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高 《新闻记者》2005,(1):61-63
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一个事关新闻传播效果的大问题。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对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统一以及怎样践行“三贴近”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面对激烈的竞争,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那么,报纸新闻宣传如何才能做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呢?笔者认为,只有从思想感情、报道内容、报道语言等几个方面改变现有的作风,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三贴近。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过剩时代,新闻报道能否做到“三贴近”.不仅仅关系到新闻媒体能否落实好党的新闻宣传方针、能否完成好光荣使命,而且也事关媒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立足于人文关怀.努力促使新闻报道向人性化转型,以人性化报道实践“三贴近”原则.寓“三贴近”原则于人性化报道之中,在推动新闻事业的改革与创新,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李宗福 《青年记者》2007,(12):64-64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在贴近性上为其他新闻样式作出了最好的表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报纸作为重要舆论阵地,肩负着正确引导舆论的重任。要担当好这个重任,有一个前提,就是要让读者愿意看你的报纸,喜欢看你的报纸,否则,权威性、指导性都只能是一句空话。尤其是在对外新闻宣传中,要达到我们的宣传目的,如何落实“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显得更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宣传思想工作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  相似文献   

7.
《新闻导刊》2005,(6):47-47
新闻报道如何实现中央提出的“三贴近”要求,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是新闻媒体和每一个新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给新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考验。新时期党的各项中心工作的报道要讲究宣传艺术,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笔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发现,只有坚持贴近实际,勇于创新,从社会、从群众的视角来观察、分析问题,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中心工作,才能使新闻报道更加具体扎实,既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达到良好的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9.
践行『三贴近』改进新闻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3年3月28日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会议指出,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多报道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多有文章论及,但究竟怎样才算“贴近”,检验是否“贴近”的标准是什么等一系列处于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似乎还语焉不祥。笔者试就此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11.
田晓 《新闻窗》2007,(1):111-111,89
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近年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写出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媒体利用重要版面(或黄金时段)对民生新闻进行报道,掀起了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决定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要求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舆论领域的主流报纸,党报的新闻报道应坚持反映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反映社会的主流精神.而一个政治上、业务上成熟的党报记者,必须具备发现辨别新闻的敏锐能力,把握时代脉搏,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善于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挖掘新闻资源,并对之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转变视角,抓住最有意义、最为典型、最富于特征的东西加以报道.使之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的现状,而且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主流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准确及时地抓住领导和百姓都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迅速敏捷而又准确地传递党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4.
李宗福 《青年记者》2007,(12):64-64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在贴近性上为其他新闻样式作出了最好的表率。  相似文献   

15.
红玲 《新闻三昧》2006,(8):11-12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党对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要求,是广大群众对新闻报道工作的希望,更是新闻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新闻单位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宣传报道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企业报作为由企业主办、立足于企业、服务于企业和职工群众的媒体,更应坚持“三贴近”,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好  相似文献   

16.
李黔刚 《新闻窗》2007,(5):34-35
重视交通新闻报道的作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握交通新闻的专业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特点,讲究报道艺术,提高报道质量,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让社会全面了解交通、正确理解交通、热情支持交通,是交通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鲁力 《新闻前哨》2004,(2):20-21
几十年来,党报存在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所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现在提出“三贴近”,是针对我们在这方面还有些做得不尽人意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熊俊 《新闻窗》2005,(1):57-57
党报是党的喉舌。它在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反映广大群众需要和诉求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党报最大的优势和魅力,在于其权威性和宏观指导性。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三贴近"呢?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搞好新闻宣传,做大做强报纸和广播电视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要求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对新闻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做好工作,提出的一个很具体的基本要求。不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指出了新闻工作长期存在的、相当严重的通病——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