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林丽芬 《考试周刊》2010,(24):75-77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学生虽然做了很多题目,但解题能力提高不大。以后碰到同类型的题目,甚至有些已做过的题目,却仍然不会解答。究其原因:主要是片面追求解题的数量,不着重理解解题方法,不善于总结经验、摸索规律、举一反三。实践证明,有针对性地选编一些题目给学生练习、讨论,事后总结经验,可使学生掌握题目变化规律,有助于加深对题目及其解法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特别是有助于提高应变能力,从而使学生每做一题有一题的收获,提高练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重视培养学生解题后的思考董林(山东省高青县三中256304)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要学好数学就要大量做题,做习题固然是巩固数学基础知识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做的题目多并不意味着学好了数学.有些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有的题目,在课堂上讲过,练习中做过,但很多学生...  相似文献   

3.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几乎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慨:有些不仅讲了,而且还是课堂中讲了很多遍的题,但学生却依然不会做.我们也都听到过来自学生的抱怨:我们一天到晚的做题目、做练习,但考试成绩却一直得不到提高;也有学生说:老师讲的我都能听懂,但自己提笔做题,稍微有点闲难的问题就做不出来了……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应该是方方面面的.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师常常去想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高一教授过的知识点刚到高二就被某些学生忘记的一无所有;做过很多遍或强调多次的题目,到了考试的时候稍微有些改变,部分同学还会出现答不上来的情况.过目不忘的本领只有天才才有.大部分人都会遗忘某  相似文献   

5.
<正>1 引子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1卷的选择题第四题有关"维纳斯身高"的问题引起了各方热议,笔者注意到网络上有人说该题是初中题目,甚至还有人说这题小学生都可以做.笔者认为小学生能否做存在争议(有些优秀的小学生当然没问题),但本题拿给初中生做并没有超出知识范围,因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比例、不等式等问题,而对于黄金比例这个数学知识(文化),许多版本的初中教材都有提到,因此说此题初中生能做是没问题的.事实上有部分题目特别是一些平面几何问题  相似文献   

6.
蔡敏 《考试周刊》2013,(52):54-55
<正>所谓隐含条件就是在题目中没有明确表达出来而客观上已存在的条件,往往给学生造成条件不够的假象.在平时练习或考试中,我们发现有些题目,学生由于忽视了题中的隐含条件,以致一些本来很简单的题目做不出来,或是使得求出的结果范围扩大,不符合题目的要求.而如果将题目的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则可使问题迎刃而解,得到正确的结果.下面就题中  相似文献   

7.
期末统考很快就要进行了,笔者先在班内进行预测,结果发现有的学生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该记的东西也没有记住.有些问题虽然已经讲过很多次,却仍有学生没有弄懂;有的题目已经让学生练习过好多次,可是仍有学生不会做.真的感到很无奈!为何有的学生一点就通,可是有些学生却屡教不会?跟他们理论没少讲,例题没少举,方法没少教,可他们就是理论听不懂,例题学不会,或方法不会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发生呢?笔者认为,那是因为有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应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求解的问题,是力学三条主线中的两条主线的结合,是中学物理中涉及面最广,灵活性最大,综合性最强,内容最丰富的部分.而"碰撞问题"的处理是高中物理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我发现教学中有时候学生对于此类问题很难把握.特别是一些类似的题目不懂得运用这个模型,而一旦那些没有做过见过的题目就会犯难,不知道如何下手.本人就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做了总结.为此先来看一下碰撞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有些题目在解完之后,感觉万无一失,尽善尽美,而结果往往是错的.反思一下,错的是那么的巧妙,让人回味无穷.有些题目,做也做了,答案也对了,而反思一下,题目却是错的,错的是让人那么的意外.在教学中,如果遇到这类问题,我们千万不能轻易放弃,因为越是这类题目,学生越是感到新奇,越想知道其所以然.若能充分挖掘这类问题的教育功能,对于调动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高中阶段学了好多数学思想方法,但有些同学平时碰到一些题目就发怵,觉得问题涉及有关的知识点太多了,不知该用哪一个,无从下笔.这是因为没有将知识点去系统地整理,其实只要揪住题目中的有关条件去挖掘,顺藤摸瓜,问题也就随之而解了.  相似文献   

