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所谓文艺的社会效果,是指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动机和愿望的文艺作品在客观的社会现实中(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审美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作用和后果等社会现象。任何一部作品,只要走向社会,被人们阅读,就不同程度地给读者以影响,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在阶级社会里,文艺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的阶级性就决定了文艺要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因此从来的统治者都是十分重视文艺的社会效果的。取消了对文艺社会效果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取消了文艺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为正确把握文艺的人性与阶级性,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性即指人的社会属性,阶级性是阶级社会中人的主要社会属性,不同阶级的人亦有着共同人性。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文艺不能孤立地表现人的自然属性,不能表现抽象的人性,但不能不表现共同人性。近年来,无论是在对文艺的人性与阶级性的探讨中,还是在文艺作品对人性的表现中,都存在着明显的失误。  相似文献   

3.
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在于有其人的本质,即人性。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还指出: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由此观之,人性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并且在一定社会历史情况下变化和发展,同时也制约着历史的前进与发展。所谓人情,我认为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它通过言语、表情和行为来表现人性,所以它也和人性一样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并在一定社会历史情况下变化和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前进和发展。文学应该描写人性和人情,通过人性与人情的演变揭示时代本质和社会面貌,就是十分必要的了。长篇小说《芙蓉镇》,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这种人性与人情,即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被扭曲、被暗化的人性与人情,表现特定历史时期政治风云的无常变幻,从而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与追求。 关于人性的表现。马克思主义人性观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阶级社会前,它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实践性;在阶级社会中,它主要表现为人的阶级性。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观点,也需要加以发展和补充,这就是:当阶级社会发展到阶级矛盾在社会生活中不是主要矛盾的时候,人性的本质特征也应该  相似文献   

4.
<正> 如果说,粉碎“四人帮”之前存在着一种只承认阶级性,以抽象的阶级性定义来排斥、代替具体的人性的倾向的话,那末,近几年,随着人性问题的深入讨论,又出现了另一种把人性看成是一种超阶级、超时代的抽象之物,认为人性在阶级社会中可以不受任何客观生活的影响和制约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人们艺术地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手段。作为社会现象,文艺在阶级社会里有阶级性,主要表现为文艺作品的倾向性;作为一种认识手段,它又有科学性,主要表现为作品的真实性。这两重属性,有机地统一于文艺作品的艺术形象之中,因而文艺又有其另一特性——艺术性。本文拟就文艺的倾向性和真实性以及两者的关系,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当前学术界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有一种意见认为在阶级社会里,共同人性寓于阶级性之中,只能通过阶级性表现出来.我认为这种看法似是而非.尽管它也承认阶级性之外还存在共同人性,但绕了一个圈子,实际上还是没有跳出“人性=阶级性”的公式.本文想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见解,以就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7.
怎样看待我国法律与人性的关系,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从我国法律的本质、内容以及制定和实施等方面看,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与人性是一致的.首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本质上同现实人性是共源的.对于法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有这样的观点,即法的阶级性是法固有的本质的属性.所谓法的阶级性,就是指法在整体上同统治阶级相联系所具有的阶级倾向性.这种倾向性,集中体现在统治阶级的意志中,又决定于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在我国现阶段,虽然存在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但是统治阶级的范围比任何时候都扩大,知识分子也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包括在其中.并且,我国工人阶级和在它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是作为统一的统治阶级.统治阶  相似文献   

8.
《三字经》中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就是说,人一生下来本性就是善的。这纯粹是胡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爱和恨、善和恶都具有强烈的阶级性,那种超阶级的“性善”是根本没有的。在万恶的旧社会,地主、资本家哪有一个不欺压劳动人民的?我爸  相似文献   

9.
人性、人情的"合情性"存在是文学的一种内部规律,但在"十七年文学批评"中,人性、人情被抽象为社会性而贴上阶级性标签,人性、人情的"合情"性遭遇来自阶级性这一"合法"性的挤压,而只能在文学自身审美特征的"自律"性、"合情"性与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的"他律"性、"合法"性的夹缝中求得一点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凡写作成功的现实主义文学典型人物总是具体的个性,而且总是属于一定时代,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属于一定阶级的活生生的人。虽有作家(如古典名家)创作时,并不一定意识到阶级性这一问题;但如果他世界观是进步的(符合人民愿望或历史前进的),其作品反映的生活真实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那么其笔下的人物也会这样或那样地显  相似文献   

