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确定学生理想教育目标,制定学生理想教育计划,探索学生理想教育良策,总结学生理想教育规律,推动学生理想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是新时代教育科学发展规律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一.启发小学生自我探索理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启发小学生自我探索"为什么要学习文化知识"是树立理想的第一步。通过语文阅读历史英雄人物故事或名人成功故事进行自我探索思考"自己有没有人生理想"、"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由于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发展规律高度契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有优势。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语文教学中以故事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故事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形式和载体。教师应充分利用"听故事、读故事、写故事、演故事"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及倾听能力,也能促进学生阅读及有效识字,并提升学生的自信及表达、想象和写话能力。本文就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依托故事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却因此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劳动,多些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故事正是这种教学方法的载体。讲故事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充满故事的学校才是具有文化内涵的学校。语文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故事的殿堂,故事不但可以让语文教学更精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通过故事,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提出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著名论断,《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课程生  相似文献   

5.
读者     
正还说"科学"长沙理工大学李维鼎现代课程都要讲科学,语文自不例外。问题是语文应该有怎样的科学性。这太过复杂,我说不清楚。只是想,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顺其规律是"科学",否则就是不科学。而语文教学的规律当取决于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学习的规律又取决于语文(语言运用)的内在规律。那么,汉语(运用)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正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语文的"本真"是什么呢?就是语文的本性、本源、本来面目。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曾指出:"语文的本真在于语文规律的把握,教师按语文的规律去教,学生按语文的规律去学"。"本真"语文课堂的追求目标是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以学生阅读习惯、表达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学生阅读力、表达力、文化力的提升为目的。笔者现以语文阅读课教学为例,从三个方面尝试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  相似文献   

7.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说,故事正是这种成功教学的载体之一。原因一,小学生对故事特别敏感,他们乐于听故事,每当听故事时,他们的神情会变得专注。这份专注说明生动的故事比起那些生硬的规章制度更容易让孩子理解与接受。第二,故事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感染力,是了解历史、体验生活、认知情感的有效素材。如今,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更多经典的、优秀的故事进入到小学语文教材,语文的世界成了一个故事的殿堂。这些故事不但文质兼美,更是闪烁着人文内涵的灿烂光辉。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激活"故事"这个学生乐学的元素,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潜心阅读,用心品味,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陶冶他们的心灵,让"故事"发挥无痕的教育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在阅读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爱,有时很简单》后,我确定了把"爱的故事"作为课堂主题,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每篇课文中爱的故事,懂得并学会爱自己身边的人"作为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即  相似文献   

9.
干国祥老师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的习作"学写童话"。他的教学先从漫谈童话入手;再出示一组故事,引导学生探寻故事的原型;接着,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创编故事的大致"模型";最后学生根据故事的原型编写自己的童话故事。他的教学启示我们:写作教学要教到"上位"、教在"本位"、教在"这一类"才有效。  相似文献   

10.
<正>"故事风暴"这样一个微型课程,源自于我内心对语文教学与故事联姻的一种情结,源自于我对语文教学"为思维而教"的一种坚守。首先对题目作两点解释:第一,所谓"故事风暴",是对故事本身的要求,即故事要精短而耐人寻味以至回味无穷,要给人在开阔视野、启迪思考、精神激励上产生超级"震撼"进而达到"风暴"级别。  相似文献   

11.
陈寿江 《中国教师》2008,(11):37-39
<正>我们这里说的"昨天的故事",是指在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受到人们猛烈抨击和强烈反对的语文标准化考试,主要表现在:语文测试唯教参、命题者拟定的标准答案是从,如:"雪化了是()",只能填"水",或"水蒸气",填"春天"就不行。根据  相似文献   

12.
"讲故事"是低年级学生语言训练的重要载体。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故事类课文的语文要素主要是"借助提示讲故事"。要讲好故事类课文,教师就要依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借教材提供的各种支架,引导学生梳理故事内容,厘清故事顺序,丰富故事语言,完整、有序地讲述故事。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教育编辑李振村老师曾经说:"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故事啊!语文教材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向孩子们传递着关于语文的各种知识,老师通过一个又一个富有故事感的课堂,把孩子们引入语文的世界.一本好的语文教科书,一定汇集了很多经典故事;一位好的语文老师,一定非常善于讲故事."的确,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一定具备故事素养,善于用故事来解决课堂问题,提高课堂效率.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主要学习内容,但是由于量大难记、形多难写、音多难读,相比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其他方面的内容,就比较枯燥,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如果在识字课上让故事的馨香润泽学生们的心灵,他们必定兴趣盎然,使识字课充满情趣,充满智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故事,人们大都喜欢,不分男女、不分年龄、不分职业.故事可以提供前车之鉴,避免让人重蹈覆辙,也可以让人打发时间、提供娱乐,我想这就是人们喜欢故事的原因吧!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其实就是一个"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小孩子喜欢故事,因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老师喜欢故事,因为故事寓教于乐,能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故事教学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15.
回归语文,就是语文教学要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坚决反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形式主义,打外围战的彩色语文。我们应积极倡导"本色语文"、"自然语文"和"绿色语文"。首先,"回归语文"就是要回归"本色语文"。就是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47):75-76
如今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校本教材的实施与运用。在"语文校本实践课"中,老师要带领孩子进入不同主题单元,去品读趣味故事。从经典故事《三只小猪》开讲,加入《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三只小狼和一只大坏猪》由此引领孩子颠覆印象中小猪与狼的固有印象,展开丰富多彩的辩论与思考,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大卫·威斯纳的《三只小猪》《我是最厉害的大野狼》启发了学生去积极创作多个"角色""串门"的原创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让童真童趣在故事中闪光,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在"颠覆"与"创新"的奇妙旅程中,促使学生去感受不同故事中共同的真、善、美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7.
教语文,学语文,都需要认识语文:洞悉语文的特点,了解语文的规律。语文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模糊性,或者说是它的精确与模糊的并存性。精确时,起承转合,章法端严,不可易一词一字;模糊处,横岭侧峰,仁评智议,又难以拘于一见。贾、韩论诗的故事被凝缩成“推敲”...  相似文献   

18.
第十一册习作七要求:翻开语文书,除了看到一篇篇有趣的课文,一幅幅精彩的图画,你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它们有的藏在成语中,如"立雪求道""叶公好龙"的故事;有的藏在课文里,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发生在《林冲棒打洪教头》前后的故事……通过阅读,找找语文书里的故事,选一两个写下来。也可以写写你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即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讲好故事"的方式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讲述故事时,要依托文本,构建框架,历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深入文本,强化学生感知,历练他们的体悟能力;要依托留白,拓展补充,历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样,才能讲好故事,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0.
故事是学生了解和接触世界的重要渠道,更是学生打开视野、开放思维的重要窗口。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了不胜枚举的故事,种类更是不拘一格,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有英雄故事、家庭故事、动物故事……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热爱听故事的童趣心理,结合教学中涉及的故事进行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为语文课堂注入满满的"故事味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