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总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都能成为国家的优秀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虽然呕心沥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是切忌“恨铁不成钢”的消极作用。 由于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较高,当某些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经教育改变不大时,当某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时,当某个学生偶然  相似文献   

2.
“恨铁不成钢”这句成语,人们经常使用它。然而,一些家长和老师却把“恨铁不成钢”的本意扭曲了。比如,有的家长把对子女操之过急的种种情绪谓之“恨铁不成钢”,又比如有的教师把对学生的呵斥、体罚、乃至武力惩处(即抓、推、揉、拧、打等)也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恨铁不成钢”这句成语,在这些家长和老师那里已完全丧失了它的本意,成了为自己的过失教育而设置的遁词,实在愧对这句成语了。 扭曲“恨铁不成钢”本意的家长和老师有其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上由于社会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依然存在,主观上由于本身思想素质和教育方法上的缺陷。但是不管如何。这种“扭曲”,给孩子生理和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恨铁不成钢”。但是铁能恨成钢吗?作为教育工作者,对这个古老的说法,似乎要进行另一番诠释了。 一、每个孩子都是一块好铁,都是炼钢的好材料 人的先天遗传素质除了极少部分属于智力超常、极少部分属于“弱智”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很正常的。就是那所谓  相似文献   

4.
冯卫东 《师道》2004,(4):24-25
最近我在某教育网发了一篇回忆小学生活的章,其中写了某老师曾无情伤害我心灵的事,我以比较平和的态度对过去老师的做法予以批评。一网友跟帖,说,不必计较老师的态度,要理解老师的苦衷,他们也是“恨铁不成钢”啊!  相似文献   

5.
“恨铁不成钢”——这是一些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挂在嘴皮子上的一句话。特别是当某些老师为自己或者为同事体罚学生辩护时,更是常常拿来引用。我们不妨对这一提法后面的教师深层心理进行一番分析与研讨。首先,把教书育人工作比喻为“炼钢”,本身就是错误的。固然,从比喻的定义来说,比喻中两个方面——本体与喻体,都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事物,所谓比喻只不过是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世界上任何比喻都不可能是准确、绝对的,都只能是某一方面的相似而已,但是,炼钢与教书育人之间实在相去甚远。炼钢,是单向性、机械性、程式化的简…  相似文献   

6.
《江西教育》1991年第9期刊登的《“恨铁不成钢”正解》一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某些教师和家长把“恨铁不成钢”这句成语作为自己过失教育的遁词,读后很受启发。该文要求教师和家长对学生“不能恨,只能爱”,给后代献上一份爱心。这种见解无疑是正确的。但细想之后,尚觉意有未尽,特对“恨铁不成钢”再解如下:  相似文献   

7.
“恨铁不成钢”,我们不知道在多少场合听多少人说过。从过去到现在,人们似乎就没有怀疑过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9.
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各自根据直接交往或者间接得到的有关对方的信息,去推断和预测对方的性格特征以及可能出现的行为,便是社会心理学中常讲的人际期望。这种期望表现在教学环境中就是教师期望。  相似文献   

10.
11.
教而不思则罔。新课改冲击波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反思自身教学。总结教学经验.提练教学规律。本期教学DV将镜头对准一线教师的点滴反思,且看教育智慧是怎样炼成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辛长军 《班主任》2003,(8):41-41
某教师对一后进生进行一阵暴风骤雨的批评之后,此生垂头丧气而去,教师面红耳赤,怒气未消,与别的教师交流:“此学生,……哎,恨铁不成钢啊!”某家长对子女一顿拳打脚踢,子女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对一些调皮棘手的学生,常常说“恨铁不成钢”。“恨”的对象,当然指的是学生。然而有许多事情却又常常说明,光埋怨学生的不争气是片面的,教师更应该多想想自己为什么不能把铁炼成钢。从一件具体事情说起。一天下午,课刚结束,数学教师就来到我的办公室,气冲冲地对我说:“这节课你们班上的一些同学在玩泥块,有的竟互相扔了起来……”我立即找来同学了解。他们果然告诉我哪几个同学玩泥,哪几个同学互相砸泥。听完后,我旋即走到砸泥的同学面前,“缴了他们的械”。当我把战利品带回办公室一看,我愣住了。一条横卧的水牛栩栩如生,一座古代武  相似文献   

14.
论教师的主体与主导——兼评“双主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认识主体的地位问题,目前,在教学理论界只要承认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这个大前提,就基本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然而,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仍有争议。针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有的同志提出教师也是主体,“师生共同构成教学主体。”(即“双主体”论)并且批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仅仅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割裂了同一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双方关系。”  相似文献   

15.
教师自我研究区别于行动研究主要在于重构个人角色观念来提高自我教学实践水平,提升学生的学识。这是根扎于个人具体教学情境中的系统化研究,研究方法的抉择以解决研究问题为导向;研究者在诤友的批判性协同反思下,收集、组织和分析资料,生成知识,通过公开陈述或发表的方式将之公开,接受他人评审与批评,以期提高学识、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使得个体、学生乃至整个教育界受益,最终造福所有人。《教师的自我研究》,让教师不仅科学地开展对自我及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还能提高论文写作与陈述能力,进而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  相似文献   

16.
恨铁不成钢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教育口号,教师常以恨铁不成钢为由做出了对学生发展无益的事情,甚至以此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当下,需要从三个方面对恨铁不成钢进行教育反思,即是否所有的铁都适合炼成钢、是否所有适合炼成钢的铁都必须以恨的方式、是该恨铁不成钢还是百炼成钢,并从端正态度、改变方式、寻找方法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促进学生向上的关键在于基于学生、引导学生,即要爱学生、尊重学生、并正确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师的劳动,是以培育社会主义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的、艰苦复杂、创造性的高级劳动。人民教师劳动的对象、性质、任务是尽人皆知的,是光荣而神圣的。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教育界出现了一股“教育商品化”热,有人提出了“教师劳动商品化”的主张,认为只有走“商品化”之路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才符合教师自身利益。然而,只要略加分析,就不难发现,“教师劳动商品化”的思想,同社会主义的人民教师的劳动性质、任务、目的、价值是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8.
课外活动是现代学校培养学生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在过去一些年月里受到冷落,但由于它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使它仍然存在,仍然为一些学校所采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国际新技术革命在我国的影响,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们愈来愈感到现行的教育制度,内容和方法不能很好适应客观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课外活动最近几年才重新受到重视,并逐渐在中小学普遍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一个缺乏竞争意识的集体是没有活力和战斗力的。为了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很多学校都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和评价机制,以此来推动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教师的工作面貌,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贫富”差距加大、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那么,我们的  相似文献   

20.
自从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效果为人们所承认以来,“教师期望”的研究一直很活跃。教师期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之研究,有很大的实践价值。现将国外该项研究所集中的主要方面概述如下:一、教师期望与学生学习成绩。很多学者考察了“教师期望——教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