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永新 《新教师》2022,(7):18-19
<正>2016年2月27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座谈会暨《朱永新教育作品》英文版首发仪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这套16卷的《朱永新教育作品》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后,很快由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购买英文版版权,经过4年多的翻译,16卷英文版如期出版。出版社决定搞一个仪式庆祝一下英文版的正式出版。在考虑邀请专家名单的时候,陶老自然又在首选之中。一再麻烦陶老,我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会议召开在即,我只好在2月18日发短信邀请他。没想到,他又是第一时间秒回:“我现在在巴黎,23日回京。27日上午应可以出席。”  相似文献   

2.
正桃李蹊文学社是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丁乡大店小学于2016年9月正式成立的写作团体。社刊《桃李蹊》的创办,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提高学校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它打开的是一扇绿色的窗,撑起的是一个深情的希望,展现的是大店小学素质教育更新、更美的乐章。它在温暖的春风里,在群芳争艳的花丛中,正扬起稚嫩的脸庞,向着太阳绽放。它是一块绿色的沃土,让老师辛勤耕耘,桃李芬芳;它  相似文献   

3.
余飞 《考试周刊》2012,(58):186-187
绿叶因为有阳光的照耀,而焕发生机;鲜花因为有雨露的滋润,而绽放容姿;学生因为有老师的关爱,而茁壮成长。蓦然回首,十二年的教学生涯,十年高三讲台,七年高三复读班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4.
刘笑天 《山东教育》2020,(1):117-118
去年冬天某日,商务印书馆的编辑李节老师给我打电话,询问山东语文教育界哪些前辈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我随口说,比如王牧天先生,但是年事已高;再如宋遂良先生,当年教学自成一家,可是很早就转行做学术研究去了。还有我们的老师,吴心田先生,被誉为中国语文教育界的伯乐.  相似文献   

5.
桃李不言自成蹊──记共青城中心小学校长徐美荣周传友,闵清忠走进江西省共青城中心小学荣誉室,各种奖章、奖杯、证书、锦旗琳琅满目、璀璨耀眼。这里有该机近年来荣获的主国、省、市奖章5权、奖牌8块、奖杯16尊、奖旗22面、奖状37张,并且连续9年被共青顾评为...  相似文献   

6.
顾磊 《辽宁教育》2012,(18):83-84
时光荏苒,我已在教师的前沿工作了20个年头,作为一名普通班主任,在与孩子们打交道的日子里,我从他们身上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满足感和荣誉感,尤其是看到我带的两届毕业生均以优异的成绩走上更高的求学道路时,我的内心充斥着无以言表的幸福感,让我觉得,这16年教学中的酸甜苦辣,都是值得的。今天,有幸借助这个展示平台,与大家交流一下我作为班主任的一点心得,希望我的引玉之砖,能得到同仁们的认可与指导。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校办工厂(现名益阳市教学设备厂)在国内首创的“桃李”牌金属绿板,是湖南省的拳头产品,绿色,是希望的象征,金属绿板的生产给工厂带来了希望,带来了转机,带来了发展。前几年,一中校办工厂有一段时间口子不大好过。他们生产的机油滤芯在竞争面前销路下降,工厂的处境比较困难。面对这种情况,一中领导决定另辟蹊径,把生产转到自己优势这方面来。  相似文献   

8.
校长先生,请问为什么常用“桃李满天下”来赞扬老师辛勤育人,学生遍布各地啊?学生怎么会是“桃子、李子”呢?哦,是这样的。相传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曾当过老师,也培养了不少学生。后来,子质得罪魏文侯(当时的国君)独自流落到北方,可他曾经教过而且已经做了大官的学生并没有为他帮忙出力。因此,他常常埋怨(mányuàn)那些忘恩负义的学生。有一次,子质又对一个叫子简的人发牢骚(láosāo):“我过去培养过许多人,可我遇到危难时竟然没有一个来帮忙。你看,我现在落到孤身一人的地步。”子简劝慰(wèi)他说:“…  相似文献   

9.
童年像一个五颜六色的调色板,在这里可以任意发挥,选择自己喜爱的色彩,去涂抹五彩斑斓的世界。半年前,发生在“友木”树(“友木”——是我们这些队员最喜欢的一棵树,我们把它当作朋友,所以才这样称呼它)底下的事情现在还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0.
"桃李满天下",指老师辛勤培育出大批学生,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常用语。然而,学生为什么不称作别的,偏要称为"桃李"呢?这其中有这么一则典故。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称赞德高望重的老师时,常会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老师培养了众多的优秀学生。这里的“桃李”是指桃树和李树,那么,为什么用“桃李”来形容学生,而不用其他的果树:梨树、枣树、苹果树……呢?说起来,还有一  相似文献   

12.
树下     
一头大象呆呆地站在树下,鼻子举得老高老高。 小熊多多打这儿路过,看到后好不奇怪:大象一动不动站在那儿干吗?可能是发现树上有果子吧。他跑过来,仰起脑袋朝树上望着。  相似文献   

13.
14.
<正>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作"桃李",把老师教育、培养的众多学生称作"桃李满天下"。为什么要把学生称为"桃李"呢?有这么一则故事: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时,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因得罪了魏文侯,独自跑到北方去了。在北方,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时,曾经培养和保举了不少的人。后来,他因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北方去了。  相似文献   

16.
“桃李满天下”,指老师辛勤培育出大批的学生.是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常用语。然而,学生为什么不称作别的.偏要称为“桃李”呢?有这么一则典故。  相似文献   

17.
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因得罪魏文侯,他自己跑到北方去了。在北方,子质遇到一个叫子筒的人,就向他发牢骚,埋怨受过自己恩惠的那些人忘恩负义,在他落难时无动于衷。子简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以吃果子,可是你春天种下的是蔡蔡(一种带刺的植物),不仅不能利用它的种子,秋天长出的刺还会刺人。”后来人们把培养人才称做“树人”,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把培养的优秀人才称为收李”;老师教的学生多而广,则称为“桃李满天下”。学生…  相似文献   

18.
“桃李”一词出自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又见于西汉刘向的《说苑·复恩》。春秋时代,魏文侯手下有个叫子质的大臣,因得罪厂魏文侯,流落到北方。子质对简主说:“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培养人才了。过去我培养了不少人,如今他们总不肯为我出力,以至落到这个地步。”简主说:  相似文献   

19.
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贡。他培养提拔了许多人。后来他得罪了魏王,却没人替他求情,只好逃到北方。子贡向他的朋  相似文献   

20.
<正>"桃李满天下",指老师辛勤培育出大批的学生,是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常用语。然而,学生为什么不称作别的,偏要称为"桃李"呢?有这么一则典故。《韩诗外传》卷七记载,战国初期,魏国有个大臣名叫子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