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2012年9月份开始,我校教师例会就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冯恩洪教授《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讲座的光碟。这是冯恩洪教授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对中国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展望。他在讲座中指出: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而由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走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场革命,是一场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是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关键的关键是要研究学生,使  相似文献   

2.
李素萍 《宁夏教育》2012,(11):76-76
从教十几载,笔者虽积累了一些教育教学经验,但有时仍感迷茫:学生到底该怎么教,什么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有收获?正值此时,笔者经朋友推荐读了冯恩洪教授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此书给了我重新认识教育功能、探寻教育真谛的机会,也给了我心灵上的触动和思想上的启迪,还让我明白了教育不仅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更有责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转变观念重构面向弱智学生的数学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不是去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应该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面向培智学校的课程,不是去挑选适合课程的学生,而是应该创造适合学生的课程.  相似文献   

4.
冯恩洪说: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学生不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但是我还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随地吐痰。我可以叫学生勤奋学习,我还应该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置身其间,不学觉得愧对老师,愧对学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这种教育实际上就是班集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多媒体技术是教育手段的一场革命。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逐渐普及,不少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走进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6.
人类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只有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才能算是最好的教育。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外国语小学“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就是要告别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走进以学生为本、以每个学生全能发展为本,真正做到关注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促进每个学生最大化发展,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做一名有特色教师,一直是我追求的方向。 2012年1月13日至15日,我有幸聆听了全国十杰教师、清华大学附中赵谦翔老师的讲座《敬业·创业·乐业—我的成长之路》、万平老师的讲座《静静聆听童心的呼唤》、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陈锁明教授的讲座《教育变革与突破》。  相似文献   

8.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我们要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这是一种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教育观,这一教育观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注意,那就是:所有学生,包括后进生都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教育应该对每个学生负责,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选择放弃,只能转化。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改已经走进课堂。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这轮课改的意义时,深感它不仅仅是改革教材,更是教育思想的一场革命,它所引发的是教学关系、教学方式、教师行为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等一系列转变。  相似文献   

10.
在冯恩洪关于“明天的教育”的理论思想框架中,学生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与构件。教育因学生而产生,因学生而存在。如何认识看待学生,是一系列教育观念的出发点和基础。因此,在冯恩洪近三十年的教育实践与探索中,对教育对象——学生的研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傅树佳 《师道》2000,(8):53-54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革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教师。这是因为,教育方针的贯彻,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要求的具体化,最终都要落实到学校,落实到教师,体现在学生身上。一言以蔽之,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离开教师素质,高谈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2.
小班化教育是教育界的一场悄然进行的革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如今,我们已经步入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的时代,我们肩负着教育的使命,要为培养后代,建立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讲究教育的个别化和个性化,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这是我们的责任。实行小班化教育教学,使教师与每一位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合作、帮助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试论教师引导学生刍主学习的观念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变革强烈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相应的教师的角色功能也必须随之发生从支配学生到促进学生的根本变革。从内容上看,教师的变革包括学生观、学习观、教师角色观的改变,从性质上看,教师观念的变革对教师而言将是一场无疑会给教师带来阵痛的革命,会在实践中遭遇到阻力。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改变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文化,而教师是落实理念的关键。为了实现教育文化的转变,教师需要:改变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把教育理解为有教师介入的一种学习,把学生当作教育主体;奉行教育走在发展后面的教育规律,将以社会为本的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以"过程与方法"打通三维目标,内在地实现教育的道德目标;走进学生,从心理学、...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是教育的永恒追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因此,我心目中的理想学校,应该为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保驾护航。一、让思考成为习惯教师是"轻负高质"的践行者,只有让教师拥有  相似文献   

17.
张园园 《师道》2014,(6):17-18
去年在一次讲座中鲁子问教授提到,"在国际的教育环境下,基于优势的教学已经成为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基础教育的一种运动,一种现象。"鲁教授的这一理念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优势,不管是学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学习优势,关键是教师怎么样基于这种优势,把它最大化、显著化,促进学生实现预设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尊重人的心理需要为出发点、为原则的,是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一种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把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教师能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采用优化学生心理,拓宽教育途径,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条件下教学行为的变革,无论是对于教育主体的教师,还是对于主管教育的管理层,都是一场革命,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的决心、毅力和智慧,也需要管理层的支持、协调并提供宽广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李玮  朱静 《宁夏教育》2012,(7):142-142
没有教师生命的提升,就没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没有学生的创新;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没有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做一名平凡讲台上的优秀教师。有一位教师每天临睡前回答自己提出的三个问题:“一省吾身——有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二省吾身——有没有追求课堂的诗意?三省吾身——有没有感受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