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女性文学叙事文本伴随着社会生活、文化空间、生命意蕴的多元演进而体认着个性发展、价值选择、文化创造、灵魂彰显等诸多苑囿皆拥有了更为广袤久远的自由时空。故此,女性时尚作家依托近乎“自传体”的生花笔触大胆表白对女性躯体的渴望、欲求、冀盼且崇奉多向度地展拓女性个体的升腾意识、生存求索、品味异趣并致使女性文学演绎由叙写“我们”到描摹“我”的生命变迁并始终蕴藉着意味隽永的审美情韵。  相似文献   

2.
张琳 《培训与研究》2007,24(10):4-6
以中国叙事传统中诗意追求的思想基础和形式技法为基本依据,具体分析苏童小说细腻诗意的抒情笔调和传统特点的人名修辞与江南文化、中国叙事文化的关系,透视中国传统叙事文化的现代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华 《华章》2012,(35)
教学范式是指人们对教育领域这一特殊现象和复杂活动的最基本的理解或看法.它是一种复杂的教学实践活动,任何一种单一的观点都无法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解释和把握.舞蹈教学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实践活动,更应坚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去理解教学活动中的各因素的相互关系,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体验感受舞蹈的动态与抒情特征,从而提高舞蹈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苏童作为“先锋小说”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小说的艺术特色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苏童小说巧妙的叙事技巧,这是苏童小说呈现独特魅力的叙述动因之一,其内容包括叙述视角的独特、“白描”与“留白”的传统以及设置悬念的巧妙;二是苏童小说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是苏童小说艺术特色的诗性语言的魅力呈现,其内容包括一气呵成的语言、南方市井的语言、准确新奇的比喻和精心营造的诗性氛围。苏童小说的叙事技巧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诗意地展现了苏童不同于其他“先锋作家”的艺术特色,也潜在地生发出潜藏在苏童作品中的独特审美气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陪都重庆小说进行文本的考察与分析,探讨了陪都重庆小说叙事的两大审美特征,即小说叙事中审美视野的极度开阔与审美创造的空前自由。它们在为抗战时期中国现代小说展示出现实发展方向的同时,也显现出陪都重庆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历史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网络艺术已日渐形成自己的后审美范式,即虚拟现实的符号审美、在线交互的活性审美和游戏世界的快乐审美。这些艺术审美方式的变异是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在网络时代的必然延伸。  相似文献   

7.
苏童作为中国先锋派小说家的一员,他的小说《米》、《妻妾成群》、《一九三四年的逃亡》、《我的帝王生涯》等呈现出历史观念上的民间化、写作立场的人性化、叙事手法的虚构化等创作特征,这些小说对传统主流意识形态进行颠覆的女性形象的描写、虚构与想象的笔法、循环主义的历史观、对宏大历史的解构、对"人"的历史的重构等特点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白先勇小说的语言,总是透着一层淡淡的哀愁。作家屡屡使用含有凄婉、哀怨和衰颓内蕴等冷色调词语,表现了语言风格的冷峻和凄美。小说吸收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手法,善于将审丑纳入审美创造之中;通过一些丑陋的、面目可憎的语言,揭示生活和人性中阴暗灰色的东西,使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审美意蕴。丰厚的象征意义,形成了作品内涵的多向度意义,构成了作品的苍凉诗境,从而诠释了生命情感的美好。  相似文献   

