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行教育在“度”的方面有一个“过渡”、“失度”的问题,在“量”的方面有一个“过量”、“超量”的问题,在“衡”的方面有一个“均衡”、“失衡”、“权衡”的问题。凡此种种,都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
曹动清 《上海教育》2009,(13):53-53
何谓“活力课堂”?我以为,就是“使课堂充满活力”。它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因为,这是一个动态的描述,动态的描述比静态的描述要难,但它更能反映教育规律的特征。也不能将其仅仅理解为“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这样的理解太狭窄。“课堂”,是一个“场”,教学只是它其中的一个部分,当然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使课堂充满活力”的主要对象一个是“教”,一个是“学”。“教”的层面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学”的层面也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  相似文献   

3.
如何正确把握合作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合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教育教学目标上要把握一个“度”字。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个“能”字。在教学方法上要体现一个“活”字。在教学管理上要贯彻一个“严”字。在教学对象上要落实一个“全”字。在教学评价上要克服一个“分”字。  相似文献   

4.
在如今大谈“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的大“好”形势下,有教师狭隘和片面地理解了赏识,认为“赏识”就是“表扬”,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叫“好”。而“批评”似乎已被抛到遗忘的角落,越来越让教师感到“忌口”,一般不敢涉及一个“不”字,惟恐因此而扼杀了一个“牛顿”。于是诸多不当的“表扬”,迷失在一个生硬、僵化的“赏识”怪圈里。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课改的大潮,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校长角色在发生着改变:从传统型校长向学者型校长转变。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笔者认为学者型校长,应把握好“四个字”,坚持一个“教”字,抓紧一个“学”字,注重一个“研”字,体现一个“新”字。  相似文献   

6.
<正>一天,我打开心理中心的联系信箱,看到学生小杰发来的一封信:老师:您好!昨天上完心理课,我困惑于自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晚上做梦时发现有两个人在对话——一个说:“我是一个看谁都不爽的人。”“我是一个内心狭窄的人。”“我是一个嫉妒心强的人。”“我是一个废话连篇的人。”“我是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另一个说:“你是一个很逗的人。”“你是一个话多、风趣的人。”“你是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你是一个自恋的人。”“你是一个超级自恋的人。”  相似文献   

7.
《好同学》2002,(12)
只要是你心底里流露出的、感动你的一切文字——只要情真意切。所有“我”的故事,“我”的理想追求,“我”的智慧情趣, “我”的成长经历,“我”的个性展现,“我”的本真状态……所有“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独特人生,“我们”的时空天地, “我们”的隐私秘密,“我们”的恩爱情怀,“我们”的丑行劣迹……作品要求通过一个故事、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个片断、一个经历、一个偶然,一个……引发出人性的思考和心灵的顿悟。  相似文献   

8.
在“经”和“道”的关系、或“经→言→意→道”的关系中,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不仅经典、文本是一个诠释学问题,而且圣人之言、圣人之意也是一个诠释学问题。所以,尽管有一个成语叫“离经叛道”,但其实“离经”不一定就是“叛道”;反过来讲,“尊经”“守经”也不一定就能“得道”。因为:不仅“经”或“书”不能穷尽圣人之“言”、圣人之“言”不能穷尽圣人之“意”,而且即便圣人之“意”也不能穷尽“道”本身。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需要言说,需要“意”“言”与“经”。  相似文献   

9.
《家教世界》2014,(10):48-48
我们常说:“一咸三分味,一辣到十成。”其实,这个咸淡的“咸”字,在古代,不挨盐的边,没有一点“咸”味。它是一个人拿着武器把另一个人的头砍掉的意思。 “咸”的甲骨文右边是一件叫“戌”的兵器,形状像个长柄斧;左边是一个人的“口”,就是“用大斧砍了人头”。“咸”是一个会意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一直到现在,它的“戌”“口”结构都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稍微移动了一下“口”的位置。可见,“咸”是一个汉字古化石,已经经历不少年代了。“咸”字的结构没变,字义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凶残的动词“杀”慢慢地变成了今天的副词“都”。  相似文献   

