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目前仍有一部分少数民族人口使用着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据有关资料介绍,大约有26个少数民族现在有或曾经有过自己的文字。在新中国发行的邮票中少数民族题材的邮票不少,  相似文献   

2.
孙立谋 《收藏界》2014,(10):108-11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各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有他们自己的语言文化,如藏族使用藏文,蒙古族使用蒙文,新疆少数民族使用回文,云南纳西族也有几近失传的纳西文……遗憾的是这些文字在铜镜上尚未发现过,或者说他们当时没有制造铜镜的条件或技术。尽管如此,仍有极其珍责的少数民族文字镜出现,它像晨曦中闪烁的星星,是中国灿烂辉煌的铜镜史中的奇葩。今将本人收藏及所知的几种少数民族文字镜从历史的背景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邮票上,除汉文字外,还有蒙古文(J16,1997-6),维吾尔文(J119)、藏文(纪13,J116)、汉语拼音盲字(T105-1)。外文除英文外,还有拉丁文(T57等)、俄文(特33,特39-1)、法文(编18)、德文(纪22、  相似文献   

4.
邮票的面值是邮票票面上用文字标明的邮资金额及相应的货币单位。在国际上,一般用阿拉伯数字作为邮票面值的货币数额。邮票的面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邮件的资费、说明邮件的种类,为便于邮政工作人员操作,邮票面值必须简明、醒目。对新中国邮票上的面值,笔者认为有特点,也有不足,在此与同好探讨如下: 建国初期邮票上的面值原邮电部在20世纪50年代发行的邮票,票面上多印有相同面  相似文献   

5.
张立 《收藏》2010,(3):132-133
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早在1944年他的形象便被山东战时邮政总局印上了邮票。此后,各个解放区次第而为。1949年10月1日以后,他作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其形象更多地出现在邮票上,“文革”中到达极致,在发行的19套“文字邮票”中,有其形象的共9套。  相似文献   

6.
读者园地     
新中国邮票上坦克知多少 3182页《新中国邮票上的坦克》一文称新中国邮票在纪41-4上首次出现坦克,显然有误。据笔者查阅,坦克首次上国家名片应是1951年7月1日发行的纪4。另外,在新中国邮票上出现坦克尚有纪17、T8、J20、J105和1995-17(J)。 关于纪97-1邮票,其画面上画的并不是纪念碑上的坦克,而是一座钢质坦克模型。这个模型原来陈列在古巴统治者巴蒂斯塔的司令部里。古巴人民在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下推翻了巴蒂斯塔的反动统治后,这个模型也就成了古巴人民的战利品。1959年7月我国新闻工作者代表团访问古巴,时任古巴副总理  相似文献   

7.
第一枚出现孙中山形象的外国邮票,是美国1942年7月7日为了纪念中国“七·七”抗战5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枚用外国文字组成中心图案的邮票,还是美国第一枚印有中文的邮票,更是孙中山首次出现在美国邮票上。该票面值为5美分,正好是当年寄往中国航空信件的资费。而邮票首日发行地选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图1为首日封),则是因为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就是从这里启程回国筹备成立中华民国的。1961年10月10日,美国再次发行一枚印有孙中山头像的邮票(图2),以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  相似文献   

8.
邮电部颁布的风景日戳标准,并没规定刻少数民族文字。也许是各地邮政部门借鉴普通日戳的缘故,风景日戳上不断出现少数民族文字,体现了当地风景名胜的特色,展示了少数民族的风采。根据笔者收集的情况,风景日戳上已出现7种少数民族文字。  相似文献   

9.
程宏谊 《上海集邮》2010,(2):F0003-F0003
我国1985年纪念徐悲鸿诞生90周年邮票之一上的肖像,选自他的一幅白画像(图1),这也许是至今出现在新中国邮票上唯一的画家自画像。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任何国家发行的邮票,都有文字,一般来说,除了名人邮票上名人的签名或动、植物邮票需加上拉丁文名称外,票面上基本上都是邮票发行国家(地区)的文字。不过,有一种邮票却是一个例外,在一些国家(地区)发行的这种邮票上,不仅有本国(地区)的文字,而且有中文,年年发行,年年如此。这种邮票,就是遍于全球的生肖邮票。  相似文献   