11.
张剑 《现代教学》2016,(Z1):109-110
仔细审视当前学生作业的订正情况,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在订正一道题的过程中不断出现新错误,要重复订正两三遍才通过;订正对了,但不知道自己原先错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订正;有时把题目内容稍作改变,题型结构不变,有些学生就不会做了;有些题目已经做过多次了,教师也讲解多次了,但还是会做错。学生的作业订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该采取什么措施改善这种状况,提高作业订正的质量?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  相似文献   

12.
在有机化合物知识的考查中,牵扯到有机化合物燃烧的题目经常出现,而有些学生对这些题目中的原理、关系分析不清,从而导致错误出现.下面就对有关有机化合物燃烧的题目做一些分析和总结,希望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在高三年级听课时,一个学生和我交谈了她的困惑.她告诉我现在已经是高三第一轮复习了,可自己的数学成绩不稳定,很着急.我问其原因,她说了以下一些情况:有时是审题不清;有时是一道题拿到手花费较多时间也不能顺利地找到解题的入口,总是停留在题目中一些不是关键的信息上;有些是老师都讲过的题目,可考试时就是不能顺利地解完,或者解题过程比老师讲解的要繁杂一些;有些问题感觉自  相似文献   

14.
学习物理过程中,无论题目长短,认真审题是必做的第一步,主要是审清题目给出的条件;但有些题目条件不足,或隐含于文字中,或隐含于图形、数据中,需要对此类题型深度挖掘;之后,寻找出突破口,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题目.结便笔者多年教学实践.为更好生成物理概念、提高教学效率、实施三维目标整合.就"审题、挖掘、突破"谈一些之见.  相似文献   

15.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部分学生(特别是进入高三后)做了很多题目,但碰到一些曾经做过的题目还是不能完全做对,达不到"考后100分",因此学习成绩也就一般,可以说付出与回报很不成比例,严重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是学生缺乏解题后的反思与总结,所以一错再错。  相似文献   

16.
基本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比较大小、求解最值、证明不等式等相关问题,是历年高考数学试卷中常见的一个考点.在利用基本不等式解题时,有些题目可以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但多数题目需进行必要的变形才能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所以掌握一些常用的变形技巧与破解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刘玉梅 《学周刊C版》2014,(12):162-162
许多教师都碰到过这样的现象:明明考过的题目,再考还是有学生做不对,有些甚至已考了不下两三遍,可总有学生时对时错,教师很生气,学生很尴尬.怎么回事?这充分说明,对于这些知识点,尽管教师已讲了不止一遍,有些学生仍没有彻底理解,或者说印象不深,没有巩固掌握,更做不到灵活运用.这个问题让许多教师很困惑.经过长期摸索及实践,我觉得把试卷试题处理分三步走,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一、问题的提出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被一些问题所困惑:课堂上,教师讲解概念及解题过程,学生能听懂,但学生在作业和考试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境:许多题目明明知道教师在课堂上反复讲解过,即使明白题目的意思也感到无从下手;有些学生学习数学时间花不少,精力投入较多,学习刻苦认真,但收效甚微;对许多学习上的易错问题,尽管教师反复地讲评和剖析,事后学生仍"旧病复发",找不出问题的症结.这些问题表明学生缺乏反思意识或反思  相似文献   

19.
有些同学在做单选题时,常常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凭感觉做题目。特别是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更加容易解错。本文拟就一些常见的干扰易错题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0.
琳琳读小学四年级,据她的妈妈说,琳琳上课认真听讲,成绩不错,老师教过的题目她都会做。可是,琳琳学习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考卷上的附加题琳琳都不会做。琳琳自己也说她最怕那样的题目了。老师说琳琳学习有些死板,脑筋不够灵活,一遇到活题就发懵。有时父母在家里出一个趣味题目,琳琳都特别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