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本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小学品德课程的核心,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本课程的基础。在小学中三—六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目的就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祖国、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本课程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出其“社会性”,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流动青少年的社会融合是促进社会安全稳定的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偏低,流动青少年城市认同感、归属感较低,受困心理、失衡心理较普遍,导致犯罪率上升.为推进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亟须加强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心理支持系统建设,从构建流动青少年心理干预的衔接与贯通机制入手,逐步完善流动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推动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茶文化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茶为载体,整合教学资源,开发校本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活动教学;创新课程评价,提倡多主体、开放性、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拓展教学时空,开展实践活动,让茶文化走进品德与社会课堂,让茶文化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相结合,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校本化,开辟了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凸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需要通过不同渠道实现,《品德与社会》和少先队活动都属于思想教育范畴,将二者有机融合,用理论支持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不仅避免了重复性教学,还可以大幅度提升德育教学品质,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丰富支持动力。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作为品德教师,我们应该在儿童人格塑造最关键的时期,使他们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让他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那么学生就会获得生活的成功,我们也获得了塑造人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德与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制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当时着重阐明的意义是课程与教材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当课程与教材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们认为本课程向生活的回归应致力于使课程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成为一个能够改变、改善生活的“因子”。这一种回归才是课程的归宿。课程与教材要转化为儿童的生活,这是本门课程教学所应持有的基本立场,同时我们也反对“立竿见影”的简单化联系。要深入研究课程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要开通课程走向课堂以外生活的渠道,要着力培养“践履躬行”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曾有人把孩子的心田比作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只要播下思想、行为的种子,便会有良好品德的收获。《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正如同一颗种子,通过激发道德情感、体验道德认识、训练道德行为,使学生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念,初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如果教师能紧扣课程性质、  相似文献   

8.
在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中,流动儿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尽管很多学校都在学生安全管理上费尽了心思,但由于对流动儿童的特殊性关注不够,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因此,流动儿童的校外伤害事故案件仍在逐年上升。流动儿童的特殊性体现在:(1)生活环境差。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中国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门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这是德育课程形态的一次深刻的变化,新的课程形态带来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新的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根据这些新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围绕"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课程核心,探索出有效的"学生参与社会,了解社会,做社会人"的实践活动策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品社课堂,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成为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要从本文中的几点才能使课堂活动做到有效。  相似文献   

11.
孙淑娜 《辅导员》2014,(15):61-62
<正>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艾尼阿克诞生到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以下简称ICT)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每一个角落。ICT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ICT的直观生动、信息量大、整合效果强、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现实与虚拟界限等特点也使得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式由“单身外出”向“举家迁徙”转变,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涌入城市.由于制度建构、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原因,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社会排斥使流动儿童处于一种被隔离、被抛弃和被边缘化的状态,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融合、社会化及未来人生走向.  相似文献   

13.
正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艾尼阿克诞生到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以下简称ICT)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每一个角落。ICT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ICT的直观生动、信息量大、整合效果强、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现实与虚拟界限等特点也使得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品德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但在当前的品社家庭主题教学中,教师选取的生活事件存在着远离真情、远离生活、远离学生成长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选择体现学生真实道德生活的事件,创设真正的道德冲突,激发学生真切的道德体验,形成辩证的道德判断,从而让学生获得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回归生活,要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其中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是课程标准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而《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特点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参与社会生活,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置是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该课程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回归生活”.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给校本化实施留下了很大的余地和空间.基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我们深切领悟品德与社会课程“回归生活”理念的重要性,依据本校以及师生的实际,对现行品德与社会教材进行改编、补充、拓展,在与学科约会、与班队融合、与活动牵手的创造性处理中,实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校本化实施,让品德与社会课程焕发出勃勃生机,走向更具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教育引进农村课堂成为现实,有力地促进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素材,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促进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8.
社会融合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对于其根本指向是为了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共进的课程开发来说,社会融合是一个新的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审视和研究视角。文章对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现实困境进行梳理,并尝试作出突破困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于军 《辽宁教育》2009,(10):54-54
<品德与社会>一节课的内容就几幅图片几段文,是编者没有足够充实的内容可编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样的编写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即教科书只是用于教学的课程文本,它是编者提供给广大教师的教学范例,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不是全部,这就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宋美娜 《辅导员》2010,(22):44-44
开学第二周,一切都在紧张忙碌中。一天早晨到校,我收拾完卫生,小组长过来报告说:"老师,任炳华没写家庭作业,他爸爸也没签名。"任炳华是上学期才转来我们学校的外地生,语言也有些不通,真头疼。"怎么办?老师!"小组长生气地说。一抬头,发现跟在小组长后面的任炳华正看着我,脸色格外苍白,眼里似有泪珠在滚动。见我看他,想说什么,嘴唇动了动却没出声,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害怕还有一丝求助。"不会出什么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