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了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章,我们明白其主旨在于嘲笑那种思想保守落后,行为与现实格格不入而把自己装在套子里面的人,并以此教育我们要脱掉那个套子。然而在我看来,套子本身是没有错误的,只不过它与当时的沙皇制度相结合,就变成了一种奴役人性的精神枷锁。  相似文献   

2.
看陈晓峰老师<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的设计,觉得有独特的地方,很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3.
彭晓峰 《学语文》2004,(11):9-10
套子似的外形,套子似的语言,套子似的生活——契诃夫在他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刻画了一个找不到自我,只看得到规则、牢笼的可怜的形象——别里科夫。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他不跳出套子,挣脱规则的束缚,主宰自己的命运呢?  相似文献   

4.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进行到别里科夫结婚的悲喜剧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一句戏语"宁要套子,不要妻子"更让课堂笑声一片.在"套子"与"乱子"的冲突中,别里科夫就此一命呜呼,进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套子--坟墓.备教时我就留意到,墓志铭在文中是一处"空白点",能不能让学生给别里科夫写墓志铭?这能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我决定尝试.课堂上,我先以几则名人墓志铭作了引导:  相似文献   

5.
套子似的外形,套子似的语言,套子似的生活——契诃夫在他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刻画了一个找不到自我,只看得到规则、牢笼的可怜的形象——别里科夫。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他不跳出套子,挣脱规则的束缚,主宰自己的命运呢?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过去”———读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人类历史就像一条环环相扣、绵延不绝的链条 ,有过去 ,有现在 ,有未来 ,不断交替 ,永远向前。人类历史也像一条既浑浊又深厚的大河 ,河水分上、中、下三层 ,分别代表着现在、未来、过去 ,三者纠缠在一起 ,互相制约 ,同时并进。人类历史的这种不断递进性和相互交错性 ,决定着人的思想、言行的复杂性。绝大多数人受现实的制约和支配 ,生活在现在 ,而又面向未来 ;也有不少的人沉湎在旧的“套子”中 ,生活在“过去” ,总是同现在发生抵触 ;还有一些人是理想主义者 ,人在现在 ,但却生活在未来…  相似文献   

7.
裁判亮分     
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当时的俄国被白色恐怖笼罩,沙皇政府实行专制统治.这种专制主义剥夺控制了人民的自由,人们稍有“越轨”就会遭到无情的迫害。小说塑造了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顽固维持旧制度、旧生活、极端恐惧和反对生活中任何发展变化的“套中人”形象——别里科夫。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语文》和教参编撰者为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设计的课后习题认为别里科夫的婚恋体现了“对生活的渴望”及“性格的复杂性”,该观点有待商榷。复原作品事实,还原别里科夫婚恋的意义,发现“套中人”“套子”完整、准确的含义,找出有关编撰者所犯错误可能的原因之后,可以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习题。  相似文献   

9.
我对学生预习《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的疑难问题加以梳理,在教学时,有针对性地抓住四个关键之点“四性”,使教学任务顺利达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小说风格。小说的标题叫“装在套子里的人”,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数一数别里科夫身上有多少个套子。同时,请大家注意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众多的套子中哪个是最主要的套子?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第二册有篇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老师为了拓宽思路,让我们思考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套子”。许多同学便大举特举一些有关于拜金主义、种族歧视、教育弊端的例子,却没意识到我们自己早已陷入了身边的“套子”——读物对写作的束缚。  相似文献   

12.
姚鑫 《现代语文》2007,(5):69-69
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套中人”既指别里科夫,也是那些凶循守旧、保守、不敢接受新事物的人的代名词,这是多年来人多数人达成的火识,有其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三篇课文都呈现给读者一个封闭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对小人物,契诃夫经常用“把荒谬的事放大”的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别里科夫的婚姻事件用的就是这一种方式。—般认为新、旧两种不同的社会思想的矛盾构成了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情节冲突的基础,共同的看法是婚姻事件体现了这种思想矛盾,也就有了“套子式婚姻”的诠释。这是婚姻事件中的一个显性亮点,而从意识角度考虑,还有一个隐性亮点,即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鸟笼”意识。  相似文献   

15.
别里科夫是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契诃夫于1898年创作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这是一个心理变态,人格被扭曲的人,而使他成为这样一个人的根源是“套子”。  相似文献   

16.
自己上高中时学过《装在套子里的人》,觉得主人公挺悲哀的。现在当了老师,开始觉得我们的教育似乎也装在了套子里。 先来看看国内某中学校长为三名推荐给某大学的学生写的评语:  相似文献   

17.
在教授《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时,笔者采用让学生做侦探来集体侦察案件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显现出他们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历来被作为经典篇目选进高中语教材。重读《装在套予里的人》,特别是将汝龙译原(以下简称原)与教材删节(以下简称课)对比阅读,我有了以下“三不”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和《&;lt;宽容&;gt;序言》中,鲁迅先生、俄国作家契诃夫和荷裔美国作家房龙分别塑造了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生活中的鲁四老爷、别里科夫、守旧老人三个旧思想、旧秩序卫道士的形象。若将三个守旧形象加以比较分析,可从另一视角来更好地探究作品的主旨及典型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曾素英 《文教资料》2008,(1):122-123
高中语文阅读课问题情境学习策略的最大特征就是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主动地、动态化地生成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走向自己.这样做是尊重学生的元认知,把学生推向主体.本文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的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