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籍"神户号"神秘失踪 1945年,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日本侵略者江河日下,全线败退的局面不可逆转,侵华日军拼命掠夺中国的财富.4月16日在武汉,侵华日军的一艘运输船--"神户号"装满了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各地掠夺来的金银珠宝和价值连城的字画古玩、文物古董等顺流而下,准备开出长江口,把货物运回日本本土.那天,风和日丽,浪花飞涌,正是一个适宜航行的好天气.轮船行驶到江西省都昌县落星山东南五公里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两公里处时,湖心突然"咚"的一声,涌起一股巨浪,天空霎时大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大雨倾盆而下.狂风来时,怪啸声和船体断裂声持续着,"神户号"莫名其妙地断裂下沉.  相似文献   

2.
徐祝申 《兰台世界》2023,(3):123-127
“中日合办事业”是近代日本帝国主义对旧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方式。1895年至1914年是“中日合办事业”的高速发展时期,中国东北地区是“中日合办事业”的重要区域。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所谓的“中日合办事业”,通过资本输出、政治渗透、军事威胁、资源掠夺等手段攫取侵略利益。剖析这一典型,有助于揭示近代日本对华侵略的手段,深刻认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实质危害。  相似文献   

3.
为掠夺南京地区的文献资源,日本军国主义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中支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在攻陷南京后,对南京地区的图书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战争期间掠夺被占领国文化遗产严重违反国际法。对文献资源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进一步侵略和掠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鹿璐 《中国档案》2015,(9):78-7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极度膨胀,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亚洲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战争后期,由于战事旷日持久,战线过长等原因,导致日本国内军用物资日益匮乏。为了达到其继续侵略的目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占领区实行“以战养战”政策,大肆掠夺中国矿产、林木等资源,并假借开展“献纳”运动,通过“献铜”“献木”等方式掩盖其强盗侵略本质,掠夺军用物资、古代文物,巧取豪夺百姓手中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彭泽县位于江西省最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九江市东北角上,素有“七省扼塞”、“赣北大门”之称。历史上著名中国军队抵御日本侵略武汉保卫战重要战役——马挡要塞之战就发生于此。为了抢救彭泽县抗战史料,真实地记录侵华日军当年在彭泽犯下的滔天罪行,再现全县军民奋起抗日的英勇事迹,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相似文献   

6.
你见过日本侵略侵略中国的军用地图吗?你知道日本侵略怎样用空头的军用钱币和战时国债掠夺中国财物的吗?你想了解日本侵略是如何大肆宣扬他们的侵略罪行的吗?你希望再次重温日本侵略被押上历史审判台时的狼狈相吗……这里,有一批珍贵的字和图片资料.将如实地告诉你这段真实却残酷的历史。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走进这位———  相似文献   

7.
在1931—1945年长达15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化典籍的掠夺,与其武力侵略中国相伴随,始终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罪恶目的之一。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献典籍进行大肆地掠夺,对我国化典籍的掠夺与摧残,是历史上所罕见的。  相似文献   

8.
1868年,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运动,此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发展,日本制定了“拓万里波涛,布圈威于四方”的对外侵略政策,它利用与中国地理接近的自然条件,向中国伸出了侵略的魔爪。中国东北资源丰富,“满州森林之广大.令人惊愕”,早已使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垂涎三尺。1905年日俄战争后.直到1945年战败投降,这40余年里,日本对中国东北森林资源的掠夺,成为其经济侵略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就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对鸭绿江流域森林资源的掠夺,来揭露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经济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8月11日,在黑龙江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省档案馆向社会公布日本侵华罪证档案。黑龙江省档案馆馆长齐秀娟作了主旨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本次向社会公布的日本侵华罪证档案资料包括:以编辑出版《日本移民侵略黑龙江》书籍的形式向社会公布的日本移民侵略黑龙江档案;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特殊输送”档案20件;日军“慰安妇”档案7件。公布的这批档案资料都编有专题目录,以供社会各界查找利用。  相似文献   

10.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对南京文献资源之掠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掠夺南京地区的文献资源,日本军国主义者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中支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于1937年12月13日军攻陷南京后,对南京地区的图书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对文献资源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对我国进一步侵略和掠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聂云 《航空档案》2004,(2):57-60
在抗日战争期间,前苏联曾向中国派出了一支志愿的航空兵大队,协助中国人民一起抗击日本法西斯。在空中作战中,苏联驾驶员曾从武汉汉口机场大量出动轰炸机,长途跋涉,飞行1000多公里,首次空袭了侵占台湾的日军,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航空兵嚣张的气焰。  相似文献   

