间,他们的影响却很不小,历来被作为“清官”、“青天”而代相口碑,传颂之不足,还写进书籍里、搬到舞台上,百代而不衰。包公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包公本名包拯(999—1062年),宋仁宗时曾任过天章阁待制和龙图阁直学士,权知过开封府,所以,戏曲、小说中称他为“包待制”或“包龙图”。他的谥号叫“孝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