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言語と文化は切り離せないため、緪文化教育は外国語教育において重要な位置を占めている。本文はまず外国語教育としての日本語教育の変遷を考察した。それから、中国人を対象とする日本語教育においての緪文化教育について考えてみた。最後に、日中漢字の意味や用法などの違いを通じて日中文化の違いを学褧者に感じさせるのは一番効果的な方法だと指摘した。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日两国的交流发展,日语使用率增加.在现代日语研究中,山田孝雄提出了"格助词"这个术语.在现代日语中,格助词经常被使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格助词"で"的用法容易误用.因此,有必要对格助词"で"的用法和意义进行深入研究. 一、格助词"で"的研究状况 传统的格助词有十种:"が""の""を""に""と""で""へ""から""まで""より".格助词用法很复杂,国内有很多先行研究者对格助词"で"进行研究.例如,皮细庚写的《新编日语语法教程》(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中,将格助词"で"的用法归纳为六种,即(1)動作の場所、範囲を表す.例えば、私たちは每日学校で日本語の勉強をしています;(2)時間の限定、期限を表す.  相似文献   

3.
吴宦熙 《科教文汇》2012,(13):147-148
当谈及日语"上"的方位表达方式时,中文用"名词+上"来表达,而日语却用"名词+上+に、で…"来表达。比如将"桌子上有书"这个句子翻译成日语时,一般可以这样翻译:"机の上に本がある"。用同样的方法将"黑板上有字"翻译成日语,就会翻译成"黒板の上に字がある",但这个日语句子却变成了"黑板的上方有字"的意思了。也就是说中国的"名词+上"和日语的"名词+上+に、で…"并非一对一的关系。那么这两者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同时,二外日语学习者对这一语言现象的习得状况又如何呢?本文以将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英语专业的二外日语学习者为对象,对其习得状况进行实证调查,并究其问题所在,然后从中日对照的角度对二外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方位表达方式"上"的教学方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日本には大手会社がたくさんある。その中には、本田、トヨタ、日産、カシオなどの有名な企業はどれでもそれぞれの特別な管理方法があると思うが、日本の企業の管理に見られる特徴として、現場管理ならば「5S」、人事管理ならば「年功序列制度」「終身雇用制度」、経営管理ならば「稟議制度」などが通常指摘されている。それらの管理方法によって、日本の企業は運営され、発展していく。しかし、中国に進出した日本の企業があまりうまくいってないように思われる。それはなぜかを考えてみよう。  相似文献   

5.
蒋俊俊  王梅 《内江科技》2010,31(4):25-25,120
“漢字”在日文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而由“漢字”构成的“漢捂”又多用于表述复杂概念的学术著作或正式文书中。这就造成了商贸应用文等正式文体中汉字型近义词泛滥的现象。本文试图从“汉字本位”出发,来辨析此类近义词。  相似文献   

6.
因"に"和"で"在日语中使用的广泛性,想必日语的学习者对这两个词都不会陌生,然而正是因其广泛性、加之日语语言之微妙性,"に"和"で"的正确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に"和"で"在很多方面都有类似但又必须严格区分的用法,比如表达场所、时间、原因、提示主语,以及用在被动句中等多种情况。主要就其中较为重要,使用较广泛的表达场所、原因两方面对"に"和"で"进行对比研究。希望对日语爱好者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格助词"に"和"で"都可以表示动作、作用的场所,有时可以互换,有时不能互换,并且互换后的深层意义不一样。在二外日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问到此处为什么不能用に,此处为什么不能用で,而教材上对"に"和"で"表示动作作用场所的解释不够明确和详尽,因此在这里做些整理。  相似文献   

8.
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各种各样的语言行为中,不能接受对方的愿望和意愿时,表达拒接的语言是很难使用的语言之一。拒绝行为,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必须注意的礼仪文化,也是在异文化交流过程中必须谨慎处理的问题。在进行拒绝的时候,必须慎重的选择表现方式。特别是在异文化交流中,了解两国文化基础上再进行表达及其重要。本稿主要是以人际关系中的亲疏关系为中心,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两国人民使用拒绝表现的异同和语言表达的习惯及其特征,并且从文化和语言上阐述其不同的原因。伊藤(2002)在《断り表現における特殊性》中提到日语母语话者在拒绝劝诱的时候与说道歉语相比倾向于说理由。施信余在《依頼に対する「断り」の言語行動について-日本人と台湾人の比較》中分析了日本人台湾人的言语行为的异同,但是调查对象都是女性。  相似文献   

