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交退缩是指在交往场合中,独自一人,不与他人交往的行为表现,社交退缩现象在社会中已普遍存在。本文从社交退缩的含义、分型、影响因素、国内已有研究等角度出发,总结国内社交退缩实证研究现状,并提出以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
社交退缩已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行为问题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文章首先阐述了社交退缩的界定、亚类型,并从社交地位、友谊和社会信息加工几个方面对退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征进行了述评,最后,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社交退缩行为影响儿童中后期的心理适应。社交退缩一般分为安静退缩、活跃退缩和焦虑退缩三类。社交退缩的干预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儿童的社会技能训练、儿童的社会认知干预和改善儿童的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4.
社交退缩行为影响儿童中后期的心理适应。社交退缩一般分为安静退缩、活跃退缩和焦虑退缩三类。社交退缩的干预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儿童的社会技能训练、儿童的社会认知干预和改善儿童的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者采用两种方法研究社交退缩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交退缩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有不同,和正常儿童有区别,且受到性别、同伴关系、情绪的影响。根据已有的研究提出了方法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孙铃 《教育导刊》2006,(11):63-63
同伴交往是儿童学习社会技能的重要背景。发展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儿童期缺乏社会交往是成长中的危险因素,社交退缩被看作儿童的消极行为表现。然而,很多临床研究者认为社交退缩只是儿童暂时的行为表现,能够自行调节,不需要特殊干预。社交退缩指交往场合中,儿童不跟其他人交往,独自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交退缩行为逐渐被看作复杂多维的现象,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退缩行为表现:抑制行为,指儿童的无所事事和观望行为,反映了儿童气质上的羞怯、抑制,既希望又害怕接近同伴的动机冲突;安静退缩,指儿童单独进行安静地探索或建构性游戏,…  相似文献   

7.
学界以往关于社交退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群体,而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因此,部分学者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大学生群体。文章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个体—情境交互理论为基础构建多维度研究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能力社会比较与社交回避的回归系数为-0.10,且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观点社会比较与社交回避的回归系数为-0.21,且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研究结论:社会比较对社交退缩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比较对自我概念清晰性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自我概念清晰性可能在社会比较和社交退缩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关系型自我构念在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作用路径中发挥着调节作用。由此可见,学生阶段为产生社交退缩行为的高发期,重视并关注大学生产生退缩行为的作用机制,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儿童的行为问题在近几年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社交的退缩行为属于较为严重的儿童行为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矫正和预防学龄前儿童社交退缩行为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那么采取何种方法可以让学龄前儿童在娱乐、自然、不受束缚的状态下使儿童社交问题消失、退化成为学龄前儿童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人们发现体育游戏对于矫正学龄前儿童社交退缩行为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从影响社交退缩的人际信任、自我接纳、善待他人、沟通无限、关系维系五个维度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训练,探讨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社交退缩倾向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社交退缩倾向一定程度上有效,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儿童社交退缩性行为对儿童人格发展危害甚大。针对其特征采用优化交往空间、情感情绪诊疗、行为模式专训、人际关系认知等方法,可以有效矫正儿童社交退缩性行为。  相似文献   

11.
社交退缩是脑瘫儿童常见心理与行为障碍,为改善脑瘫儿童的社交退缩心理及行为,可从全面调查、掌握儿童基本情况入手,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与行为机制,采取自然情境教学法和同伴介入法等策略,培养其独立性与自信心,并适时鼓励、及时强化、逐步提升其参与社交的兴趣与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交往。如交往能力较差,将严重影响个性的发展和生活。教师要对部分幼儿的社交退缩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导致社交退缩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929名3-5年级的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小学中高年级社交退缩亚类型儿童的同伴关系特征.结果表明:(1)退缩儿童的同伴关系存在性别差异,退缩女孩的同伴关系发展状况优于退缩男孩;(2)安静退缩儿童的同伴关系发展状况在各种退缩类型儿童中发展最好,而活跃退缩儿童和混合退缩儿童同伴关系较差;(3)退缩儿童的友伴存在更多的退缩行为,更容易遭到同伴拒绝,但退缩儿童的友伴比退缩儿童受到同伴更多欢迎.  相似文献   

14.
社会退缩儿童不能或不愿与同伴发起和进行有效的互动,缺少社交行为。表现为自我行动能力差、对物的兴趣大于对人的兴趣、交往策略欠缺、容易被拒绝等。这种独自状态给社会退缩儿童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须要采取完善自我能力结构、进行积极的行为矫正、加强社交策略培养、引导儿童融入交往环境、改善各种人际关系等应对策略,帮助退缩儿童积极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以期促进社交退缩儿童青少年的同伴交往。结合相关实证研究,本文对4种主要的干预方法,即社会技能训练、同伴介入法、自我管理策略和认知行为疗法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基于对已有研究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4点展望:(1)干预方法应结合对社交退缩类型的分析;(2)注重对干预效果社会意义的评估;(3)注重对认知因素的调节;(4)强调同伴、教师和父母的介入。  相似文献   

16.
社会退缩是在社会情境下儿童独自游戏或独处的行为。国外有关研究表明社会退缩至少有三种亚型.其文化差异和性别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社会退缩的干预需要实现预防和干预的统一,在培养儿童社交技能的基础上.重视相应生态社会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为了矫正学龄前儿童的社交退缩行为,我国幼儿教育领域需要一套符合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应对方案,并且应使学龄前儿童适应该种教学方案,使学龄前儿童在潜移默化中矫正社交退缩行为,消除与社会接触的紧张感。经过调查,体育游戏是一类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的研究,是在基于学龄前儿童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并能帮助教育工作者理清教学脉络。  相似文献   

18.
学前儿童游戏行为与其认知、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以990名3~6岁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社会偏好量表和学前游戏行为量表,考察学前儿童社会偏好对游戏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害羞和社交淡漠的学前儿童与他们的各游戏行为呈显著相关。害羞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缄默行为、安静退缩行为、活跃退缩行为,显著负向预测社会游戏行为;社交淡漠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缄默行为,显著负向预测安静退缩行为、社会游戏行为和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为促进社会偏好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应该科学认识和干预害羞与社交淡漠的学前儿童,增加学前儿童的积极游戏行为、减少消极游戏行为,让儿童在自由、对话、创生、体验等具有游戏精神的活动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心理分析的视角理解儿童的社交退缩行为,提出社交退缩行为源于儿童内在的安全感、信任感、爱和归属感、自主感和自尊等心理需求的缺失.只有当儿童内在的心灵获得了滋养、修复和疗愈,才能主动向外和他人发展人际关系.适宜、有效的干预方法主要包括:一是创设安全、自由、受保护的空间,二是创造儿童独自玩的条件和机会,三是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教育者持有包容和接纳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社会心理因素是社交恐惧症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社会心理角度看,社交恐惧症从个体挫折开始,经退缩、压抑等消极的心理防卫,再通过条件反射的泛化而最后形成。在此形成环节中,任何一方面若得到正确处理,均可避免社交恐惧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