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学生习作下评语,是教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怎样评?评得如何?会直接影响学生作文的情绪,从而影响学生习作的水平。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给学生作文下评语,尽量使其具有准确性、科学性、趣味性,达到以评激写、以评促写的目的。一、评语应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用语真诚恳切,不能简单粗暴,更不能讥讽挖苦,板起面孔训人。学生的作文不管是成功与否都渗透着他们的汗  相似文献   

2.
一、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首先,教师要宽容地对待学生写作。学生是写作的主人,对学生的写作自由,教师应该加以必要的保护,对他们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表述,教师应该给予充分尊重。《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能与他人交流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为同伴的作文写评语,是互相评改作文的重要内容,也是交流心得、沟通见解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指导学生写评语,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评改兴趣的重要手段。下面结合具体例子,谈一下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写评语的。  相似文献   

4.
刘国芬 《现代语文》2007,(3):117-1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版七九年级段在关于作文教学目标中的第二、第三点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事实上,七~九年级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农村中学师生的一个难题,由于初始阶段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上中学后多数同学还没有作文兴趣,作文时无事可叙,无景可绘,无情可抒,内容没有生活的反映和鲜活个性。为了改变学生作文的这种现状,我根据学生和学校地域的实际情况,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效的尝试,意在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启迪他们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或真切体验。”但目前初中学生作文的实际状况却离这一要求相去甚远,无病呻吟,娇揉造作的现象在初中学生作文中司空见惯,真情失落已成为初中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的一痼疾。本文拟就这一突出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一些中小学的调研,我觉得现在教师的作文评语普遍存在以下三种倾向:一是评语过于抽象化,缺少针对性。评语都是"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言通顺"等概念性的词语;二是要求过于专业化,缺少实用性。如在评语中经常出现:"引证不当,思路不清,语意晦涩,主旨不明。"三是鼓励与批评滥化,缺少指向性。  相似文献   

7.
周斌 《广西教育》2005,(11A):31-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评价由注重甄别、选拔的功能,转变为更多注重激励和反馈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文评语时要尽量避免一些裁判式的、冷冰冰的语句,如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楚,中心不明确等;或空洞的,含糊的评语,如文章很生动,内容很具体,想象丰富等。前者会伤孩子写作的积极性,后者则让学生看不懂,看不明白。因此.教师写评语时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高度,就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语言运用等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式交流。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作时“养成修改自己作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以分享感受,沟通理解”。这是新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修改章”课程目标的最高要求。它指出了修改的形式、方法和应达到的目标。叶圣陶先生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自能作,不待老师改”。因此为提高学生写作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修改作能力”方面下功夫。笔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作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和切合实际的实施建议,它为改变作教学现状提供了契机,也使我们看到了作教学希望的曙光。那么,如何实施新《课标》指导下的作教学呢?我以为主要应该从四个方面去实践。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杨占津 《成才之路》2010,(20):21-2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然而,在小语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因为各种原因,部分老师淡化或忽视了个性化写作指导。使学生作文仍然存在“套”“谎”“虚”等现象。殊不知。这样的作文教学不能如期达成课标要求,更无法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于作文问寄予思想和灵魂。这样的局面如不重视,必将阻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扼杀他们的创造性,甚至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作文进行个性表达呢?  相似文献   

12.
杨启锋 《课外阅读》2010,(8):165-165
写作是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习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小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是语文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作文评语是学生写作能力和作文评价结果的重要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我们找回了失落的“语文课堂底色”——人文性。人文性意味着语文教育不仅要教会知识,培养能力,充分发挥它的工具性,还要体现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培养和尊重。而作文作为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更应该闪耀着“人文的光彩”。但是回望我们给学生文章的评语,大多是公式化、模式化.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发扬优点和改正错误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健康的写作心态的引导和高尚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学生写作潜能,发展学生健康个性,作文命题特别是中考作文命题,普遍降低了审题难度,不再人为设置审题障碍。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引导学生流露真情实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在写作教学中,给学生作文以恰当的评语,则是达到以上要求的一个极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则更加具体地提出要“培养学生感悟亲情,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因此,作文的生命在于“情”——情真意切,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20.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