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中学阶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其判断是建立在对气候特征、气候分布、气候成因了解分析的基础上,因此在掌握判定方法的同时,要从了解气候的概念入手,认识并掌握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和人类活动等气候因子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高中地理学习的时候,"气候"可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堂课,同时也是进行教学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高中地理知识中的一个难点。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要摸清整个气候知识体系的框架结构,根据脉络进行知识的整体教学规划。  相似文献   

3.
气候类型知识是地理学科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阶段地理教学乃至高中阶段地理教学的重点、难点。许多学生感觉难以掌握各种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因此,本文从气温、降水量两方面详细分析如何区分世界13种气候类型,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简述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陶文 《新高考》2007,(9):51-54
气候类型的判读一直是地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历年的高考试卷都会考查到该知识点。在命题的形式上常以各种分布图、统计图表、示意图或特定地区等为切人点.通过判读气候类型,考查学生对气候特征、气候分布、气候成因等的掌握情况。但不少同学面对这样的试题.常因无法判断气候类型而影响后面的答题,自己也感到很苦恼。那么.如何判读气候类型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王霞 《地理教育》2004,(5):19-19,21
有关气候的知识一直是学生的学习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有:①不会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气候的各形成因子对气候的影响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成因记忆、理解困难.  相似文献   

6.
今年高考地理试题对气候知识的考查占有一定分量,再一次说明气候知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气候知识中气候类型的判断就成了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掌握气候类型的判断,我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地理教学中,气候类型的判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由于全球气候类型众多,考查的形式又多变,对学生而言,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考题无论如何千变万化,判断气候类型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冯硕 《考试周刊》2015,(9):134-135
气候类型的判读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多频考点,在命题上常以图表为切入点,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变式坐标图、等值线图、玫瑰图及数据表格等,考查学生对气候类型特征、分布及成因的掌握状况。本文主要探讨气候类型判读法之"三步走"在图表类题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2013年6月第一版)第二章的内容是:"世界的气候",第二节的内容是:"世界的气候类型"。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较准确地阅读与分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相应的气候类型,描述气候特征。"这对初中生而言,这是个难点。如何找到一个快速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呢?众所周知,不同的气候类型其特征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要描述气候特征首先必须知道气候类型。可见确定气候类型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初中自然地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有一定的困惑。如何才能较好地做好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教学工作?本文结合一线教育工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利用地球上的"五带"为气候分类;利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明确气候分布范围;利用气候直方图和景观图,分析、判读每一类气候的类型及其特征;利用比较法,把几种容易混淆的气候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1.
气候成因问题一直是高考文综考试中的重要考点,同时也是高考地理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气候成因问题根据试题考查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气候成因型、降水成因型、气温成因型三类。对这三类问题的解答,考生只有在深刻理解气候要素、重新归纳气候因子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2.
气候类型是高中自然地理气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从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着手,而常见的问题是给出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或给出各月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表,这种气候类型的判断可根据如下三步进行。  相似文献   

13.
陈炳飞 《考试》2003,(1):34-35
不同地域的气候形成因子不同,导致其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存在着差异,就全球而言,影响气候的因子较为复杂,因此,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是教学重、难点重合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相似地区的气候形成因子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规律性,因而,以位置为中心要素可以构建气候分布模式、图解气候成因,其中,大陆东、西岸模式图最为重要、也最为常见。一、大陆西岸气候成因和分布欧洲与非洲西岸、美洲西岸和澳大利亚西岸的气候分布规律明显,表现为以赤道为轴、向南北呈对称分布(如图1-b所示,从赤道向高纬依次是热带雨  相似文献   

14.
中学地理中气候类型的判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要针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成因及其分布位置,详细介绍"以温定半球、定带,以水定型""非地带性分布的气候"内容,使学生能够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并学会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气候类型的判断一直是地理教学中较难讲授的内容,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并且有关气候类型的试题频频出现在高考中,由于分析和判断上的失误,学生往往失分较多。因此,探讨有效的气候类型判断方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别和具体分布规律一直以来是学生难以掌握的一个难点,学生很难对此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在考试中往往失分较多。本节内容的要求就是要学生理解和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成因、特征、分布等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归纳总结出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掌握基本的课程知识。根据新课改的授课要求,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通过这些学习方式的开展,让学生可以基本了解气候类型的有关知识。本节设计以分析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典型例题分析为主线,并配以学生思考归纳等方式,引导学生重新整理教学内容,自主建构气候类型判别的主干知识,达到预先设定好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结合福建省中考地理试题特点,根据中考复习的思路,探讨针对热点、抓住弱点、破解难点、培养技能的专题复习,从而进一步巩固、提升学生能力;并以气候专题为例,提出专题复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关于气候类型的分析与鉴别,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与大家共同探讨。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不同,是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以及因时间不同而千变万化的结果。因此,分析、鉴别世界各种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气温、降水这两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9.
气候是地理学科中的一大重点,其中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又是一大难点,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中,对于有一定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气候类型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对于没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的特殊气候类型,掌握起来难度较大,考试中失分较多。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归纳出了几种非地带性分布的气候类型,以及它们的形成原因,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0.
艾火明 《考试周刊》2011,(48):172-172
在地理教学中,气候类型的确定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在各种考查气候类型判断的习题和检测试题中经常出现。由于全球气候类型众多,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更说不上准确判断。无论考题如何变化,判断气候类型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一、根据某地气温和降水的资料、图表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这种考题通常是以气温变化曲线——降水柱状图或是图表资料等的形式给出某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由于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是由气温和降水这两大气候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