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以宁 《教书育人》2007,(11):70-71
在现代管理中一定要有"制衡"机制.坚持分工的原则,各司其职的原则.西汉宣帝时有一个丞相,叫丙吉.丙吉当丞相以后,有一天去长安城外视察.出城不久,路上有打架斗殴的.一个人把一个人打死了.人们看见丞相路过此地,赶紧跪在地下拦轿喊冤.丙吉坐在轿里问怎么回事?别人说打架斗殴把人打死了.你猜丙吉说什么话?他说,不要管他,绕道而行.绕过去了,走了不远,看见一头牛蹲在地上直喘气.丙吉就喊停停停.他下了轿,围着这个牛左看右看,转了好几圈.牛怎么喘气呀?回来后别人就说,这个丞相看见打死人他不管,看见一头牛却这么关心,难道牛比人还重要吗?你猜丙吉怎么说?他说,因为我是丞相呀,路上打架斗殴,把人打死,这是地方官管的事.丞相关心的是天下大事.现在天气还不够热,这头牛就喘气,我怀疑今年有大瘟疫流行,如果有瘟疫流行,这就是丞相分内的事情,必须问清楚这个牛是怎么回事,好做预防呀.这件事在历史上成了美谈.所以一定懂得,在现代管理中,不但要有制衡,而且要有分工,要各司其责.  相似文献   

2.
“万年教子”的故事出自班固的《汉书》。陈万年是西汉时相县人。他官运亨通,最后升任太仆,位居九卿,炙手可热。他“成功”的秘诀是谄媚。有一次,当朝丞相、皇帝的外戚宠臣丙吉有病,高级官员们都去慰问,当然陈万年必不可少,客人们陆续离去,惟独陈万年在丙吉的病榻前甜言蜜语,极尽奴颜卑膝之能事,以博丙吉之欢心。后来丙吉病重,汉宣帝亲驾问候。当问到谁能担当大臣之职时,丙吉毫不犹豫地保荐陈万年。结果陈万年飞黄腾达,升为御史大夫。几年后,陈万年病笃,他把当时任“左曹”  相似文献   

3.
汉宣帝时,有一位丞相叫丙吉,他的口碑极好,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说他很有能耐。丙吉在听到对他的评价后微笑道:“什么叫能耐?我以为,能是有本事,有能力,耐是既要忍,还要有耐性,忍得了,耐得住,两样加起来才叫有能耐。”  相似文献   

4.
《汉书·丙吉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代一位名叫丙吉的宰相,有一次外出巡视,遇到路人打架伤亡,有人拦轿喊冤.丙吉问明缘由后却绕道而行.后看见一头牛在路边不断地喘气,他却立即停下米,刨根究底,仔细询问.随从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人命关天的事情不理会,却对喘气的耕牛如此关心.丙吉说:"打架斗殴,由地方官吏负责,我不能越权处理.天尚未热,而牛喘气异常,就有可能发生了牛瘟或是其他有关民生疾苦的问题,这些事情地方官吏一般又往往不太注意,因此我要查问清楚."  相似文献   

5.
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的丙吉堪称古时贤臣的典范,他身上的"四宝"尤其值得我们践习。本文将丙吉的德操与今天的廉政文化、优良家风相结合,希望我们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能更好的传承先贤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6.
"管"与"不管"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汉代一位名叫丙吉的宰相。有次他外出巡视,路人打架发生伤亡,有人拦轿喊冤。丙吉问明缘由后却绕道而行。后来看见一头牛在路边不断地喘气,他却立即停下来,刨根究底,仔细询问。随从觉得很奇怪,问为什么人命关天的事情他不理会,却如此关心牛的喘气。丙吉说,打架斗殴,由地方官吏负责,我不能越权处理。天尚未热,而牛喘气异常,就可能发生了牛瘟或是其他的有关民生疾苦的问题,这些事情地方官吏一般又往往  相似文献   

7.
公孙弘是西汉建立以来第一位以丞相封侯的人,开创了"以丞相褒侯"的先例。他在《史记》和《汉书》的传记中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官高戒奢、躬行节俭;揣摩帝心,己无定见;忌贤妒能,伺机除掉。不同之处即司马迁和班固对公孙弘的态度不同,司马迁笔下是一个唯君是命的犬儒,在班固笔下,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个身不由己奋力挣扎的可怜虫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以往研究魏晋南北朝宰辅制度时,多只强调八公,而忽略了丞相。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丞相,可分为三类:独相;与"二大"共存;与三公共存。总的来说,丞相制度从第一类,到第二类,再到第三类发展变化,丞相权力逐渐缩小。丞相与司徒有明显的不同。丞相具有如下三个特点:地位显赫,为上公之首;丞相多为常设官职;从丞相、大丞相到相国的升迁顺序。大丞相、相国不是寻常人臣的职位,而多是篡国弑君者的过渡。  相似文献   

