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从“宽松教育”到“去宽松教育”的逆转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宽松教育”的失败。我国中小学学生“减负”强调减少学生的学业负担,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与日本的“宽松教育”大有类似之处。日本“宽松教育”失败,主要原因是“宽松教育”导致学生学力下降,强化了日本社会阶层的固化,与社会需求相矛盾。以此为鉴,我国的“减负教育”应采取与目标相适应的手段,注重“减负”与“提质”相结合,同时做好教育扶贫工作,谨防社会阶层固化。  相似文献   

2.
3.
日本教育界对中小学如何实施“宽松教育”产生争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教育信息》2001,(8):34-35
自1996年7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在中小学实施“宽松教育”的教育改革建议后,日本文部省即开始根据该报告的建议,着手对规范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国家教育课程标准——《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修订,并于1998年12月完成了战后第六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新《学习指导要领》经过3年的过渡期后,将于2002年开始在日本的小学、初中全面实施;高  相似文献   

4.
《教育科学论坛》2005,(6):80-80
日本部科学省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出现下降趋势的一项国际调查结果,讨论有关增加中小学的授课时间,提高中小学生学习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宽松教育”是一种通过给学生提供宽松氛围以培养其生存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理论扣实践。“宽松教育”的演进可以划分为“局部实施”、“全面实施”及“调整”三个阶段。为确保“宽松教育”目标的达成,日本政府围绕教育内容、教育时间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总体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7.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日本积极地进行教育改革。这些教育改革背后体现了日本对现有学力观和学力结构的检视。日本教育界对于“学力观”的研究由来已久,只有仔细推敲日本的“学力观”,才能真正洞察日本的基础教育。基于对日本“学力观”的分析,探究日本从实施“宽松教育”到“去宽松教育”这一政策演变过程所取得的效果。日本从“宽松教育”到“去宽松教育”的政策演变及相关经验总结,对我国现阶段实施的“双减”政策的启示包括:引导课后服务、减“量”不减“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及制定执行标准。  相似文献   

8.
"宽松教育"是一种通过给学生提供宽松氛围以培养其生存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宽松教育"的演进可以区分为"局部实施"、"全面实施"及"调整"三个阶段;为确保"宽松教育"目标的达成,日本政府围绕教育内容、教育时间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总体来看,"宽松教育"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宽松教育"是疗治现代教育痼疾的一次探索。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宽松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宽松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某些失误。  相似文献   

9.
李玲 《教育评论》2022,(11):156-162
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实施“宽松教育”政策,但“宽松一代”学力低下,难以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因此2016年正式终结“宽松教育”。探究日本从“宽松教育”到“去宽松化”的发展历程,发现日本“宽松教育”存在学生学力低下、评价标准主观化、保障体系不完善以及阶层差距扩大化等问题。因此,优化评价标准、提高教学质量、强调扎实学力、合理配置资源以及完善保障机制对我国实现“双减”政策的价值最大化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2002年4月起,日本实施新教学大纲,在中小学导入完全的周休两日制,大幅度减少课时,并在将教学内容精简三分之一的前提下,创设综合性学习时间,这是日本以“宽松教育”为口号的教育改革的延伸,是新学习指导要领中最令人瞩目,也是争议最多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日本文部科学省于今年3月底公布了最新的教科书审定结果,小学教材的内容将从明年4月份开始有所增加,这部分超出现行学习指导要领(即教学大纲)之要求的内容,将被作为“发展性的学习内容”收入小学教材之中,而这些内容正是在前两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刚刚从原有教材里被删除掉的一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2.
日本近代化后,就效仿欧美国家,开始强调"宽裕教育"。日本政府从1977年开始不断地进行宽裕教育改革,但是改革最终在2008年宣告失败,最终形成"脱宽松教育"的局面。本文通过分析围绕《学习指导要领》进行的改革,尝试给日本宽裕教育提出建议,意图在教育本质和宽裕两者中获得平衡,寻求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学社会融合”是日本“推进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涉及到日本学校教育的改革,也与充实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相关。本文从日本“学社融合”论的提出及概念的界定,当前日本“学社融合”的模式及成功范例、“学社融合”今后的发展方向等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通过对日本中小学在“减负”过程中出现的“学力低下”、教育质量下降等现象的剖析,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并提出对我国中小学生“减负”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填鸭式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校园问题和教育危机.80年代初,日本进行了"宽松教育"改革,倡导创造轻松宽裕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的"生存力".但PISA2003、PISA2006两次测试中日本学生成绩的下降使"宽松教育"成为众矢之的,对于学生学力下降的批判层出不穷.2008年,文部科学省的政策由"宽松教育"转向"去宽松教育"."宽松教育"确实有其问题所在,但学生学力下降不应完全归咎于"宽松教育".对"宽松教育"和学生学力下降的考量,要站在客观的角度,考虑不同群体的阶级立场与教育的系统性;也要考虑整个社会的时代背景与民族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个性化是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最重要的指导原则,体现了追求个性、重视创造性的导向。本文分析了日本教育个性化改革的背景、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90年代,华夏大地曾经掀起一股呼拉圈热。一时间,你也“呼拉”,他也“呼拉”。其功能,据说可以减肥健身,善莫大焉。然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半年,便烟消云散,街头巷尾、校园广场,再也见不着一个转呼拉圈的男女老少了。联想到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入,各种教育思潮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一些教育工作者缺少独立思考、分析和选择,常常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颇有几分类似当年的呼拉圈热,既影响了正常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又给改革发展带来了某些负面效应。概言之,教育的“呼拉圈效应”大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曰从众跟风,好…  相似文献   

18.
日本公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学习指导要领>的最新修正案,恢复了曾被削减的内容,增加了课时,减少了"综合理解教育"时间,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重视扎实的学习能力培养.本次修订被看做是对日本十多年来倡导"宽松教育"的逆转,这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多方面的借鉴意义:要正视并有力回应公众尤其是家长对于教育的关注和期望;要尽早确立我国中小学生通用(稳定)且合理的评价体系;秉承和谐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批评观.  相似文献   

19.
叶莎莎 《山东教育》2005,(29):63-64
学生减负在怪圈中寻求突围,在今年的两会上,一个由“数学教育”引出的减负话题,将代表和委员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教育所延伸出的系列问题上。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日本提出教育兴国的方针,大学教育为日本战后的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及国际化的推进,日本政府对大学教育体制进行了多次的调整和改革。本文对调整和改革的主要内容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