9.
茹勉 《科技风》2014,(19):171-171
絵帯電話ー絵文字は日本では携のコミュニケションで多用されている。本稿は日本人がなぜ文字の代わりに文字を使うかの理由絵を探り、文字の使用について、メリットとデメリットを考えたい。  相似文献   

10.
李宣磊 《科教文汇》2013,(29):135-135
要日语复合格助词“に对しこ”与格助词“に”的意义用法,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替换使用。然而“こ”又具有独特的谈话功能,研究二者替换情况,有语复合格助词“に对しこ”的学习,也有助于掌握格助词独特的谈话功能。类,一对复有对于语具汇助词独特的谈话功能.  相似文献   

11.
张登美 《科教文汇》2013,(25):135-136
「に」和「で」是日语学习中常见的两个助词,在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等语法作用方面学生因分不清二者的用法而极易用错。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此总结「に」和「で」的语法教学要领,通过正误分析对比讲解二者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に」和「で」是日语学习中常见的两个助词,在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等语法作用方面学生因分不清二者的用法而极易用错。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此总结「に」和「で」的语法教学要领,通过正误分析对比讲解二者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肖小丽 《科教文汇》2008,(3):171-172
本文通过分析‘まで’‘までに’‘前に’的词义,找出这三个词之间的具体差异,探讨如何与中文的“到”“在……之前”进行对译,以期对‘まで’‘までに’‘前に’的教授和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副助词“は”与格助词“が”的正确使用是在日语学习中的一个难题,并且也是教学中的难题。为此,在本文中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尽量避免文字上的解说,采用了多举例子的形式,并且通过“は”与“が”对比性的比较的教学形式,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区分使用。这尤其是对日语学习的初学者来说一定有所帮助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职业学校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学习过程中常见助词"は""が"的困扰,结合个人学习日语和教授日语的实践和心得,对二者的用法和区别简单做以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李晔萍 《科教文汇》2011,(34):98-100
希腊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所有语言都是符号的表现,即所谓的语言的符号论。歌词与歌名是语言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時の流れに身を任せ"无论是对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耳熟能详的歌曲。与日文版同为一首歌的中文版的歌词名叫做"我只在乎你",英文版与中文版的歌名一样,叫做"I only care about you",但是日文版的歌名"時の流れに身を任せ"在字面意思上与中、英文版无丝毫联系。若是从日文版翻译到中文,借鉴两首歌歌词的翻译对比,最恰当的歌名应为"任时光匆匆流去"。本文在思考"時の流れに身を任せ"歌名和歌词意义的同时,从索绪尔符号论中"符号的要素"的观点,来重新审视中文版与日文版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長江是我國第一條大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河流之一,但是在這條大河全長五千五百多公里的江面上,至今还沒有一座橋梁,洶湧的江水割斷了我國陸上南北交通的聯系。京漠與粵汉线、津浦與滬宁、浙贛踐是我國溝通南北的两大缎路幹綫,可是到了長江,只有依靠武漢,南京两地的输渡維持着運輸,而输渡運輸量是十分有限的,特别是在武漢,長江水位在這里漲落極大,高低相差到十六、七公尺,江面尤多濃雾,一個月總有幾天不得不停止通航,運輸效率大為削弱。現在我國大規模經濟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学看似简单,但是由于是打基础阶段,基本要领的掌握尤为重要。对于日语助词「は」与「が」以及「を」的误用,在初学者中是屡见不鲜的。因此,单纯讲解语法是不够的,必须根据实际生活场景将其使用的不同进行充分的对比,找出各自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秦希 《科教文汇》2012,(26):159-160
无论是日文还是中文,合成词都是语言表达的一个难点所在,在日文中,我们把合成词称为「複合語」(复合词),两国语言的表达在合成词中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0.
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在日语学习中,常感到格助词用法比较多,而且容易混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格助词"に"的用法进行了调查,并对误用和混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受母语影响和与格助词"で"易产生混用是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