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化:当代中国教育理论的努力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什么是教育理论的现实化首先,我们从现实化说到理论的现实化,最后归结到教育理论的现实化.(一)现实化.我们认为所谓现实化有二义:一是使不具有现实性的东西转化为具有现实性,或是使只具有间接现实性的东西转化为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东西;二是使本来具有现实性但现实性不够强的东西使其现实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变得泛化、纯化、强化、深化等等,即变得更有现实性.(二)理论的现实化.什么是理论?从根本上讲,理论是现实在思维中概括反映的形式.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具有真理性的思想、理论,是对外部现实必然规律的普遍性反映,因而应该是具有现实性的.但是,由于理论对客观存在还是一种观念形式的把握而不是感性的改造,它提供给人的是一种理想,一种对于前景的展望而不是一种现实的客观存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理论现实化的路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理论的现实化需要一个中介———人。教育理论现实化的路径有四: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方法—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3.
论制约教育理论发展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教育理论发展现状的不可人意,已是理论界和实践领域普遍形成的印象。“脱离实际”和“抽象程度不高”作为两种视角不同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理论的状况。按照这样的诊断,使教育理论“现实化”或“思辨化”就成为治愈其落后现状的处方。而在“现实化”与“思辨化”之间存在的矛盾,又引起了有关教育理论发展方向上的争论。事实上,用单一的理论模  相似文献   

4.
教育理论学术旨趣的实践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育理论沿着实证化和哲学化两条脉络发展,在学科地位、价值、功能以及理论表述方式等方面屡受指责.其缘由在于它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未能充分考察教育活动的特性,失去了自身特色.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理论必须充分反映教育活动的独特性,以生活世界作为教育思维方式的基点,关注教育的意向性和交往的发展价值,致力于建立个别化的理论,还教育充满智慧挑战的实践本性.  相似文献   

5.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形成深受王阳明、杜威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方面内容.生活教育理论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对于当代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入手,进一步挖掘其教育理论的现代价值,以期指导现实教育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6.
从知识论的视角看,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着教育理论的价值理想性与教育实践的现实性的矛盾,教育理论的逻辑清晰性与教育实践的运作模糊性的冲突,以及教育理论的视角片面性与教育实践的整全性的对立.教育理论要想嵌入教育实践,需要创造现实条件,消除教育理想的屏障;“转识成智”,把握教育理论实践化的机理;洞悉视角局限,“择宜”谋划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朋辈教育近年来在我国高校以朋辈心理辅导咨询活动方式得到迅猛发展。在朋辈教育中国化中必须处理好朋辈教育的现实性、独立性和普遍性的辩证关系。陶行知先生把美国杜威教育理论进行创新性改造和转化,使之形成适合中国本土教育状况的生活教育理论实践,为朋辈教育中国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与作用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的,教育理论本身的抽象性决定了其进入教育实践途径的特殊性。认识和了解这些不同的途径,对于教育理论实践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理论只有真正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以后才能与教育实践生成相通性,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教育理论影响教育实践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具有独特的作用与形态。  相似文献   

9.
模式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但它不等同于理论.理论是对实践活动本质的抽象,有相对完整的概念体系;而模式只是对实践活动加以类比和简约化表达,是理论的具体运用.模式具有模仿性和可操作性,但它不等同于实践经验.实践经验是依靠原型实践活动获得.能引导人们认识原型和再现实践原形;而模式蕴含着假说,是对实践原因的改造,并赋予条件和操作程序,使预见现实化.在素质教育中,科学的教育模式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是教育经验转化为教育科学的中介.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模式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但它不等同于理论.理论是对实践活动本质的抽象,有相对完整的概念体系;而模式只是对实践活动加以类比和简约化表达,是理论的具体运用.模式具有模仿性和可操作性,但它不等同于实践经验.实践经验是依靠原型实践活动获得.能引导人们认识原型和再现实践原形;而模式蕴含着假说,是对实践原因的改造,并赋予条件和操作程序,使预见现实化.在素质教育中,科学的教育模式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是教育经验转化为教育科学的中介.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技术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及其所蕴涵的教育 /教学理念 ,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揭示了教育技术在促进学习者多元智能发展中的作用。本文认为 ,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发展引领了一种崭新的教育 /教学理念 ,教育技术则将为这种崭新教育 /教学理念的现实化、操作化提供了实施的中介和促进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影响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国外教育理论中,杜威教育理论是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其中国化至今已走过近百年的历程,经历了兴起、繁荣、批判与否定和多元发展四个阶段。杜威教育理论之所以能在中国产生持续的长期影响,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杜威教育理论本身的时代性、实用性、真理性是根本性因素,文化从深层次上影响了其在中国的扎根深度,政治变动影响了其兴衰起伏,杜威的来华及其中国弟子的努力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杜威教育理论的中国化经验启示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教育理论,既要尊重中国实情,还要张显主体意识,同时又要在借鉴和创新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相似文献   

13.
探讨我国教育评价的发展走势,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提出发展我国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应注重教育评价理论的基础研究和中国化研究;注重发挥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和决策性功能;注重对学校内部教育评价系统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  相似文献   

14.
教育理论以一种不具有普遍操作性的抽象形态存在于人类教育生活中。教育理论是一种部分化的理论,难以面对整体化的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具有独特的话语形式和规则,缺乏直接进入教育实践的操作性知识。教育理论缺乏刚性的抽象特性,直接决定着其价值实现途径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现实成效、教育规律和方法上存在着诸多不同点,但两者之间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体现.我们要在两者的有机结合上,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出发,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指导,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异域教育理论需要中国化是由教育理论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而异域教育理论中国化的目的则在于解决中国教育实践的问题,建构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因此,在学习、借鉴异域教育理论时,就需要确立一种中国立场,拥有一种主体意识,就需要教育研究从知识陈述转换为实践探求。  相似文献   

17.
研探杜威教育理论的创新思路和特点。认为在理论建构上,杜威着力打造其理论的核心概念——“经验”,用辨证的方法透视现象,立足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其理论来自美国当时的教育实践,而不是实用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的逻辑推演;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应该是教育理论产生重大影响的基本前提。这对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论创新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由教学媒体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媒传教学理论构成,它们交织在一起指导教育者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学媒体理论包含本体论、特性论、利用论、开发论等内容,教学设计理论包含经验化教学设计论、系统化教学设计论、非线性化教学设计论等内容,媒传教学理论包含视听教育论、程序教学论、计算机辅助教育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等内容。对这3种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实践的“围剿”下,教育理论陷入了“退化”的态势,形态退化、逻辑退化、功能退化是这种退化的三重表现.教育学变得越来越谦虚了,其自由、高贵的理论秉性在消逝.介入实践是拯救当代教育理论的行动,是其奋发图存的现实选择.介入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间的互适与互调,“接入——互摄——融合”是教育理论介入实践的“三步走”模式.促进介入,构筑有魅力、有实力、有舞台的教育学是当代教育学振兴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20.
叙事是否作为教育理论探究的方式可从三方面求证:对理论的再认识、叙事的基本品质以及叙事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首先,现象学一解释学视野下的理论不再是借助概念逻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是转向了对现象的诠释,由此,不同的研究角度即有不同的理论.叙事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无疑成为教育理论的探究方式之一.其次,叙事具有对教育精神的领悟和坚持、明确的教育概念架构及教育视界等教育理论探究的基本品质,是对制度化教育超越的积极探索.再次,在教育理论发展中,叙事具有适切于教育生活研究,致力于对教育生活的理解,观照教育现实以及从多层面表达教育理论的优势,从而使其理论身份的确认更合乎理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