11.
《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在第十课中谈到,真理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于任何个人、任何阶级的主观意志的,真理只有一个,它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作为“常识”,课文对这个观点没有展开,没有进行具体的论证。有些同志,对于这个“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至今仍抱着怀疑的态度。他们的怀疑不在于自然科学方面,而在于社会科学方面,总感到,说自然科学的真理没有阶级性是符合事实的,而说社会科学的真理也没有阶级性,则难以想通,似乎与事实不符合。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真理有没有阶级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必须回答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文化大革命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曾进行过长时期的争论,多数人认为,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从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情况有了改变。一九六六年六月四日陈伯达之流在一篇社论中说:“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只有阶级的真理,绝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真理。”“四人帮”一伙炮制的《哲学小辞典》更是公开鼓吹“在阶级社会中,真理是有阶级性的。”并且武断地说:“反映社会领域真理的阶级性是十分明显的。”“反映自然规律的自然科学,总的说来,同样也是具有阶级性的。”由于林彪、陈伯达、“四人帮”在学术上搞文化专制主义,扼杀“二百”方针,在他们控制宣传舆论阵地的一段时间内,报刊上千篇一律地肯定真理是有阶级性的。因此,真理具有阶级性的观点就占了绝对的“优势”,好象是不言而喻的事了。  相似文献   

13.
在唐宋名家词人中,布衣寒士极少,而贵族词人尤多。这些贵族词人在写词时,很难突破其阶级与时代的局限,而当他们以词体形式写出内心深处的无端哀怨时,这些词就在共同人性的大范畴中,成为表现人类千古共同悲哀的作品了,这些作品大多都是闲愁词。闲愁词以其超阶级性与永恒性引起历代读者的共鸣,也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在唐宋词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教育都与社会意识形态有着直接的关联,相关的教育工作也深刻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思想倾向。在人类阶级社会中,任何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教育在阶级性方面都体现出了同样的特点,都是以服务某一特定阶级利益为根本目的。因此,二者之间的共通之处均体现在教育功能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 一、真理的阶级性真理是否存在阶级性的问题,在我国哲学界争论了几十年,曾出现好几种观点。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存在。反映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真理也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另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真理是有阶级性的。因为在阶级社会中,人是有阶级性的,人反映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时,必然从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出发,使反映出的真理为本阶级服务,因而真理是有阶级性的。从上述两种对立观点出发,又派生出与上述两方观点有联系而又有所不同的几种观点。诸多观点各持己见,无法统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在新中国成立前提出一个关于人性的观点,认为人类的本性是自求保持并改进物质生存形态的倾向。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它与旧的抽象人性论根本区别开来。其理由是:第一、这一观点的出发点正确:人类是高于生物之上的社会物质生存形态,而不是把人类仅看作生物学上的一个类;第二、它指出人性即人的社会性,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而不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本能;第三、它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即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考察了人性的历史性、具体性和阶级性。所以,这一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17.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具有阶级性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论点。但是,不同阶级之间是否还有某些共同的道德准则?引伸一步,被剥削阶级可否继承剥削阶级的某些道德?对于这个问题,过去不少的哲学教科书或文章都作了否定的回答,断言在阶级社会里一切道德现象都只具有阶级性的一面,主要根据都是引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哲学  相似文献   

18.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它与其他上层建筑有共性,也有它的特殊性。道德与其他上层建筑同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这是共同的一面。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法律等,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随着阶级斗争的消灭而消灭;道德则不尽相同,它不随着阶级斗争的消灭而消灭,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灭了,而道德依然存在。所以道德从其发生到最后归宿将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仍具有阶级性。无产阶级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对阶级社会的道德,还有一定的继承性。本文想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道德的属性。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学概论课的教学中,“文学的阶级性和人性”是不可回避又颇为重要的章节。其中,对人性问题的探讨要比对阶级问题的探讨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近十年来,探讨人性问题的论著如雨后春笋,其新鲜的观点、见解一时间灿若群星,有些观点已见诸我们的文学概论的教材中,有些则仍持争鸣而后定。我对这些论著作了尽可能广泛的浏览之后,对其中的某些方面不能不提出些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许对关心这一问题的同行们会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表现在哪里?教育目的规定了通过教育、教学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教育目的不是哪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任何一个社会或阶级的教育目的,实际上都反映了那个社会或阶级的要求.为社会所决定。这就是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它主要表现在:1.教育目的被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决定于统治阶级的利益。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