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工科是一个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专业,对该专业的定位有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主体间尚缺乏共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突出问题,对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提出了挑战。厘清艺术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与基本内容,有助于指导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程序的构建,促进艺术工科专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强艺术工学学科建设,加速艺术工学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学科研究学者和相关专业实践探索的重大课题。鉴于此,本文提出艺术工学学科基本概念,并对其进行基本诠释,提出艺术工学为创意产业服务,专门培养创意产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3.
论文通过剖析校企共育共管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实现途径。地方高校应与具有研发实力和行业特色的大型企业建立学校、企业、地方政府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构建以学生为本,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符合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教育管理体制,与企业共同组建指导委员会,多元化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训、实习、研发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保证新工科工程教育计划的可持续性实施。  相似文献   

4.
5.
目前,国家提出"新工科建设"这一思路,人工智能作为新工科专业中的代表,对于适应其产业发展的人才有着全新的要求,主要表现有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前瞻眼光.为培养出具备较强工程理论能力、胜任工程事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路径需从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和师资队伍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转变,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机械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缺乏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忽视人文科学的培养等。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国高等工科教育人才培养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基于当前我国高等工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探讨如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快速融入新工科学科建设的大潮中,提出以区域特色产业转型为高校师生共同创业导向,构建应用型高校新型工科学科体系。首先分析了“新兴”“新生”“新型”工科学科分类与产业环境、学科层次、办学定位等客观因素对新工科学科建设提出的约束情况,揭示了我国新工科发展在未来面临的局域饱和问题。并通过实例证明地方应用型高校通过师生共同创业方法建设新工科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建设应关注区域发展,福建省作为东部省市的工业强省,近年来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取得了系列成效。但存在整体进展不平衡、不充分,学科专业布局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师资队伍规模和结构存在短板,产学研平台建设存在观念分歧、机制不畅及较高廉洁风险,人才培养方面从入口、过程和出口都有若干瓶颈等问题。建议应深化全局性、系统性和长期性观念;完善宏观管理体制,创新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共享机制、风险管控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抓住区域创新战略实施机遇,强化经费、人员、资源和制度保障,着力推进新时代福建省新工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的服装专业内涵进行了阐释。同时,作者在以往提出的艺术工学学科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版目录中的服装相关专业设置,以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为例,提出了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的专业(专业方向)设置、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经济的兴起和新产业革命的到来,传统工程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为主动应对这种挑战,新工科应运而生。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工科建设的基础。更新人才培养理念,重构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转变培养方式是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本质内涵。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策略为:(1)应响应时代呼唤,更新培养理念;抓住以学生为中心、反向设计、持续改进等几个关键环节,实现从传统工科学科导向的培养理念向成果导向转变。(2)推进范式转换,重构培养目标和素质结构;在品格培养方面,要回归"理性";在知识培养方面,应构筑起人才全方位复合型知识结构;在能力培养方面,要同时注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3)遵照顶层设计,重建培养方式;积极推进工科人才培养内外部环境协同;积极推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积极推进不同工程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地方高校应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以新工科专业建设要求为依据,分析新工科内涵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新工科建设的方向与要求,探索将设计创新思维融入新工科教育的路径,提出加快新工科建设需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加强院际跨界融合建设,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本文讨论了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在理科人才特别是应用理科人才的培养上应该如何适应新工科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从应用理科与新工科的密切联系出发,分析了当今理科人才培养的现状,阐释了建设与新工科相适应的“新理科”的必要性。在界定新理科的内涵与特征这一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面向未来的新理科建设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工科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工科教育培养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工程人才。工科是知识的类别,工程是物质世界的存在物,工程是工科存在和发展的源泉。工科与科学技术是不同类别的知识范畴,具有交叉融合的特性。工科与文科属于不同门类的知识,但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工科教育与工程教育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工科教育必有技术教育,二者相伴相生。工科教育和文科教育有各自不同的教育逻辑,加强工文融合是造就新工科和新文科人才的重要路径。高校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实现工科教育与工程教育一体化,建构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工科教育体系。培养卓越工程师,需要高校、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建立稳定而富有质量的合作教育体制机制,保证工科教育对工程实践教学的要求。"新工科"建设的落脚点在人才培养,它虽然由政府强势发动,但高校应发挥关键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地方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要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质量观,合理地把学校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层次进行定位,并在课程内容、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同时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提高师资素质和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等。  相似文献   

16.
西藏自治区在实施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制定了具有西藏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以培养高原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就业环节出现了行业偏离和专业不匹配的现象,与西藏对工科人才的迫切需求产生了错位。本文从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方面探究制约高原工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进而从调整师资结构模式、虚拟实验拓展和实践教学基地化的三个方面入手,改善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进而推进高原工科人才培养特色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调研国内医工融合发展现状和总结川北医学院十余年实践的基础上,研究探索新工科、新医科人才培养思路,凝练和形成了适合学校自身情况,服务区域医疗卫生工程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人工智能+医学”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构想。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家"新工科"教育改革方向,立足学校"工学并举"的实践指导思想,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改革进行讨论和研究。在国家大力倡导"新工科"教育的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改革研究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围绕这一主题,对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进行探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践改革措施,以期通过实施改革后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土木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虚拟现实技术是多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新技术,虚拟现实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探讨了由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兴工科的特点,并对新工科人才培养中需要处理好的四个关系做了阐释。  相似文献   

20.
工科基地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 ,我国的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工程设计是工科教育的核心内容。为提高科技和产品的竞争能力 ,许多国家都把培养优秀的工程设计人才摆在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知名大学都建立了创新人才教育体系。例如 :美国的斯坦福大学设有一个设计研究中心 (Centerfor Design Research)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 ,提供了课程、实践训练等多方面的支持。在我国 ,90年代初期原国家教委提出了建设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的计划 ,并在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