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1,(10)
文章以跑道侵入为主要研究对象,简述了跑道侵入的研究意义和相关概念。利用SHEL模型分析跑道侵入的风险因素,建立跑道侵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级指标,选取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对相关指标进行权重占比计算,得出对跑道侵入风险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人员因素;根据跑道侵入危险等级提出预防跑道侵入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从而尽量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提高航空器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跑道侵入事件是典型的安全问题,严重影响民航运行安全。根据跑道侵入事件的发生存在随机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基于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对美国跑道侵入事件进行预测;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预测了2018年美国跑道侵入事件的数量,局方可以根据该数据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民航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空中交通流量快速增长,民用机场的地面交通变得越来越拥挤,跑道侵入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如何保证机场的跑道安全,降低跑道侵入发生的概率,成为时下民航业亟需面对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可能会导致跑道侵入的相关因素,从空中交通管理的角度给出了一些防止跑道侵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跑道侵入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从跑道侵入的诱因出发,详细分析了各种情况,对防止跑道侵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国内缺乏针对错列近距平行跑道容量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了给错列近距平行跑道优化运行提出建议,本文介绍了错列近距平行跑道的定义以及该跑道的两种可用运行方式,借鉴MANT-EA机场容量与延误(MACAD)的单跑道模型建立了错列近距平行双跑道的容量评估模型,并以国内某机场为实例,对两种运行方式下的错列近距跑道容量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运行方式下的错列近距平行跑道容量不同,当使用近端跑道着陆,远端跑道起飞这一运行方式时,容量比使用远端跑道着陆,近端跑道起飞的运行方式增加9.1%。  相似文献   

6.
在对近些年我国发生冲偏出跑道事件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的基础上,从"人-机-环境"角度分析冲偏出跑道事件的主要致因,并针对这些因素深入分析,从航空公司管理、CRM、空管单位、稳定进近技术以及EMAS等方面对冲偏出跑道事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西安咸阳机场2012年实施双跑道运行,飞行量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日均流量以年均13%的增速,从528架次增长到761架次,预计2016年,日高峰将突破900架次,继续创造咸阳机场新的保障记录。取得如此骄人成绩,与空管部门不断追求技术突破,持续挖掘双跑道的运行潜力是分不开的。经过三年多实际工作的检验,混合运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较大的发挥双跑道的运行效率,增加跑道容量,减少航班延误,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或有待完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航事业飞速发展,空管安全是民航发展的关键。机场运行中的跑道入侵,是最常见的问题,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跑道入侵事件屡屡发生,降低了跑道环境的安全性,诱发安全事故。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跑道入侵及预防。  相似文献   

9.
跑道侵入是一种严重影响机场安全,容易导致灾难性碰撞和人员伤亡事故的不安全事件类型。根据有关跑道侵入事故的调查显示,有29%的跑道侵入是因管制员失误造成的,而情境意识丧失又是空中交通管制员失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跑道侵入中管制员失误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并提出了提高管制员情境意识保持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裘坚 《中国科技纵横》2014,(11):179-179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窄距平行跑道已投入使用,如何使用窄距平行跑道是江北国际机场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同时也是民航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分析对江北国际机场窄距平行跑道运行进行了详实的论述,讨论江北机场运行模式,较好地满足现有条件下的双跑道的运行。  相似文献   

11.
在干道面起飞动力学方程基础上,建立了污染跑道起飞距离计算模型,设计了分段逐步积分算法,并以国产某型飞机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约70%左右的飞行事故发生在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阶段,在积水、积雪或结冰的跑道上起降时更容易出问题。如何考虑污染道面对着陆性能的影响,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根据实践经验分别给出了一些咨询性质的材料,国外一些机构也对此作了一些相关探索和研究,但尚未达成共识,一些关键问题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国内航空公司在实际运行中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影响到飞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道面尤其是湿和污染跑道状况对对飞机着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多跑道运行将成为机场主流运行模式,机场跑道容量评估对机场的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合理、有效评估跑道运行容量,本项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建立飞机进离场排队模型,结合机型分配、起降类型分配及结合空域和地面联合约束,分析影响跑道容量的随机因素,并研究随机因素对于容量的影响。最后递归计算每个航班的航班时刻,通过统计小时内的航班数量获得容量值。对比分析软件仿真结果和理论容量,验证模型的合理性。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可以量化计算跑道容量,为规划层面的跑道设计和运行层面的流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亲遗传算法(PGA)对多跑道航班着陆进行优化调度,该算法以航班延误总时间最小为目标,通过选择、基因换位、基因移位等遗传算子操作,对着陆航班排序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先到先服务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PGA算法在延误时间方面远低于先到先服务算法。  相似文献   

15.
相关运行条件下的双跑道容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丁杰 《科技通报》2012,28(10):213-216
归纳了制约双跑道运行容量的因素,对比单跑道容量评估方法,提出了在相关平行仪表进近模式下进行容量评估的方法,将两条跑道作为一个系统,使评估问题大大简化.通过算例显示,与实际运行情况比较贴近.同时也发现,双跑道容量评估的特殊性,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1)
跑道是飞行活动区重要的部分,跑道安全关乎着航空安全和运行安全。现阶段跑道入侵问题成为限制航空安全发展中弊端性因素,这也是国内外极为受关注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民航发展水平成增高之势,航空飞行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民航安全压力也随之增加,以安全管理为依托,推动跑道安全运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20)
地面风是指能够代表跑道接地地带10m高度上的平均风向、风速以及风向和风速的重大变化。飞机的起飞、着陆以及起降方向的选择都需要考虑地面风的影响。首都机场拥有三条跑道,纵横范围广,地面风以及风场情况存在异同。了解每一个点风在不同季节、不同风向以及不同风速范围下的一些变化规律,对于管控风对飞行的影响有一定意义。所以,笔者通过对比每一个探测点的数据,了解首都机场风场情况和每一个点之间风数据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并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飞机出行,由此促进了我国民航事业的繁荣发展。在民航发展的同时,航空安全问题也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跑道是航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空中交通管理的重点内容,对航空安全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在本文中,介绍了跑道入侵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空中交通管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预防跑道入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成都新机场一期工程由三条交叉跑道组成,本文对成都新机场交叉跑道在不同运行组合下的尾流间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成都新机场在正式投入使用后,相关方按照该分析结果,严格遵循相应的尾流间隔标准运行,这能大大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也提高了机场的利用率,经济性更优。  相似文献   

20.
跑道安全事故在民用航空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逐渐引起了业内的重视,加强跑道安全风险管理,也成为空管的一项重要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从本世纪处到2010年,全球范围内的事故超过五百起,因此各部门对跑道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