9.
作为小说类型研究中的一个概念或范畴,叙事范式集中体现了网络仙侠小说的叙事形态和基本格调。以修真境界为主要功能元素的设定,不仅充分彰显了该类型小说的修真本色,而且也使古典仙侠形象在当下仙侠小说中几乎荡然无存;定型化的人物设计和程式化的情节设定构成了仙侠小说的基本叙事模式;结构在叙事范式中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不仅表现于小说以人物成长为主线的情节序列,更以二元对立模式建立了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这一模式内置于小说的深层结构之中,并指向仙侠小说叙事范式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苏童以他特殊的风格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精致的小说世界,奇异多姿,引人入胜。其中《1934年的逃亡》、《妻妾成群》、《米》、《蛇为什么会飞》等分别代表了他不同阶段的创作特色,这些作品往往消解理性,淡化伦常,转而关注人性的艺术刻画,具有深刻的心理特质。而其细致柔软的文字则以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又一个的日常生活悲剧,好似颓靡的天堂,又如邪媚的地狱,包蕴着人世无限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的小说最大限度地颠覆了中国小说的传统观念。他的小说通过散文化形式着意摒弃了情节负荷,给作品留下了极大的艺术空白,形成了以情绪为文的独特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2.
《江苏教育》2013,(10):11-13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为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审美感情的熏陶提供了文质兼美的文本范例。本文从"理清故事情节,体会构思精巧之美""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之美""关注环境描写,感受环境和谐之美"三个方面就小说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做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手机出版是一种新型的出版形态,是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出版过程。作为一种产品的数字化、流通的网络化、交易的电子化等特性的出版形态,手机出版较传统出版有独特的审美形式。手机出版存在审美介质非物质化、审美语言多元化、审美形式互动化以及审美模式个性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手机出版形式更为丰富,从而使其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以来,从人文精神大讨论、文学终结性话题的争鸣到文艺边界问题的争论,文学批评界已经关涉到了当今中国文学审美范式转换的问题。近几年以来,学界对此课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直接研究。这些研究及时捕捉到了当今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新情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中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现代小说美学发端于"五四"时代,就其审美特征来看有四个方面:典型的性格,人物内心刻画的深度与广度,叙事写情方面的变化,叙事的角度.情节与心理的结合,要求小说的情节逻辑发展和人物性格发展取得一致,小说家应是社会心理学家,小说描写焦点从故事转向人物,从动作转向心理.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哲学是推动音乐教育不断走进人文科学的探究性学科,不同的哲学范式决定了不同的音乐教育过程、方式、目的等内容。在20世纪50年代音乐教育哲学开始形成之初,就出现了以雷默为代表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范式——音乐教育就是审美教育。随着多元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范式的代表人物埃利奥特认为音乐是人类多样化的实践过程,认识音乐应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完成。不论是审美还是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范式在比较过程中都会对我国的音乐教育有所启示。本文首先对音乐教育哲学范式进行概述,确立了音乐教育的本质、目的、教学等三个维度;其次在这三个维度之上进行审美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范式的比较分析;最后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的审美范式主要是以一元独尊、凸现政治性为特点,这强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规范下所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更成为"十七年"文学的中心任务,这赋予了英雄叙事规范理性的美学特质.在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的规定下,强调了"新的人民的文艺"营构的美学目标,并在这一美学目标的规范下,英雄叙事获得了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8.
新现实主义小说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和表现手法,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审美需要而增添了审美新质。它以直面人生的创作态度和严格写实的风格表现时下的生活和人民的心态,以“世俗化”的手法描绘世相,以大众化的审美形式与人民大众接轨。它还积极地吸纳各种创作模式和大胆地借鉴运用其他创作方法的创作技巧,以丰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隐含着时间和空间两种范式,时间范式帝国主义理论侧重于资本主义及其经济形态的纵向历史进程层面的分析,空间范式帝国主义理论则侧重于从资本主义基于生存发展所需的横向地理空间扩展层面的考察。这两种范式的帝国主义理论都有其内在的理论缺陷:前者以对帝国主义一般发展趋势的把握掩盖了对其复杂结构的研究,后者则用空间扩张这一资本主义的一般性取代了对其垄断阶段特殊性的分析。面对复杂且日益隐蔽的帝国主义霸权统治,唯有从整体性的视野建立起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时空整体范式,才能科学地把握和认识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与长、中、短篇小说相比,微型小说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即:摄取富于孕育性的瞬间;人物极少,情节单一;多用白描,留下空白;结尾精彩,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