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长金 《文教资料》2011,(12):83-85
写作是极富人文性的精神活动,它离不开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的一种品质和精神。写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不仅是教授写作技巧的过程,而且负载着人文教育的塑造人的使命。写作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在于教会人求真求善求美。写作课程培养人文素养必须从思想素养、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三个方面着手,以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根据国家改革的要求,从初中开始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育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之一。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核心学科。所谓人文素养,就是人在进行交流互动中产生的自我关怀,它具体体现在对人的价值、尊严、追求与关切等方面。人文素养的实质又存在于人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之中,而思想品德教学就是具有人文素养的一门人文学科。在初中思  相似文献   

3.
张学英 《成才之路》2009,(15):59-59
人文教育一直是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发展到科学信息时代、和谐社会的今天,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广泛地促进社会全民提高人文素养,营造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当前,一些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严重缺失,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从中华民族的价值本源——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民族精神中寻找答案。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论语》和《孟子》,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它们从修性、立身、处世三个方面对人文素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学习《〈论语〉〈孟子〉选读〉》,旨在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人文化,这样才能落实培养和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实施,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其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是继承优秀文化传统、获取知识信息的基本途径。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品质、文化精神都与阅读者人文素养的形成有直接联系。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开展阅读教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养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最重要的标尺之一,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国家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缺失人文素养成为教育领域内的一个普遍现象,可能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本文从人文素养知识、人文素养精神、人文素养行为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人文素养的重要价值以及加强我国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提高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陈静 《考试周刊》2007,(8):67-68
学科知识不仅具有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还具有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新课程提出我们在提高中学化学课程的科学教育价值的同时,还应注重科学价值与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机整合。本文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提出教师在化学课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应具备的几点思想和理念。  相似文献   

8.
音乐的人文价值关系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培养学生文化修养、思想品质、人格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从教材钻研,深入挖掘人文因素;目标指向,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教学过程,自然渗透人文精神;课堂管理,自觉浸润人文情怀等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塑造民族精神、振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然而在大学人文精神日趋衰微的今天,历史教育应该重新确立其价值理性或者说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目前的高等院校历史专业开设的《世界文化史》课程,为建构大学人文精神,培养强烈人文气质,提供了一条可以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学历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中学历史教育需要转变传统观念,构建以和谐为主线的历史观、社会观,培养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开放的世界意识和人文素养,体现中学历史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育作为提升人类精神空间的实践活动,理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以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推进人主体性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全体公民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和良好的个人发展离不开人文素养教育。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有其优势并起着关键作用。借助语文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关注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弘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语文教育正确的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12.
徐旭 《教学随笔》2022,(1):14-16
地方文化资源在教学上能够集中体现区域性文化特点,语文课本就是基于文化的一种延伸.本文着力于地方文化资源整合特色分析,结合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现状和要求,提出人文知识、历史、精神、素养、价值五个层面上的人文培养实践,借助于语文课本单元主题学习,论述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人文素养培养.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定意识形态下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主要培养方式,其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关于"人"的教育性实践活动,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其人文关怀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要深刻理解在社会性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逻辑起点,同时又是其所要达到的最高人文素养。其次,正确认识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与否对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和全面小康的最终实现的重要性。基于此,期望能在民众和教育者的观念中逐渐形成一种具有人文关怀性的系统、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正确指导其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4.
人文素养,人言人殊。有人认为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他的内在品质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主要包括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人际交往、情感、人生价值观等个性品格;有人认为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即包容于人文知识中的人生哲理,人生感受和体验,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对世界、对人类社会命运,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识、关注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激发兴趣应放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首位。一、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一)在备课中挖掘文化元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习惯于在备课中深度挖掘人文元素,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深入发展。比如教《端午的鸭蛋》一  相似文献   

16.
本篇文章针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其中包括提升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发挥榜样作用、打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以及挖掘教材内容,凸显人文教育价值等等,以期能够带来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思想情操、人文素养、价值评判、道德标准等综合素质的提高给予了空前的重视与关注。因此,加强学生国学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国学教育的氛围里耳濡目染,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培养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以人为本,以人的心灵的纯洁与美好、人格的健全与高尚为中心,以人的个性的完整与张扬为根基,以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与统一为目标的文化精神的修炼和涵养。因此我们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掘人文因素,渗透人文思想,倡导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情操,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从而提高聋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受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逐渐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加强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视,通过挖掘教学内容、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等逐步向学生渗透人文素养思想,进而促使历史学科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最高追求。现代大工业生产需要全面发展具有现代职业素养的劳动者。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的提出、倡导和发展是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以人文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需求,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完善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文章提出完善大学生现代职业培养模式,以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科学文化素质是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的基础,思想道德素质是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的理论武器,身心健康是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的关键条件,专业创新素质是现代职业素养培养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