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岚 《文化交流》2003,(6):10-11
去年10月的一天下午,香港著名摄影大师简庆福先生在纽约家中,偶然收看到由斯科拉卫星电视网转播的中国教育电视台《芥子园画谱技法讲座》,觉得这种非常传统的讲授国画技法非常有趣。此后,他每次都要收看这个节目,看这节目仿佛又使他回到了少年时代,因为他曾临摹过《芥子园画谱》,他感叹真正的东方文化,是能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的。 《芥子园画谱》是画坛经典,传世300多年不衰,影响巨大。画谱第一版是嘉兴王概、王蓍、王(?)兄弟三人于清康熙四十年完成的,第二版由嘉兴画家巢勋临摹前版以石印出版,用开化纸木刻五色套版印成,当时观之较为精致,但此种印法只能印几百部。此后被一再翻版,逐渐漫漶,流传至今,至于其初刻原本已经难以觅到。而今,经杭州杨为国先生策划,由吴蓬执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芥子园画谱》,再现当年风采。与此同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配套出版的《芥子园画谱技法讲座》教学片(VCD光盘)72讲,亦已在中央教育电视台开播,  相似文献   

2.
被昆曲界尊称为“昆曲妈妈”的张娴,平平安安辞别了鸡的旧岁,又稳稳当当步入了旺旺报春的狗年。这位92高寿的昆曲界名人,是昆曲让她延了年,她又为昆曲这棵600年老树益寿。老人一身是病,从青年到中年吃药打针从未停过,但不知何故近年来老人越活越年轻,尤其是五年前昆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老人变得越发鲜活了,平时小辈们和她相遇,总喜欢问长问短,问得最多的一句是:“张老师,有啥秘诀可以长寿?”每每听后,她总是笑眯眯地说:“昆曲让我长寿……”在昆曲界,不详知张娴的都认为她是昆曲科班出身,其实她是从苏滩步入昆曲界的。张娴6岁随父…  相似文献   

3.
阿潘 《文化交流》2007,(5):22-24
冯其庸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无锡人,上世纪50年代到北京,先以戏剧评论驰名,后以《红楼梦》研究名世,为著名"红学家"。2005年中国人民大  相似文献   

4.
张侃侃 《文化交流》2008,(10):41-43
浙江昆剧团和瑞典Folkteatern民间剧院结缘于2005年。2005年的9月27日至10月7日,中国昆曲的美妙仙音第一次回荡在瑞典一个迷人静谧的城市Gavle,回荡在浪漫的波罗的海畔,是一次美丽的开始。2008年的夏天,浙昆又来到瑞典Jarvso小镇,延续着相互交流的美好。  相似文献   

5.
2013年4月6日,浙江昆剧团在杭州举行考试,面向全国招收"第六代"传人。成立于1955年的浙江昆剧团,在原民间"国风苏昆剧团"基础上组建,曾出现过"传、世、盛、秀、万"五代同堂的兴盛时期。目前,声名卓著的"传"字辈老师已相继离开了舞台,"世、盛、秀"三辈担当起重任。本文介绍的沈世华就是当年浙昆"世"字辈演员、如今是在京授业传艺的昆曲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6.
7.
2011年11月28日。山城遂昌。初冬的暖阳可人,街旁的迟桂花依然散发着淡雅的馨香。著名作家、青春版《牡丹亭》总制作人白先勇先生迈着轻盈的步履,走在明代伟大戏剧家汤显祖不朽名著《牡丹亭》原创地的街上,这一切恍如梦中……  相似文献   

8.
沙舟  王艺 《文化交流》2012,(10):39-42
舞台上,随着乐曲响起,一个光头大汉健步上台,但见他一边左手拿着话筒、右手执笔在脸上描画着白色的油彩,一边演唱着以昆曲曲牌谱曲的高亢浑厚的"昆歌"苏轼词《赤壁怀古》.转眼之间,一张"包公脸谱"画就.整个过程他既没对照镜子,也没旁人指点,完全凭着记忆和经验.一曲终了,喝彩声鼓掌声响成一片. 这自唱自画的绝活叫"三笔画青天",而这位表演者就是浙江昆剧团副团长、著名昆剧老生程伟兵.  相似文献   

9.
历史寻踪 "金华昆曲在武义,武义昆曲在陶村." 武义昆曲是昆腔流传在金华一带、并辐射浙中其他地区的支派,因常年演出于农村草台、庙会、祠堂,以农民为主要观众,语言较为通俗,故又称之为"草昆"(这只是与魏良辅、梁辰鱼改良后的昆腔水磨调、即"正昆"相区别而言).武义昆曲能够传唱百余年,离不开世代陶村人对它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10年前,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0.
淳安是山区,山路高耸,崎岖,难走,淳安睦剧团要把戏送到山区父老乡亲的中间,确是又苦又累。《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曾以"一根扁担两条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5月18日,中国第一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过16年——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隆重宣布第一批19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并颁发了证书。在这19项当中,只有4个项目获得评委们全票通过,我国的昆曲即名列其中并在名单之首。这是中国第一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昆曲博物馆感受昆曲艺术的振兴昆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