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宽厚仁爱之心,拥有爱心是作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我们班有一个叫韩博的同学,刚接手这个班时我发现他平时从不像其他同学一样乱花一分钱,长得也很瘦小。开完第一次家长会后,得知他是一个三岁就失去了父爱,被母亲抛弃的孩子,从小到大一直是生活十分拮据的姑姑收养着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便十分注意这个孩子,也试图为他做一些事情,  相似文献   

2.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一位老板模样的家长领着一个孩子到办公室找我。一见面,他就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连声说:“请老师多多关照!”坐下后,他对我说:“我的孩子叫李小成,分在了你班!”接着,他就招呼孩子:“来,向你的新班主任老师问好!”,我打量了一下这个孩子:长得很粗壮,头发黄黄的,不知是染的,还是天生的,脸上满是青春痘。我皱了一下眉头,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吴金瑜  戴绚 《生活教育》2012,(15):32-33
有一个男孩叫曹柳,可长得一点儿也不像他的名字,一米七模样,五大三粗,还有些木讷,他是我任教的高一(6)班的一位学生。由于学习既不出众也不落伍,性格不张扬,故也没引起我多大注意。  相似文献   

4.
我班有不少特别学生,同事们常戏谑说:你班净出“怪才”。的确,我班真有不少“怪才”。 一个善意的绰号 部德超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学生,我发现他的特别是刚开学不几天,全班80余名学生还叫不准名时 。一次,我说:“这个同学,请你回答,对不起,你叫什么名字?” 他站起来,出乎意料地说:“老师,我叫部德超,开学好几天了,你怎么还叫不出我的名字!”好一个特别的孩子!教学十余年,我还没见过这么大胆说老师“不”字的。我有点不自然地说:“这一次再也忘不了了。”于是,我记住了这个特别生。之后,他的特别之处也“渐露锋芒”:他能…  相似文献   

5.
那年秋末,我接了一个新班。上第一节课,有一个很“特别”的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头发凌乱,面黄肌瘦,衣服脏得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这孩子怎么这样?”我不禁皱起了眉头。下了课,我把他叫出教室,没好气地说:“你也是四年级的学生了,看你脏成什么样子了?”他抬头看了我一眼,两眼满含委屈。第二天,我来到教室,发现这个叫赵文军的学生头发已洗过,但身上穿的还是那件脏兮兮的衣服。我有点恼怒,把他叫到办公室的正衣镜前,说:“你都十几岁了,为什么连衣服也懒得洗,你看看自己像个学生样儿吗?”他抬起头,涨红着脸,眼里含着…  相似文献   

6.
等待花开     
最近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由于情况还不是很熟悉,便向原来的班主任了解,他要我关注一个叫小航的孩子。于是,还没有见到人,小航的名字就已经进入了我的脑海。来到班里,让学生做自我介绍时,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发现小航长得虎头虎脑的,一点儿也不像个问题学生。第一次家庭作业,课代表便向我反映,小航的作业又没有交。  相似文献   

7.
等待花开     
最近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由于情况还不是很熟悉.便向原来的班主任了解,他要我关注一个叫小航的孩子。于是,还没有见到人。小航的名字就已经进入了我的脑海。来到班里,让学生做自我介绍时,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发现小航长得虎头虎脑的,一点儿也不像个问题学生。第一次家庭作业,课代表便向我反映,小航的作业又没有交。  相似文献   

8.
我的爸爸     
爸爸长得高高的、胖胖的,好像一个拳击运动员;不过他行动起来还挺灵活的。我在家里管他叫“猴王”,他也顺势叫我“小皮猴”,我们父女俩还挺亲密的。我爸爸有三大特点,你不知道吧?我给你讲讲。首先,爸爸每天晚上都要练武术。有时,我看他太累了,就劝他别练了,可他却打趣地说:“锻炼身体,保卫自己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个老爸就是不听劝,只好由他去了。其次,他辛勤工作像个老黄牛。每天早出晚归,回来还要干家务活,辛苦极了。我经常给爸爸唱:“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爸爸听我弹琴唱歌,就不觉得累了。有时他在我的歌声…  相似文献   

9.
启龙是我班的学生,长得自白胖胖,学习成绩也还可以,但就是有一个毛病:不爱劳动。每次值日时,他总是偷懒不积极。学生们背地里给他起外号叫“小懒汉”。我曾多次批评教育他,但他仍然我行我素,没有任何转变。我又联系启龙的家长了解他的情况,他的妈妈倒向我诉苦: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养成了不爱劳动的毛病,这成了全家人的一块心病。启龙的妈妈求我想想办法,帮助启龙改掉不爱劳动的毛病。我答应了。  相似文献   

10.
“报告!”“请进。”“孙老师,汪鹏叫我小野!”“为什么呀?”“我鼻子下边长了个疙瘩,破了,我爸爸给我上了点紫药水,汪鹏便说我像日本鬼子……”“去,把汪鹏给我叫到办公室来!”我心里觉得有点好笑,又有点上火,因为已经有好几个同学,为别人给起外号的事向我告状了。不一会儿,汪鹏来到办公室,还没等我开口,他先急着解释起来:“孙老师,我不是恶意的,只是想跟他开玩笑,再说了,同学们还都叫我猴子呢。”汪鹏边说边有点委屈地低下了头。“为什么叫你猴子?”我问。“我长得瘦,他们说我好动,动作像孙悟空。”“那么,咱们班…  相似文献   

