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就语法结构来说,汉语中的双音词大致可分为“主谓”、“动宾”、“偏正”、“联合”四大类型。类别的不同,反映了不同类别的双音词两个词素之间具有某种特定的语法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相异,又使得每种类型的双音词各有其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类型的种种独特之所在。本文试以古汉语为材料,从可以反映联合式双音词某些“个性”的有关方面,对古汉语联合式双音词作一番粗浅的分析,并企图以此从一个侧面去探求联合式双音词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有许多由两个意义非常接近的语素组成的联合式双音节合成词,如“游泳”、“疾病”、“英雄”等,其解释方式有点像古汉语中  相似文献   

4.
《释名》共有874个联合式双音词。联合式是《释名》最重要的双音词结构方式。从词性、语义、词序等角度观簪,《释名》联合式双音词呈现出一定特点,透露出汉语双音化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5.
一、为什么要研究词义活用研究词义活用应当放在应有的地位,这有如下理由:(一)动态词义是词义研究的对象关于动态词义,张志公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央电大教材试用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4月第一版)中有这样一段话:研究词义,不仅研究静态的词(词典里的词)在表意方面有哪些现象,词义和语音有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而且要研究使用中的词,或者活动中的词的现象。活动中的词同多方面有关:首先它同语言里的别的部分有关系,它不是孤立的;其次它同使用它的双方(说者和听者)有关系,以至同使用的时间地点有关系。因此,研…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同义互文词例,举例阐释了联合式成语中词的古义或僻义,准确解释了现代汉语成语中容易致误的词义,更正了某些误释,对成语教学和成语词典释义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宇宙万物在瞬息万变,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汉语词汇作为一种物质存在,其词义也同样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正因为如此,所以不仅古今词义有所不同,在古代汉语里,就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词义也是有所不同的。词义的演变,一般认为存在着三种情况:扩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从文字、训诂的角度,通过语言的实例对“贤”和“宠”两个词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证明了它们的古今差异:“贤”在古代侧重于人的能力方面,而不像现代主要指人的品德;“宠”在古代,尤其是上古(周秦汉)时代,意义是地位高贵,而不是受宠爱。  相似文献   

10.
11.
古汉语里有不少单纯双音词.单纯双音词由一个词素构成,绝大部分是叠音词和联绵词.如“苍苍”、“洋洋”、“依依”、“忡忡”是叠音词,“伶俐”、“参差”、“窈窕”、“逍遥”是联绵词.这类双音词不论在口语还是在书面语里,有各种不同的变化形式,归纳言之,可以分为五种:一、节缩,二、伸展,三、分割,四、颠倒,五、化合.  相似文献   

12.
有关词义引申的类型,目前古汉语界从具体意义联系角度进行归纳研究的尚嫌不够。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基础义与引申义的极性联系角度作一点探讨,并根据许嘉璐先生提出的同步引申之说写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正>益《战国策·赵策》“少益耆食”,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注为:“少(shǎo),副词,稍稍.益,副词,更加.耆,通嗜,喜爱.”(见该书修订本第一册第126页)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注成:“少益:两个副词连用,稍微渐渐地.”(见该书上册第153页)对照上述二解,分歧唯在“益”上,而据文意,当以郭解为好.因为在“少益耆食”这一语言环境里,将“益”说成是表“更加”义,就使得“少”、“益”这两个如此不同的程度副词,同时都被用来修饰同一个动作行为,这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  相似文献   

14.
祭祀享奠这组词都有用物品供奉鬼神的意思。“祭”从甲骨文看,象手拿着一块血淋淋的肉。本义是杀牲供奉鬼神。供奉鬼神和“示”有关,《说文》“示,神事也。”故又加“示”成“祭”。《说文》“祭,祭祀也”。古人崇尚鬼神,相信人世的事是由上天、鬼神主宰的。认为鬼神能赏善罚恶,赐福降灾,所以古人特别重视供奉鬼神的活动。向鬼神敬献各种物品,祈求保佑,其中最主要的是用杀牲来供奉。《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说文》在解释“血”字时说“祭所荐牲血也”。可见敬神是要杀牲的。另《谷梁传·垣公八年》注“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史记·淮阴候列传》“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血食”,指得到享祭,享祭鬼神要杀牲,所以说“血食”,由杀牲敬神引申为杀,这时,它的宾语既是供奉的对象,又是杀的对象。如:《礼记·月令》“鹰乃祭鸟”,孔颖  相似文献   

15.
二、注意词义的系统性 从系统论的角度观察、探究词义,也是学习并熟练掌握古汉语词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梳理了汉语早期文献中与"抹杀"相关的一些双音词,从语音、语义的角度说明了这些词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词族,同时对目前有些辞书将其视作联绵词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阅读古书,困难不在语法,也不在字音,困难在词义,或说字义。简单地说,古今汉语语法相传相承处多,属于古汉语才有的特殊语法现象不多;掌握它需要功夫,但并不难。至于说读书不识字,谁都难免,但这是设在明处的“卡(儿)”,只要肯“降心诎志”,找一种有关字书也不费难。而词义就有所不同。这倒主要不在于生词僻义的难识难记,真有这  相似文献   

18.
学习古代汉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词汇问题。由于语言的不断变化,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出现了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最突出地表现在词汇方面。词汇的发展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旧词逐渐消亡,新词不断产生;第二,由古汉语的单音词为主发展演变为现代汉语的以双音合成词...  相似文献   

19.
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古汉语也是如此。古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是由词义的引申形成的。无论词义多么丰富,它都往往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古汉语词的本义,而其他的义项都是由此而产生的引申义。词的本义应该是这个词最初的原始意义,但是,应当看到:语言产生远远早于文字,在文字产生之前,古汉语词的本义是无从考知的。因此,讲“本义”这个概念时,值得注意的是:它指的是依靠古代文献作证的古汉语词的本义。在古代文献之前,一个词它的本义究竟是什么,是不能妄加猜测的。但是,由于汉字中有不少表意字,形声字当中也有表意的成份,所以,凭借汉字的字形,更加上古代文献的印证,我  相似文献   

20.
古汉语词义引申从形式上看应有两种方式,即“辐射式引申”、“链条式引申”,由此也能从其内部找出它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