10.
从事后勤工作者,必须要做到“十个字”:一是要重视一个“学”字;二是要保持一个“坚”字;三是要强调一个“严”字;四是要提倡一个“勤”字;五是要突出一个“精”字;六是要把握一个“廉”字;七是要讲求一个“活”字;八是要抓住一个“情”字;九是要坚持一个“恒”字;十是要完善一个“我”字。  相似文献   

11.
“这一个”,你终于来啦!我盼你可是望眼欲穿啊!同学们一定要问了,“这一个”是谁呀?为什么盼她呀?告诉你,“这一个”就是“这一个”,“这一个”就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相似文献   

12.
物流管理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学研”一体化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与趋势。通过探索,物流管理专业形成了“围绕一条主线,建立一个体制,搭建一个平台,构筑一个体系”的“产学研”办学思路;建立了适合“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载体;实现了物流专业“市场性”、“职业性”、“实践性”和“技术性”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3.
“全人化”理念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追求,是一种尊重生命的教育理念,指向全体学生的发展(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包括“每一个”,指向“每一个”,发展“每一个”。  相似文献   

14.
为了贯彻“两全”方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在课堂教学中,力求注意一个“导”字,实出一个“研”字,抓住一个“练”字,注重一个“调”字,全过程贯穿一个“乐”字。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15.
一家晚报开展“什么是幸福”调查活动,该报记者随机采访了街上的行人。一个悠闲的穷人说:“有钱就是幸福。”一个匆忙的富人说:“有闲就是幸福。”一个下岗工人说:“有工作就是幸福。”一个工作太忙的人说:“不上班就是幸福。”一个失去双亲的人说:“父母在就是幸福。”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说:“能看见就是幸福。”一个瘫痪在床的人说:“站起来就是幸福。”一个捡破烂的人说:“多捡些破烂就是幸福。”一个小学生说:“星期天妈妈能带我上公园玩,星期天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16.
“五一”长假前,“分数的意义”一节课告一段落,学生们都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其中“一个物体”和“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学生都有了较深的理解,而对“一个计量单位”的理解只浮于表面,知之甚少。于是,长假以后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我“后补”了这样一个细节。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教师在教课文《安塞腰鼓》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反复出现了“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请说说安塞腰鼓好在哪里。整堂课围绕这个问题,师生共同完成了如下板书内容:“好在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好在茂腾腾的后生;好在变换的舞蹈。”“好一个”的“好”能这样理解吗?单从《安塞腰鼓》这篇课文中的“好一个”看,貌似说得通。但是如果换成“好一个马屁精”之类的说法。难道也可以问“马屁精好在哪里”吗?笔者以为,“好一个”是相对固定的短语。与“好一个”用法相类似的还有“好一朵茉莉花”中的“好一朵”,“好一坛绍兴老酒”(《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2003年第12期)中的“好一坛”等。  相似文献   

18.
看到了吗?“青”这个字是由一个“生”字和一个“井”字组成的。“生”表示野草新生的嫩芽,新鲜的嫩绿色(青色),“井”表示在一个四角的框里涌出了清澈的水。  相似文献   

19.
几天前接到某报社一个电话.问:“揭秘”还是“揭密”?我回答是“揭秘”:又问:“泄密”还是“泄秘”?我回答是“泄密”:再问:两词结构相同,为何一个用“秘”、一个用“密”呢?这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秘、密同源,音同义近,混为一谈是常有的事。这里,试作一点辨析。  相似文献   

20.
翟文华 《考试周刊》2009,(32):151-152
优化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必须紧紧抓住一个“实”字。教风踏实,教学扎实;围绕一个“新”字,常教常新,新中有实;不忘一个“活”字,教法灵活,活中有乐;追求一个“乐”字,动中有乐,充满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所以中学体育教师要善于在“乐”上做文章,从“新”上下功夫,在“活”上用力气,使“乐”从“活”来,“活”从“新”来。互相作用,相得益彰,真正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