11.
我国1985年纪念徐悲鸿诞生90周年邮票之一上的肖像,选自他的一幅白画像(图1),这也许是至今出现在新中国邮票上唯一的画家自画像。  相似文献   

12.
王辉 《集邮博览》2013,(11):56-57
面值是邮票的三大要素之一,用以表示预付邮资金额的数量。众所周知,一枚邮票应该只有一个面值,然而我们却常见有些新中国邮票上有一个以上的面值出现,且形式多种多样,那么是否邮票的预付金额就是多个面值之和呢?让我们从这些风格各异的多面值邮票上寻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13.
尕丁 《收藏》2008,(7):122-124
新中国邮票发行的变化历程 新中国邮票真实地反映着伟大祖国半个多世纪走过的光辉历程,在方寸之地谱写出境大格高的传统文化和建设成就史诗。纵观新中国邮票发行走过的道路,总体上是朝气蓬勃、不断向前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新中国邮票发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邮票志号、邮票面值(资费)、邮票种类等方面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原地封?“原地封是在邮票主题或主图直接确定的地点邮寄的信封”(《中国集邮百科全书》407页,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讨论相关封时常提到“邮票内容”,邮票内容包含的东西很多,单就邮票上的文字和图画来说,就有整套邮票的邮票名称、邮票图案、铭记、而值、志号等。因此  相似文献   

15.
姚敏 《收藏》2008,(12):136-137
中国文字(准确说是汉字)产生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中国书法的诞生。中国书法也在文字的不断进化中衍生出各种书体。中国台湾先后两次任邮票上展示了中国的书法艺术和中国文字源流。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中泰建交二十周年》纪念邮票的发行,迎接“中国邮票展览”在曼谷举办,泰国暹罗国际邮票有限公司特地出版了一册大型的彩印泰国邮票目录。 该目录印制精美,封面上有泰、英、中三国文字的书名《泰国(暹罗)邮票目录》。目录内页共217面,收录了自1883年至今年8月泰国发行的全部邮票。与以往的泰国邮票目录比较,此目录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每套邮票的票名均以泰、英、中三种文字标明。这给中国集邮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二、改变编排方式,将票图归于一侧,资料文字则  相似文献   

17.
《甲戌年》生肖邮票上的狗,是新中国邮票上的第几头? 1982年的《壬戌年》邮票上,当然有狗。1984年的《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上有2头“狮毛狗”,加上小型张上的2头,可算4头。1988年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一组小型张“千里走单骑”上出现1头翘起尾巴的小狗。  相似文献   

18.
“穿帮”,即在影视剧的画面上出现与时代背景不相符的事物。笔者在整理新中国邮票时,发现有的邮票图案也“穿帮”,现举几例。  相似文献   

19.
单留 《集邮博览》2003,(5):22-22
铭记、面值和图案是邮票上的三要素。图案可以由世间万物的图形和装饰性的花纹构成,但是有时也可以只用文字作图案。特别是我国的书法,本来就是一项艺术,以其作品作为票图颇受人们的欢迎,例如我国的《毛主席诗词》邮票。最近我国发行了《中国古代书法——篆书》邮票,具有悠久历史的我国古文字成了邮票图案。在此之前的1996年,我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也已经登上过邮票(1996-23(4-1))。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集邮活动发展迅速,集邮人数越来越多,邮票的销售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为了缓解这种情况,中国邮票总公司开始实行集邮者购买新邮票需"预订"的做法,并专门制作了邮票预订证(图1)。这种预订证与当时社会上时兴的"购粮本"无本质上的区别。预订证上注明了持有者姓名、工作单位、地址、预定邮票的数量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