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诗歌是文学长廊中的瑰宝 ,唐诗是我国诗歌中的奇葩。知识分子的争相入仕和以诗赋取士的导向使得唐代诗歌百花齐放。田园诗清淡 ,边塞诗粗犷 ,更因为女诗人和女性题裁的介入而多姿多采。唐代思想的开放和诗文的自觉在妇女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女皇武则天同时是诗人和书法家。“两朝专美”、“才色俱佳、敏识聪听”的女诗人上官婉儿虽然保存在《全唐诗》中诗作仅 3 2首 ,却开启了一代诗风。据说一次中宗李显在昆明池赋诗 ,百官唱和 ,命上官婉儿选一篇翻制新曲。在宋之问和沈期之间 ,她选择了宋之问。理由是 :二诗工力悉敌 ,但沈诗落句“微臣…  相似文献   

2.
漫谈唐代的音乐与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与诗歌有着不解之缘,是艺术殿堂中的一对孪生姊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唐代的音乐发达,诗歌鼎盛,除政治与经济的原因外,首先是乐与诗的完美结合,促进了音乐与诗歌的共同发展,同时诗对乐的精妙描写,使音乐与诗歌都受益匪浅,再就是文学修养高,音乐造诣深的诗人参与音乐的创作,改造及演奏,保证了音乐与诗歌朝着更加健康和理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音乐与诗歌有着不解之缘 ,是艺术殿堂中的一对孪生姊妹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唐代的音乐发达 ,诗歌鼎盛 ,除政治与经济的原因外 ,首先是乐与诗的完美结合 ,促进了音乐与诗歌的共同发展 ;同时诗对乐的精妙描写 ,使音乐与诗歌都受益匪浅 ;再就是文学修养高、音乐造诣深的诗人参与音乐的创作、改造及演奏 ,保证了音乐与诗歌朝着更加健康和理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诗歌吟诵在古籍中有多种解释。唐代吟诗风气浓厚,吟诗成为人们的普遍爱好。唐人把诗歌吟诵作为诗歌写作训练的基本项目。  相似文献   

5.
<唐代妇女生活与诗>从后妃、公主、宫女、仕女、离妇、妓女、农妇七个方面,精选武则天、太平公主、鱼玄机、刘采春等不同典型,用诗歌立体式地再现了唐代妇女的风俗全貌,着力探寻了不同领域中妇女们的生活状况,有力地论证了妇女在唐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等方法,探求了一夫多妻制度下妇人不幸的深层根源.本书诗文互证,以史证诗,诗从史出,论证严密.  相似文献   

6.
《唐代妇女生活与诗》从后妃、公主、宫女、仕女、离妇、妓女、农妇七个方面,精选武则天、太平公主、鱼玄机、刘采春等不同典型,用诗歌立体式地再现了唐代妇女的风俗全貌,着力探寻了不同领域中妇女们的生活状况,有力地论证了妇女在唐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等方法,探求了一夫多妻制度下妇人不幸的深层根源。本书诗文互证,以史证诗,诗从史出,论证严密。  相似文献   

7.
唐代隐逸与唐诗之间的关系是唐代文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尽管学界不乏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但仍有待更深入的探讨,尤其是需要在理论层面系统地揭示隐逸现象的实质,并且在此基础上认识它对唐诗发展产生影响的真正机制。  相似文献   