12.
刘征  金琳 《湖北档案》2005,(7):45-46
1939年由“集纳出版社”出版由“新知书店”总经售的一本薄薄的书,书名叫《一个日本士兵的阵中日记》,它实际上是翻印了由侵华日军自己所写的一本真实的日记,当时定价为一角八分。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极度膨胀,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亚洲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侵略。在侵略战争后期,日军由于战线过长等原因导致国内军用物资日益匮乏,无以支撑。为了达到其战争的目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占领区,大肆掠夺中国的矿产、林木等资源,并以开展献木供木运动为借口巧取豪夺中国百姓手中仅有的财富。  相似文献   

14.
季静 《兰台世界》2016,(16):81-83
报刊是研究日本侵略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重要资料,《盛京时报》作为近代以来日本人在东北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其资料价值尤为可贵。分析1906—1911年《盛京时报》有关沙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侵略报道,其中主要包括分析沙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侵略方式的转变、俄军保护下的俄商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掠夺和调查、沙俄与蒙古王公的债务等问题,构建日本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言论平台。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日本侵略者为了抹杀和美化其侵略事实,蓄意干涉我国教育,即开始从事改编中小学教科书。日本首先将东北三省小学课本原有爱国和国耻内容一律删去,改用“帝国德政”教材,并强迫增设国文、修身课程;其次将日本中小学教科书中,增加鼓励宣扬侵略排外及侮辱蔑视中国等内容。为此,1932年3月在国联调查团来华调查日本武装入侵东北问题之际,国民政府教育部为坚持“教育为我国内政,有完全主权,不受任何国家干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正日军"太原集中营"是侵华日军于1938年6月在山西太原建立的规模最大的几个战俘集中营之一。他们为了掩人耳目,逃避战争罪行,对外名称为"工程队",日军内部的名称为"太原俘虏收容所"。"太原集中营"是日军侵略中国期间,利用中国战俘充当无偿劳动力,疯狂掠夺中国资源的劳工转运站。他们把所能掠夺到的中国资源和财富统统运到日本国内,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市志》(卷十九,人物志.广州出版社,1996年)第651-653页附录“在广州处决及病亡的侵华日军战犯名单”,仅开列了5人,有3人无生年。有关广州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记载很少。1989年,黄汉纲先生在《越秀史》第2辑上发表了《广州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一,很有价值。笔是专门从事日本侵略广东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日军掠夺南京图书问题的研究,已取得初步的成果,但是对利用图书资料为其侵略和统治服务,却鲜为研究者关注。对于当年在南京的“图书掠夺”行为,某些日本的当事人战后自说自话:当时“中国的大学和图书馆几乎都被烧毁,或者因难民的掠夺而丢失贵重图书资料。……在此情况下,日军接管的南京政府各机关的图书约88万册则免于散失,与其它文物一起得到了保管。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还有人认为,这是“国耻救济”的工作.“拯救了战火下的中国文献”。本文试图结合图书掠夺和利用两方面,对此作一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19.
1998年5月,当年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军事秘密地图”首次在武汉被公开,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这些“军事秘密地图”共150张,地图内容涉及湖北省各个县、市及大多数店镇,绝大部分地图右上角标有“军事秘密,南支那五万分之一图南昌料号”字样,左下角则标有“陆军测量部参谋本部”字样或“参谋本部陆地测量总局支那派遣军测量班”等字样。制图时间是昭和四年(1929年)。其实,早在清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前的一些年份里,日本军国主义者便积极谋划在我国的谍报活动了。  相似文献   

20.
于荣全 《兰台世界》2007,(5S):56-57
二战结束之前,日本侵略搜集的旨在侵略中国的日资料,即1945年以前,由日本人及日本政府出版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日献和未出版的一些依照日本政府命令进行的调查报告或档案等,统称为旧日资料。其中有部分是地方志、地方史料、地方出版物,地方化、政冶、经济方面的有关菩作及地图、名录、期刊、地方报纸等,这些旧日资料翔实地记述了当时我国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社会状况、风土人情、气候变化以及军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掠夺、奴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