9.
包春华 《江苏教育》2005,(2A):26-26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汉代一位名叫丙吉的宰相。有次他外出巡视,路人打架发生伤亡,有人拦轿喊冤。丙吉问明缘由后却绕道而行。后来看见一头牛在路边不断地喘气,他却立即停下来,刨根究底,仔细询问。随从觉得很奇怪,问为什么人命关天的事情他不理会,却如此关心牛的喘气。丙吉说,打架斗殴,由地方官吏负责,我不能越权处理。天尚未热,而牛喘气异常,就可能发生了牛瘟或是其他的有关民生疾苦的问题,这些事情地方官吏一般又往往不太注意,  相似文献   

10.
说谎的乌鸦     
猫头鹰博士不仅是森林王国的丞相,而且还是著名的数学家,多年来他一直刻苦地进行着数学研究。一天晚宴过后,国王狮子和丞相猫头鹰商议,要在王国里组建一个慈善机构,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就在国王和  相似文献   

11.
张星 《考试周刊》2014,(7):30-31
<正>1.丞相。秦、汉定制,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与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太尉掌军,御史大夫掌监察,又兼为丞相之副,起互相制约的作用。汉代初期,有时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但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魏、晋以后,真正担任宰相的多用其他名义,而丞相只用位置权臣如曹操、王导等,往往进一步即登皇位。一直到南宋孝宗以后,才又采用左右丞相名称。辽、金、元亦同,但是此时的丞相已无汉代丞相的实际权力。明初亦设左右丞相,不久即废,只以内阁诸臣参与机务,自此以后不再有丞相之名。但习惯上唐、宋之同平章事亦以丞相  相似文献   

12.
从前,印度有一个很会治理国家的国王,他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丞相,每当国家有什么重要大事的时候,他都会谦虚地向丞相请教,但无论国王问什么事情,这个丞相总爱说“好”,这令国王非常生气,他要找个理由治治丞相的这个毛病。有一次,国王在打猎的时候,不小心猎器斩断了一截拇指,他连忙问丞相:“我的拇指被斩断了一截,好不好?”丞相不假思索地回答;“好!国王陛下。”这个回答使国王满腔怒火,他以落井下石为罪名将丞相关了起来,并问丞相:“现在你被关在牢房里了,好不好?”丞相毫不犹豫地回答:“好!”国王说:“既然你觉得好,便在牢房里多住几天吧!”过…  相似文献   

13.
唐金龙 《师道》2009,(12):38-38
西汉宣帝时有个十分有名的宰相,名叫丙吉。他有一句名言:“宰相不亲小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有一次丙吉外出,碰上清理道路引起群殴,“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但是,  相似文献   

14.
从前,印度有一个很会治理国家的国王,他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丞相。每当国家有什么重要事情的时候,他都会谦虚地向丞相请教,但无论国王问什么事情,这位丞相总爱说“好”,这令国王非常生气,他要找个理由治治丞相的这个毛病。一次,国王在打猎的时候,不小心被猎器斩断了一截拇指,他连忙问丞相:“我的拇指被斩断了一截,好不好?”丞相不假思索地回答:“好!国王陛下。”国王听后满腔怒火,他以落井下石为罪名将丞相“关了起来。过了两天,国王又想外出打猎了,他不想释放这个倔强的丞相,只好单独出发。没有熟悉地形的丞相做伴,国王很快迷了路,并且掉进了…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第十二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团体决赛试题必答题:"上蔡东门狡兔肥,________何事忘南归。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这是唐人胡曾的咏史诗,其中所缺的人名应该是()。A.张良B.范蠡C.李斯D.李陵【参考答案:C】精解丞相,是指古代政权中,辅佐最高统治者处理政务的那个最高级人物,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丞相这个官名,是从战国末期的秦国开始的,但最早的丞相并不是李斯,之前还有樗里疾、甘茂等人都做过。而李斯,也未必就是历史上最好的丞相,"第一丞相"只是本文的临时封号,因为至少可以  相似文献   

16.
"到明初,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新的高度"是什么意思?能否说与皇权相对立的相权从此消失?答案是:否!理由是:相权不只是政府主官——丞相的权,而是泛指辅助皇帝治理国家的权力。相权与皇权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共同体。只要皇权存在一天,相权也就必然存在一天。两者不仅相伴而生也相伴而亡。根本的缘由是皇帝以一人之力管理不了整个国家。客观的事实也是皇帝身边始终活跃着一大批没有丞相之名,却有分"劳"解"忧"之实的人。分"劳"解"忧",说到底,就是分权,虽然不一定很大。  相似文献   

17.
苏重爱 《小学生》2006,(12):42-43
朝鲜世宗时期的黄喜是—位很受人尊敬的著名丞相。 有一则人人皆知的关于黄喜丞相的故事。 有一天,黄喜丞相看到两个婢女吵得不可开交。 “为什么吵架?”  相似文献   

18.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相似文献   

19.
关键是勇气     
闻娟 《小火炬》2008,(5):2-2
作为森林王国的统治者,老虎要选出一名动物担任丞相。于是老虎就召集了所有动物。老虎说:"有一个问题,我想看看你们谁能解决它。"老虎领着动物们来到一个山洞面前,山洞有一扇大门——谁也没有见过的巨大的门。  相似文献   

20.
退让的智慧     
孟祥海 《初中生》2010,(12):29-29
汉代一个叫公孙弘的人,年轻时家里十分贫穷。后来他当了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