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等职业学校学苗素质差,数学底子薄。一些学生认为“数学难,难于上青天”,并患上了“数学恐惧症”。另一些学生在心理上排斥数学、厌学数学,认为“数学只不过是一门应试所要求的学科而已,对以后的工作、生活没有什么用处,现在高职考试又不考它,学习它实在出于无奈”。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些学生在做题时或考试中,表现出恐惧、焦虑的感觉,会解的题却解不出来,这就叫数学恐惧症.数学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稳定的心态,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强的学习意志和迎难而上的学习精神,培养学生坐得住,沉着思考,冷静分析的数学品质,相反,厌烦、浮躁、恐惧、焦虑的心态,与之格格不入,很难实现我们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3.
“兴趣”和“爱好”都是以情感为动力的心理因素 ,而由“兴趣”和“爱好”所产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知识的迫切心理是直接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内在动力 .因此 ,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 ,是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提高数学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1 创设“疑点” ,激发“猎奇”心理 ,培养学习兴趣创设“疑点” ,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选择最佳时机 ,提出与学生现有知识相联而又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 ,使学生在“迷惑”、“疑问”、“好奇”的感觉中 ,在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相似文献   

4.
王建鹏 《教师》2010,(29):82-82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面对这三大特性,学生在认知和运用数学知识时总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导致多数学生患“数学恐惧症”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育者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应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数学课堂的特点出发,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作为教学目标,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数学作为“锻炼人思维的体操”,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要会学 ,最根本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 ,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一、为什么要重视数学活动教学重视数学活动教学是主动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家认为 ,学生的学习心理应主要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过程 ,能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处于亢奋状态 ,并调动一切因素进行积极的探索、探讨及操作 ,而当学生获取成功时 ,…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小学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但是由于该门学科逻辑性较强、抽象的知识内容居多,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觉得比较有难度,甚至有些学生会因为“畏难”心理而感到痛苦,千方百计地想要躲避数学。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慢慢变成一名“学困生”。针对部分学生出现的这种心理情况,学科老师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帮助他们转变对数学的固有思想,让学生正视数学、了解数学,领悟到数学的魅力,进而喜欢上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7.
管凌峰 《理科爱好者》2023,(4):239-240+246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省时的方法学习数学,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轻松掌握数学规律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不同教学实践中灵活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做“乘法”,在学生的心理负担上做“除法”,在学生的活动实践中做“加法”,在学生的作业设置上做“减法”,使得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高效学习,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很多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心理障碍,如“困惑”、“曲解”、“误会”等,这严重影响、制约、阻碍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新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的心理状态.学生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数学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受限于心智发育及知识经验积累,常常出现错误。教师如果不重视学生查错、纠错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重视错题评讲的“思”“辩”“悟”,通过在错前“思”、预设错点,在错中“辩”、分析错因,在错后“悟”、反思建构等教学策略,设计错题,引导学生辨析说理、在错中辩论、探究分析错因、制订纠错对策、悟出解题思路;让学生在错题反思中学习、形成自觉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对数学活动参与的程度与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心理安全”及“心理自由”的情感。学生可以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自觉参与的欲望必然增强,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怎样创设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呢?“微笑”,动之以情的微笑,是良药。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根据中考数学命题原则中“有利于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要求,2003年长沙市的中考数学命题,更加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题,题材更广泛,都是学生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数学题材。一、背景材料更具体,更贴近现实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学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依赖心理、急躁心理、定势心理等心理障碍,如何引导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坚持“四重、三到、八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保持在人身上的内在而永恒的原动力。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兴趣盎然的数学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获得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应该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基础知识”;“安排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里所提的“学生能够接受的”和“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都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按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教  相似文献   

15.
戴晖明 《云南教育》2001,(23):32-3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目的和要求”部分增加了“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教学中应注意的第四个问题”里再次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和勇气和毅力”。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乐学、愿学。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帅希 《教师》2010,(30):97-97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使学生学会学习呢?《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当中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就是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亲身“经历、体验、探索”,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7.
开学初,大多数学生依旧沉浸在对轻松假期的愉快回味中,一时难以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其表现为:早上不能按时起床,上学路上没精打采,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或者昏昏欲睡……究其原因:从生理和心理角度来看,要使某个人从一种状态快速转入到另一种状态,并非易事。大人们尚有“上班恐惧症”、“节后综合症”,  相似文献   

18.
赖飞跃 《考试周刊》2012,(84):64-64
创设教学情境,能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破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而精心创设情境进行应用题教学,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增强学习效果,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而感到不满足产生的。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丰富想像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谈几种“悬念”设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追问本源、追寻体验、追踪灵感,进而让问题原生,让过程原态,让结论原创.只有引导学生展开富有活力的思考、探究,才能让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思维心理,勾连成学生的认知思维结构.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数学教学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学会”转向“会学”“慧学”,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真实、更丰实、更扎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