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载,河南省叶县,春秋战国确实有位姓沈名诸梁字子高的名宦,做过出国叶县县尹(或称县令),因此被称为叶公。史书记载,当时楚国遭到白公之乱,惠王被劫,在国难当头之时,  相似文献   

2.
叶公子高喜欢龙,梁柱上雕着龙,门窗墙壁上画着龙。所谓雕梁画栋,所雕所画无非是龙。于是天上的真龙听说后专程下来拜访这位粉丝。龙把头从窗户伸进去,尾巴还在庭院里——叶公只看见龙头,没看见龙尾,于是后来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传说.因为除了叶公.谁也没见过真龙。但叶公尽管是“龙须面”——龙的粉丝.一旦朝思暮想的偶像真的大驾光临.竟然受宠若惊起来——“宠”字的本来意思.  相似文献   

3.
楚秦联姻在春秋时期诸侯间的联姻外交中很具有代表性.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婚姻外交的政治作用,而且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着重阐述了楚秦联姻的基础、联姻的具体情况、联姻后双方的政治、军事合作以及联姻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优孟是春秋时期楚国宫廷中的一个乐师,不但能歌善舞,而且能言善辩,经常把对君王的劝谏之词暗喻于谈笑之间,从而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条龙,一条可悲的龙。我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没有人愿意和我做伴,我永远都是一条形单影只的龙。我是一个比较富裕的人,我叫叶子高,人称叶公。因为父母给  相似文献   

6.
楚阳氏为熊氏之别,出于成王熊恽之孙、穆王熊商臣之子公子阳,春秋时期世系为:成王熊恽→穆王熊商臣→公子阳→公孙尹→阳匄→阳令终、阳完、阳佗;包氏为申氏之别,出于熊咢之孙、若敖熊仪之子蚡冒熊率,春秋时期世系为:熊咢→若敖熊仪→蚡冒熊率……申勃苏;叶氏为沈氏之别,出于公子贞之孙、公孙戌之子沈诸梁,春秋时期世系为:庄王熊侣→公子贞→公孙戌→沈诸梁。可见,阳氏、包氏、叶氏三族,皆为楚公族。按《左传》义例,阳氏之族可称之为"穆族",包氏之族可称之为"蚡冒族",叶氏之族可称之为"庄族"。其中,有传世文学作品者为阳匄、申勃苏、沈诸梁,此三子皆可称之为楚公族作家群体。  相似文献   

7.
楚人偷渡     
春秋时期,楚国和宋国争霸。楚国人想要先发制人,对宋国发起突然袭击。不过要偷袭的话,必须要先渡过两国之间的澭水才行。为了偷渡澭水,楚国人想了个办法,事先派人逐段测量好澭水的深度,选择好了一处最浅的、方便行动的河段,并且做好了标志来引导军队从这里渡河。到了行动那天夜晚,楚国军队依照计划悄悄来到岸边,可是一下水才发现此地的水...  相似文献   

8.
9.
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发展,英语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已经是广为人知,相当普遍了。虽然我国英语教育开展得比较早,然而"高分低能"的英语学习现象尤为突出。新形势下,学校等教育机构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英语学习也随之由传统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学习目的转换为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为主的学习目标。身为一名老师,应该怎样帮助同学们提高英语的语言表述水平呢?经过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笔者仅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民居很多,但是由于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古民居文化和建筑特点。这些特点中又蕴含着中国书画精神的存在。湘南地区古民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从永州门窗雕刻装饰艺术中发现,它的装饰纹样的简洁,图案追求神似和韵律等等。这都是受宋代文人画的影响,追求一种"得意忘形"、"象外传神"的意境。从而构成传统民居中"天人合一,人神相处"的装饰特点。这样使建筑更加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又及富有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1.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侮辱晏子,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针锋相对,反驳了楚王,维护了国家尊严的事。这篇课文语言表达简洁生动,主要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言辞犀利,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2.
从善如流     
《下一代》2010,(9):28-28
【故事】:春秋时期,一次楚军攻打郑国,郑国不敌,晋国就派大臣栾书率领大军去救援。楚军见晋军来势汹汹,就退兵回国。栾书很恼火,便领兵去攻打楚国的盟国蔡国。楚国得知后,派公子申、公子成二人前往救援,晋国大将赵国和赵括向栾书请求出战,栾书准备答应。这时,  相似文献   

13.
春秋时期,齐国在齐桓公的统治下国力强大,齐国联合了几个国家的军队,出兵南下,将蔡国击败。击败蔡国之后,齐桓公率领联军继续向南,打算进攻楚国。齐桓公的军队刚到楚国的边境,就有士兵前来禀报:"大王,楚国派使者前来求见。"齐桓公下令召见使者。楚国派来的使者名叫屈完,是当时楚国很有才能的一位大臣。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您的国家在北方,我们楚国在南方,两国各处一方,就好像马和牛这两种动物,马逆风行走,牛  相似文献   

14.
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楚庄王登基后,当政三年,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政务方面也没有任何作为。周边国家见楚王软弱,都想伺机从楚国捞点好处。而楚庄王每天除了出宫游玩打猎,就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乐,一点也不操心国家大事。大臣们纷纷上疏劝谏,于是楚庄王通令全国:"有敢于劝谏的人,杀之!"楚国的大臣们虽然闭口不  相似文献   

15.
[解释]: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也在算计他。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和  相似文献   

16.
高山流水     
此语出自《列子·汤问》。春秋时期,楚国郢都人姓俞名瑞,字伯牙。从小喜爱音乐,跟著名琴师成连学弹琴。一次,伯牙想创作一首反映海上狂风暴雨的曲子,一连苦思冥想好几天,也找不到动听的旋律,便向老师成连请教。成连考虑后带他去请教自己的老师方子春。  相似文献   

17.
18.
包藏祸心     
聪聪 《下一代》2008,(Z1):91-91
公元前,在春秋时期的昭公元年春天,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令尹的公子围,以娶亲为名,带领军队开向郑国,妄图借机占领这个小国。不料,当他们来到郑国京城时,终于被郑国人发现了公子围的真正企图。郑国国君派一个叫子羽的人,婉言谢绝楚国军队开入京城,只许他们驻扎在城外。  相似文献   

19.
《家教世界》2012,(4):39
"名列前茅"这个成语经常出现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可如果有人问你:"名列前茅"究竟属于第几名?恐怕能说清的人就寥寥无几了。"前茅"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行军作战。春秋时期,楚国的军队出征之时,一般要由"斥侯"(侦察兵)拿着绑了旌牛尾的木杆当旗子,走在队伍的前头,这叫"前旌",如果遇到敌情有变化,他就举起"前旌"来通知后  相似文献   

20.
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通常在阳历的六月份。这个节日有着众多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340-278 BC)。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和中国早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面对强秦的压迫,倡导举贤任能,富国强兵,但他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怀王去职,后被流放。他在流放中,仍心系他的祖国,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在他听到秦军攻破楚国京城的消息时,于农历的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