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选取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组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并根据患者设计心理问题及需求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对照组实施子宫肌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理干预后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可见,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及促进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焦虑抑郁障碍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前后情况以及肌胺肽苷注射液联合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1例拟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焦虑抑郁障碍调查评分.将201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手术前1~2d和手术后7~10d静点肌胺肽苷注射液,同时于上述时段以及术后3月、6月、12月、24月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并于同样时间进行焦虑抑郁评定和心理干预.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SDS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干预组的抑郁障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SDS评分分别为36.54±4.25和46.17±6.42, P<0.01),手术前后干预组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术后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手术前(SDS评分分别为46.54±6.25和73.46±6.73, P<0.01),干预组出院后24个月内再住院、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显示:教育水平低下、近期负性生活事件、社会经济地位、病程绵长、导管介入治疗后遗症与冠心病抑郁之间存在明显相关(P<0.01);且抑郁程度与患者出院后恢复、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之间存在明显相关(P<0.01).结论:肌胺肽苷注射液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抑郁焦虑障碍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膀胱粘膜白斑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65例膀胱粘膜白斑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状况。结果心理干预组经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焦虑、抑郁等因子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则下降不明显;心理干预治疗后,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抑郁等因子显著下降。但两组与常模比较,焦虑、抑郁等因子仍显著增高。结论心理干预对膀胱粘膜白斑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安华平 《考试周刊》2013,(3):167-168
本文探讨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情感创伤辅导中的应用效果。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对12名大学生进行干预,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为评估工具。团体心理治疗后,被试SCL-90中的各因子、SDS、SAS得分均显著降低,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辅导结束后6周效果仍存在。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心理治疗显著缓解了大学生因情感创伤引起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A)对76例育龄妇女HBV携带者进行焦虑和抑郁情绪问卷调查,并实施心理干预。结果:有93%的育龄妇女HBV有焦虑情绪,有72%的有抑郁情绪。结论:对育龄妇女HBV携带者的焦虑、抑郁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探索森田疗法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治疗价值.方法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的森田治疗过程中加用亲情护理,并与传统护理组进行对比分析,用护士简明精神病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观察疗效.结果加用亲情护理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脱落患者数明显减少,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结论亲情护理可以减轻焦虑、抑郁,减少脱落病例,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7.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 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合大学生心理调查量表和大学生的人口学信息编制而成调查问卷,对某市属高校大学新生和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的焦虑抑郁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表的数据应用Ep idata 3.02软件,采用双人、双机录入。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单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多因素Log 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情绪改善明显。干预组新生的抑郁情绪改善明显,而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的抑郁情绪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的疗效.方法:将53例IB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1个月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rating scale,GSRS)评分及内脏痛阈值测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明显降低(P<0.05),内脏痛阈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治疗IBS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音乐心理剧对青少年阈下抑郁状态的干预效果,选取61名阈下抑郁青少年被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8次音乐心理剧团体辅导,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健康教育课。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干预前一周、干预后一周对两组被试进行评估。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干预前两组被试的抑郁自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自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音乐心理剧团体辅导能显著改善青少年阈下抑郁状态。研究为探索疗程短且有效的调节青少年阈下抑郁状态的干预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痛介入术(PTCA)治疗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术前后实验组患者配合系统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结果: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SDS、SAS)评分入院时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TCA后实验组SAS及SD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PTCA后患者的身心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丁螺环酮、黛力新治疗COPD患者长期焦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有明显焦虑症状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人,两组患者分别同时给与黛力新及丁螺环酮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3、5周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1]、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第5周时黛力新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丁螺环酮组,不良反映较丁螺环酮轻且较少出现.结论:黛力新用于治疗患者长期焦虑疗效优于丁螺环酮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2.
徐岩 《大连大学学报》2010,31(6):108-109
依照我科室60位初发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案。应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对初发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心理干预组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初发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减少和消除初发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医学生毕业前心理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实习阶段的五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59名和在校学习的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57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实习组焦虑评分高于在校组(p<0.01),实习组与在校组抑郁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实习组女生焦虑罹患率高于男生(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妇梅毒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引导她们进行心理调节,积极配合梅毒的治疗,减少梅毒对胎儿的影响,顺利渡过妊娠期.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随机抽取由我院梅毒母婴传播控制项目确诊的孕妇梅毒患者共50例进行调查.结果:孕妇梅毒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高于正常孕妇(P<0.05).孕妇梅毒患者中有抑郁情绪的占62.0%,有焦虑情绪的占74.0%.两者均与孕妇性格类型、初次诊疗是否规范、病程的长短、躯体症状的轻重、是否混合其它性病的感染、文化程度、家人关心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孕妇梅毒患者的焦虑情绪与正常孕妇比较有差异,且与医源性因素、生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注意,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神经症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药物治疗基本相同的86例神经症病人分为人性化护理组与传统的责任制护理组进行对照研究,分别于治疗护理开始时,治疗护理四周、八周时进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并于八周时让两组病人对工作人员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97.6%,对照组满意度为87.5%.经治疗护理四周后,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除偏执因子外各项因子分值下降,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八周后,90项症状自评量表中焦虑、恐怖、躯体化因子分值继续下降,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体现人文关怀,营造人性化环境,更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神经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心理健康水平,对神经症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交恐怖症个案森田疗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森田疗法对社交恐怖症的治疗效果.采用森田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治疗前后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并进行比较.经过12次的心理治疗,SDS、SAS分数显著降低,SCL-90总分降至常模以下;求助者的恐怖症状消除,森田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一新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其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对象:188名大一新生.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TMD)、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试、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1)大一新生的时间效能感与其是否独生子女存在显著性差异;(2)大一新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抑郁、焦虑情绪呈显著负相关;(3)大一新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对抑郁和焦虑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选择性翼管神经节后分支切断术改善成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宜春市人民医院80例成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1月,实验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节后分支切断术,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鼻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得分情况。结果:随访期间实验组RQLQ平均得分及SAS、SDS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6个月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除了SAS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他指标治疗后1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性翼管神经节后分支切断术能有效改善成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病患者除有神经系统症状外,部分还具有一定的精神症状。脑血管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探讨脑血管病患者的抑郁特点,作者应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16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评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75):161-162
认知行为治疗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本文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韶关某医学院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前后的医学院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好转,该疗法有一定的干预效果。本研究认为,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手段。同时,本文探讨了如何构建医学院校心理危机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