8.
唐代艺术与诗歌文化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诗歌与艺术体现了文学与多种艺术形式的关系;艺术作品成为了唐诗传播的媒体;乐舞独特的传播效能,促进了诗与乐的交融;口头吟诵以语言符号为传媒,显示出鲜明的社会效应和丰富的传播信息;书法、铭刻使诗歌作为传播方式具有长久性和观赏性;绘画从视觉感知上发挥诗歌的传播功效;传奇是以大众文化的形式对诗歌起到特殊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9.
地域文化与唐代文学现有研究成果的切入点分别表现为占籍、隶属阶层、南北划分、文人的移动路线(交通)、诗人群体流派和文化景观。新的研究则以地域文化与诗歌创作地点为联系,改变过去文史结合过程中文史分论或重史弱文的表述结构,将过去主要以诗人籍贯为主的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的分析,转换为以诗歌创作地点为主的地域文化与诗歌创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有较高的开放性与自由度.生活在这种背景下的唐代女性的地位不同于以往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女性.她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绘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唐代女性题材人物画恰恰是反映了唐代时期女性的社会风貌.她们所受到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较少,有了较多的自由,也形成了唐代女性旷达、奔放、勇敢活泼的精神面貌,以及独特的行为风格、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是民国时期在唐诗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少数几个人之一。闻一多研究唐诗,具有宏通的文学史眼光,善于把诗歌与其他文化现象作一体化考察,同时注重实证分析,贯穿其中的,则是其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2.
盛唐气象是文艺反映盛唐时代精神面貌的典型概括。唐人不再像汉人那样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面貌的大赋,可是唐帝国所酿就的时代精神风貌总是要通过文学艺术体现出来,诗歌就成了唐人驾轻就熟的最佳表现手段。从文体交融的角度看,唐诗正是接受了赋体的影响,发挥出五七言诗歌的强大优势,代替大赋那种笨拙、堆砌的形式,以其阔大雄劲的气势、灵活多变的方式反映了大唐盛世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3.
论唐诗的酒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期,由于社会的相对稳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饮酒便成为唐代特殊的文化现象,酒文化格外繁盛。在酒文化的氛围里,诗人们在他们的诗作中着力表现唐代的酒文化,着力表现自己情感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深刻性。酒文化促进文学的发展,诗歌又反过来表现酒文化,诗人也在创作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酒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唐代墓志、笔记小说、出土文书中很多材料涉及到寡居妇女,其中包括妇女守寡的原因,寡居后的物质生活、精神状态、与娘家的关系,以及寡妇再嫁的不同原因与结果。魏晋隋唐的士族根据儒家道德要求,形成了独特的礼法门风。汉代妇女盛行自由改嫁,到唐代中、上层妇女大多选择守寡,原因在于士族礼法门风向皇室和普通民众的传播普及,这反映了儒家礼法文化正逐渐为全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南唐有国的40年,是词体文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教坊乐人和豪门家妓共同造就了南唐雅音渐作的词乐环境;词曲之中变调与创调的增加,更拓展了和乐歌词的创作空间.以君臣欢会和朋僚宴集为主的创作环境,又促使南唐词人远离市井倡风;其以饱学之士而为抒情之作,遂使南唐词风渐趋雅致.  相似文献   

16.
唐传奇和宋话本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嬗变,是贵族文学走向平民文学的过程,创作者的身份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送别诗是唐人诗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历来受到人们的传咏。送别诗无论是叙友谊,还是叹离别;无论是记别,还是抒情,都不仅与诗人的个性特征有关,而且与时代精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乔知之,以文辞名世。他现存的作品虽然不多,但是颇具风貌,能自拔流俗。本文把乔知之现存的诗歌分为女性题材、边塞题材和咏物题材三类分别探讨,指出其上承汉魏乐府古诗,典丽雅正,富含寄托的特点,认为在当时的文坛环境下,乔知之响应了陈子昂的诗歌主张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初唐诗歌向盛唐诗歌过渡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唐代的女性向来被认为是封建时代比较幸运的一群,她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但她们毕竟没有超脱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因而又在法律、伦理上受到种种歧视和压制。这种悖反现象和两面性,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唐代妇女自主抗争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初唐流贬岭南的张说、沈亻全期、宋之问、杜审言等人有着复杂的生命体验:流贬的挫折感,精神上的折磨,炎荒之地的风土人情,获赦北归的惊喜。大悲大喜的人生经历使他们有着强烈的创作动机,丰富了他们诗歌的意象,增强了诗歌情感的浓度,并引起了诗歌抒情模式的变化。生命体验的变形,使初唐流贬岭南诗人在诗歌中特别突出了丑恶险怪等负面因素,对后来有关岭南的诗歌风格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