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次课程教材改革是建国以来第八次课程教材改革。与前几次相比,它的显著特点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从以知识为本、以知识体系为本发展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说是极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课程理念。从不同学习理论的视角来解读"以生为本"课程理念得出不同的结论,人本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命为本",行为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动为本",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长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从不同的角度将其解读为以生命、生动和生长为本。  相似文献   

3.
清末以来,官方、学术界及实践领域对“幼儿园课程”概念的理解,发生如下变迁:课程目标从获得知识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课程内容从相互孤立、学科化到综合化、整体化、生活化;课程实施从灌输注入式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创造性地采用多种方法;课程编制从高预成、高计划到园本化、个性化,并具有生成性、灵活性。幼儿园课程概念的变迁是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互建构的过程。官方的、学术的课程概念最终要在实践层面被认识、被理解,方能被践行。前瞻未来,在“以儿童为本位”的基本价值取向的引领下,幼儿园课程必将向着更“儿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类已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发展的时代、挑战的时代、竞争的时代!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基础教育已经实现了教育发展的三个转变:从重视体制改革转变到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重视规模速度转变到重视质量效益;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变到以“育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国家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结合的形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校开始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建设水平决定了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在“以本为本”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新时代对幼儿园教师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应当具备的一般要素及特殊要素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以本为本”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理论分析框架。遵循此框架,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学前教育原理”在课程目标设计上,应贯彻“以德为先”,关注学生的课程体验,强调“以学为本”,丰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热点,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并重,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在课程实施上,应实现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从“教师讲授”到“探究合作”、从“教室学习”到“场域多元”的转变;在课程评价方面,应实现由知识掌握到全面综合、由教师独评到师生共评、由结果性评价到过程总结结合的改进。这一改革探索应能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提升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战略,为此教育的一系列转变,即“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从统一课程到自主选择课程的转变”、“从单纯文化课程到综合性课程的转变”、“从单纯考试评价到综合素质评价的转变”以及“从以教书为本到以全面育人为本的转变”,已成历史之必然。教育者在事关教育发展战略的大局问题上,一定要抱着“积极求实”的态度,投身新课程改革中。  相似文献   

7.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战略,为此教育的一系列转变,即“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从统一课程到自主选择课程的转变”“从单纯文化课程到综合性课程的转变”“从单纯考试评价到综合素质评价的转变”以及“从以教书为本到以全面育人为本的转变”,已成历史之必然。教育者在事关教育发展战略的大局问题上,一定要抱着“积极求实”的态度,投身新课程改革中。  相似文献   

8.
园本课程,顾名思义是以园为本的课程,具体涉及到哪些方面呢?我园在建构园本课程时以幼儿为本,抓住根本,强调幼儿的主体性;以园为本,因地制宜,突出课程的可行性;以师为本,鼓励教师有不同的声音,保障园本课程的开拓性;以主题为本,优化整合,保证课程设置的平衡性。实施园本课程时选好最适宜的切入点,把握好教育的时机,组织起生动、有趣的教育活动,建构出富有生气、充满特色的园本课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课程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之学和为人之学,但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离此还有相当距离,因此,必须进行教育改革:在教学理念上,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在教学模式上,从封闭走向开放;在课程设置上,从论、著的二元分离到史、论、著的有机融合;在评价方式上,从重知识和分数到重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马健 《小学校长》2006,(5):40-41
小学《科学》实施以来,使我对科学课程的认识从新奇到感兴趣,从教学实践转变为教学的探究,从教材的使用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设计。本想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是怎样在科学课程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实施,一个十分响亮的口号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具体地说,就是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注重学生终身持续的发展,注重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的,现行的课程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进行彻底全面的改革。其中,校本资源的利用,校本课程的开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建 《天津教育》2001,(9):23-24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要完成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转变,就要以课程教材改革为载体,建立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落实到学生,从学生学习的效果反映课程教材改革的初衷。此次信息技术课的教材改革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以学生为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培养和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国本、地本、校本、三种课程模式之间,存在着互相对立、互相接近、互相包容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不再采用单一的课程模式,而是呈现出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相互接近与靠扰的趋势,以“三本‘兼容课程模式为主要目标的国家,将会越来越多,终将成为21世纪全世纪课程改革的主流。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之学和为人之学,但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离此还有相当距离,因此,必须进行教育改革:在教学理念上,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在教学模式上,从封闭走向开放;在课程设置上,从论、著的二元分离到史、论、著的有机融合;在评价方式上,从重知识和分数到重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幼儿园课程在每个具体的幼儿园实施的表现形式,园本课程是具有该幼儿园特色的以园为本的课程,其实施离不开幼儿园课程特性的整体要求,也需要结合幼儿园自身实际,需要幼儿园每一个成员去挖掘、建构、组织属于幼儿园自身的园本课程。本文以幼儿园课程的特性为基础,讨论了影响园本课程实施的因素,并对园本课程的实施方法从利用课程资源进行主题活动、学习国外课程模式理念、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生成性三个方面提出了观点。  相似文献   

16.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和教学形成了相互需求、相互支撑的关系,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以有效教学目标为基本定位,有效教学研究也需要扩展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以获得新的动力。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去关切课程资源,以教学任务为中心,需要关注学生主体、学科客体和教师的需要和特点。有效的教学需要突破教科书内容和难度的制约,跨越一本教材的教与学,跨越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之外,从有限的教学空间拓展到无限的自然社会,传统的教科书等课堂媒介也要拓展到现代的信息媒介。  相似文献   

17.
园本课程更多意义上是一种课程实践,或称之为实践意义上的课程。实践和理论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一种相依相随的关系,因此构建园本课程就必须寻找到一个适切的理论作支撑,以真正凸现园本课程的本质内涵。如南京北京东路小学幼儿园的开放性园本课程,它借鉴的理论主要源于普列高津耗散结构论中的“自组织”开放观并结合后现代主义的开放、不确定性建构起来的,而江苏金湖某幼儿园的生态式园本课程,是以生态学的观念为指导,以科学教育为核心,以环保教育为突破口而建立起来的富有特色的园本课程。  相似文献   

18.
强调"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趋势中,班本化有让课程更贴近儿童,适合幼儿发展的特点.要实现班本化课程的落地,需要提升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把握课程预设与生成的平衡,对课程进行动态调试,引领与支持幼儿学习.在班本化课程实施的不同阶段,从"一张计划表"到"一份施教图",从"一个课程故事"到"一项教研活动"的支持机制,是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上海教育》2009,(12):34-35
于漪如是说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核心理念和过去比有很大的不同。我参加过很多次语文教学大纲的审查和语文教材的审查,过去讨论问题的时候总是以知识为本,以知识体系为本,现在转变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极大的进步。 ——选自《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183;坚守&;#183;走进新课标》  相似文献   

20.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幼儿园以创造教育为办园特色,在多年实践中持续完善以幼儿创造力表达为特色的游戏化园本课程建设,先后经历了基于主题的戏剧课程阶段、基于“四维五环”的益智思维活动课程阶段和基于儿童本位的创想游戏课程阶段,用实践探索阐释了游戏化园本课程从理念形成、体系成型到课程拓展的构建与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