11.
新学期又迎来了一帮活泼可爱的孩子.这是一批刚从幼儿园升上小学的孩子,对于这个新学校的一切充满着好奇,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叫L,他长得虎头虎脑的,戴着一副宽框眼镜,和别的孩子不同的是:他的嘴巴里总是不停地冒出为什么,无法抑制的兴奋在他身上充分的体现了出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周六晚上,电话铃响了,是一位家长,她劈头就问:“星期五我的孩子是不是进教导处受批评了?”多年与家长接触的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父母爱子心切,总爱维护自己的孩子,一听到孩子受委屈了就要向老师讨回“公道”,这个家长肯定也是如此。于是我平静地告诉她,她的孩子在作业本上写了一些不文雅的话,我才叫他到教导处,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家长明显有些不服气,忿忿地说孩子并不是那么说,说教XX科的老师看见他写这些话后,拉起他的衣服,把他扯了起来,还说一些同学经常欺负他,而老师却又相信其他学生而批评他……这位家长越说越激动。  相似文献   

13.
我永远不会忘记一个叫巴甫里克的学生。对于像他这一类的学生,有些教师抱着善意的同情,另一些教师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但都一致认为:“看来,这孩子没有能力掌握知识。”我还记得,在刚入学的时候,巴甫里克是一个多么活泼、好动、好奇的孩子,而过了不久,他就变得沉默寡言,过分地守纪律、听话和胆小了。  相似文献   

14.
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有一个深切的感受: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必要时还应该和学生谈谈自己所经历的某一件事或一种体会,以增强自己的亲和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赢得学生的信任。“我的儿子和你很像”最近总有家长来反映舟的问题,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和他同坐。唉!这个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的,总是爱捣乱,常常剪人家的头发,还搞恶作剧吓唬女生。邻班的同学也常来告他的状。每次找他谈话他都是一副下不为例的诚恳认错态度,可没过多久老毛病又犯了。一天中午放学,我将他叫进办公室想和他谈谈。电话响了,…  相似文献   

15.
前段时间,人人网上出现了一则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热帖,短短几天浏览量破万,众多学生纷纷讨伐“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帖子写道:“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又温顺,回回年级第一,不让人操心。”“我在我妈嘴里是最差劲的。好像她恨不得生的是别人家的孩子……”这则广泛流传于网络和微博的热帖引发众多学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6.
班里有个男生叫小汪,是个长得虎头虎脑的男孩,大大的眼睛,却时不时隐现出一丝胆怯。不同于其他学生的是他有先天性口吃,加上严重的鼻炎,身上总有一种熏人的异味,有的同学把他当做嘲讽的对象,平时没有人愿意与他玩耍。久而久之,他便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或许他认为默不做声便不会引起注意,招来嘲弄。由于是新接班,对孩子们的了解还不够,所以我也疏忽了这个孤独的常躲在角落的孩子。直到有一天,我在批阅作文《我的心愿》  相似文献   

17.
张莉 《辅导员》2014,(4):54-54
爱。给孩子阳光心灵那年,我接手了二(3)班。班里有一个被很多人笑称为“大舞台”的孩子,她叫蓓蓓。同学们叫她“大舞台”,是因为她曾自诩自己是上过“大舞台”的人。刚一接触这个孩子,我就能感觉到她的机灵、热情、聪明……但是她又是一个过分张扬、不能自律的孩子。又一次,学生又在向我诉说蓓蓓如何如何,我几乎是忍无可忍地大喊了一声:“蓓蓓!”听见喊声,她不太情愿地转过头,  相似文献   

18.
俞群 《家庭教育》2006,(4X):34-35
有一个孩子,我负责管教过他几个星期,这个孩子不仅已经养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习惯,而且还惯于指挥别人照他的心意去做。从头一天起,他为了试验我对他是不是依顺,半夜就起床了。当我睡得很熟的时候,他跳下床,穿上睡衣就来叫我。我起床,点燃蜡烛;他要我做的事情就这一点:过了一刻钟,他就瞌睡起来,很满意地去睡了。  相似文献   

19.
五月的路标     
五月,在这个生机盎然、鲜花摇曳的季节,我心以中满是对一个仅有17岁年华的学生──建波的思念……建波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八年了。这八年来,每到五四青年节,我总要把他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11年前,五月初的一个清晨,在校园的小路上,我遇到了一位淳朴、天真的少年。他凝视着带露的花丛,双眉紧锁。我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请他将苦衷告诉我。他腼腆地说,他叫何建波,是来自湖乡农家的高一学生,从小就仰慕历史上的青年英雄,真想像他们一样,为祖国、为人民献上满腔的赤诚。可是,他却不知该怎样去做……多好的孩子!我轻声地告诉他:…  相似文献   

20.
生亦如师     
我们班的小成长得又高又壮,可他在我眼中绝对是个运动中枢不发达的孩子。你看他跳起绳来,简直就是一个"拙":绳子好不容易摇过头顶,脚却不跟着跳;脚费劲跳了一下,可绳子却还没摇过去……看着他滑稽的样子,我是哭笑不得,学生们也跟着我笑。我曾试着想教会他,又是讲解又是示范,累得我够呛,而他却怎么也跳不过去一个,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我只好说:"我服了你了,小成,我是教不了你了!"沮丧之际,我又想起学校要举行的跳绳比赛,班里有小成这样一个孩子,还不拖了班级的后腿?唉,可真让人犯愁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