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话可说”是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1.观察生活。教师应有意识地锻炼和引导学生在观察积累上狠下功夫,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才是解决学生写作材料缺乏的根本途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不应停留在对一般事物的即兴观察上,而要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可以随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某一事物。比如在讲授《三味书屋》时,可以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写一个熟悉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学生作文落俗套,形式单一,内容欠新是一个老问题,如何克服呢?我考虑必须从培养学生创造性作文能力的角度来解决。 一、创造性作文能力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作基础。生活积累贫乏,没有作文的素材,便谈不上创造性地作文。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入大自然,观察日月星辰、山水田川、草木虫鱼等事物的特点及变化,并随时作好观察日记。同时,要引导学生跨出校门,进入火热的现实生活,例如厂矿、个体户、公司、发家致富的农民等等,借助形式灵活的“采访”,积累生活材料。  相似文献   

3.
指导小学生作文 ,要从内容入手 ,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 ,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只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 ,作文的内容才能越充实。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就必须从丰富学生的生活 ,储备大量的写作素材入手 ,为学生的写作创造材料。指导观察 ,积累材料。 观察力是学  相似文献   

4.
学生要顺利地作,必须仔细观察、熟悉生活,积累素材。而学生对事物观察的主动程度、仔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作的难易程度。只有学生学会主动地到客观现实中吸取感性材料,自觉地参与到实践中去认识周围事物,也就是“体验生活”,才能用头脑去加工、去创造,也才能“表达”出来。因而,教师在作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张记保 《河北教育》2005,(19):39-39
作文类似居家度日,“手里无粮,心里发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和积累生活素材,一遇作文便惶惶然,茫茫然。学生作文材料主要来源于生活实践和对事物的观察。但他们活动的范围有限,经历少,见闻少,脑子里的印象多是零碎、散乱、肤浅、朦胧的。教师要“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这既是作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又是提高小学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把课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进行分类比较;指导学生摘抄和背诵某些典型句段,评析鉴赏范文;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感性材料。写作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周围事物,搜集材料。写作中,应指导学生审题、立意、选材、布  相似文献   

7.
学生要顺利地作文,必须仔细观察、熟悉生活,积累素材,才能用头脑去加工、创造,也才能表达出来。因而,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和安排一些与教学目标相关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实现作文教学的“过程取向”。  相似文献   

8.
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 ,小学生作文最苦恼的是“没有什么可写”。其实并非真的没什么可写 ,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 ,不善于获取和积累作文素材。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作文 ,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什么文字”。仔细体会 ,我悟出一些指导学生作文的方法。一、教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人的生活。解决“没有什么可写”的最好方法是教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 ,同时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和方法 ,告诉学生在观察时多想想“为什么?”。这样观察仔细了 ,脑子里留下的东西就多了 ,这就是作文素材。比如 :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要引导…  相似文献   

9.
提起作文,教师“头疼”,学生畏惧,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写作材料,学生“无米下锅”。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生更是如此,如果不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就写不出生动、具体的好作文。所以必须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积累材料,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一、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因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才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渴望,而不是看作负担。为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  相似文献   

10.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这是新课标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引导学生勤做观察笔记,这对促进学生观察力的培养、积累材料、夯实作文根基大有裨益。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才会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一手的写作素材,使得习作言之有物。  相似文献   

11.
学生升入三年级后 ,就开始进行写作训练。学生每次写作文都感到为难 ,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 ,写作文时总是咬着笔杆无从下笔。即使绞尽脑汁写出了作文 ,老师的批语也是内容不具体 ,言之无物。究其原因 ,是学生的脑海中缺乏可供写作的素材 ,平时没有养成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要想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苦 ,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一、观察事物 ,认识生活 ,积累素材首先要让学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之前 ,要交待清楚观察的对象、范围和目的 ,使学生观察事物时注意力集中 ,观察仔细、全面、深入地了解被观察…  相似文献   

12.
中学作文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但写什么,怎样写,是许多中学生深感头痛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当今中学生生活单调,缺乏体验,所以作文时才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这种看法有失偏颇。笔者认为,学生并不缺少生活,也不缺少材料,而是缺少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索。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和认识事物呢?一、要勤于观察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观察生活时…  相似文献   

1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多样、灵活、富有趣味的指导手段,从激发学生热爱作文的欲望着手,树立他们写好作文的信心,增强他们作文的情趣。 一、引导观察,注重积累,让学生作文成为“有米之炊” 学生最苦恼的常常是没有材料可写。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写作找不到作文素材主要是他们不会观察、不善于积累,因此我们首先引导学生“找米下锅”,让他们观察周围的事物、耐心指导让他们学会观察方法,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反映事物三者的统一,即生活、思维、表达三者的统一。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纲要求:“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作文时,要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就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认真分析周围的事物。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是他们害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这里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观察生活,捕捉素材。 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这些都是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引入作文,使作文的内容更充实,帮助学生积累作文材料。一、以作文来写课堂写作应当着眼于现实生活,从最熟悉的生活写起,从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写起,从写“小内容”、“小意蕴”到写人生与社会等大题材、大意蕴。教师要把课堂当成作文的训练基地,以课堂提供的素材为核心,引导学生适时适当地写课堂,把课堂当成作文训练的起点。1.课堂成为作文的起点。多半学生的作文是从  相似文献   

17.
一、观察时点拨——帮助学生丰富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观察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时,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到了中年级,学生开始写观察作文,教师更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丰富习作的事件积累和情感积累。教师这时的点拨,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明白观察的重点,积累观察的体会,并让他们交流各自的观察所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失真,甚至“无话可说”的现状,从如何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和生活实践;引导学生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以及扩大阅读面,重视间接积累等方面阐述了几条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老舍说:“要学习作文必须观察生活。”九义小语《大纲》也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生只有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养成时时处处细致用心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效率,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素材,才能写出好文章。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呢?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下列四种方法进行训练。一、四季导游法。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四季导游系列表对一年四季中景物特征及变化进行观察,以培养学生时时观察的习惯。由于儿童对周围事物缺少有意识的反复观察,“视而不…  相似文献   

20.
一、指导观察、积累,丰富习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长在农村的儿童有机会更广泛地接触自然,他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而有些孩子不会观察生活,不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要想让孩子们的作文能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必须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培养作文兴趣,帮助其“找米下锅”,提高他们的选材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写作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意识地体验生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发现事物的真谛。培养学生兴趣最有效的办法是广辟园地,丰富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