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学生缩写内容,理清故事情节。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画出文中体现孤独的语句并加以分析,把握人物心理,体会主人公成长历程。边朗读句段,边欣赏相关的画面,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体会杜小康在不同环境中的内心活动,感受他的孤独情感,从而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想】《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选编在人教版初三课本小说单元中。这部小说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情感细腻。这段节选独立成章,展示了小主人公杜小康在野外牧鸭生活中,战胜了孤独、恐惧,走向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文章虽思路清晰、内涵丰富,但因为是同课异构,一篇课文两位老师教授,这就需要做到角度相异,侧重不同。小说的三个要素是人  相似文献   

3.
“自主择读”是阅读教学策略之一。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允许学生先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重点地阅读。这样就把教材分割成了几个板块,每个板块分别有不同的学生阅读。通过对话、交流,联结整篇章。最后达到整体的感悟。这样的阅读方式不是完全尊重章的描写顺序,而是通过各个“点”的击破。由“点”连接到“面”。从而优化了阅读过程,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是篇幅较长的自读课。课文展示了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孤独而坚强的成长历程。文中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教读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贾亚楠 《儿童音乐》2013,(8):76-77,75
【教学内容】欣赏课《孤独的牧羊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聆听《孤独的牧羊人》,了解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情感目标——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作品欢快、活泼、诙谐的情绪;能力目标——围绕音乐《孤独的牧羊人》提高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融合音乐、电影、演唱、评价等教学活动,掌握歌曲的风格特点并从中获得音乐感受和体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年级】三年级【课型】欣赏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  相似文献   

6.
孟老师和余老师关于《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有这样几点共同之处:一是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的理解感受人物的英雄形象。如,对关键词"废墟震撼感动诠释"的理解,对人物最后姿势描写的句子的理解和感悟。二是注意体现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在阅读中揣摩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教师备课,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语文教材,具体的篇目。面对一篇课文,先要立足课标和语文教学之本,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教什么),既要关注课文所表达的内容,也要关注其表达形式,即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传达内容的。而确定合宜教学内容的前提,则是语文教师对教材、对文本的深入研读,如,阅读小说《孤独之旅》,就要掌握这篇小说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8.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中小学教师课程教学活动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教师在教育改革的舞台上,将扮演一个全新的角色。教师在进入新课程规定的新的课堂教学之中时,将随着新课程所建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异步教学便是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脱颖而出,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巨大进步。同时也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课堂常规,实现角色转变,从孤独走向合作。一、异步教学促使教师角色转变异步教学改革,正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黎世法教授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异步教学的思想己深入人心。在异步教学…  相似文献   

9.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中主人公杜小康在经受了少年成长的痛苦与煎熬后,体会到了成长后的幸福,那是一种能将成长中的伤口解读为一朵美丽的花的勇气与豁达,是承受了人生第一次磨难后的成长的觉悟和孤独的苏醒。从此,责任担在肩上,生命变得坚韧,人生渐趋丰饶。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夏天,笔者在一次全国性的教学研讨会上,观摩了一位名师的示范课——《孤独之旅》。该课例获得了与会专家的好评,但笔者以为,该课例存在明显的不足:教学过程因感性的缺失而导致审美的缺失。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如下:(1)背景材料介绍——作者介绍、《草房子》介绍以及杜小康介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两位教师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他们确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学习生字词;概括文章大意;抓住人物心理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规范、易于操作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预测,初步学会预测。2.能举例说明预测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预测的重要性。3.能关注身边事物、重大事件、社会发展,愿意进行预测。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小烧杯、大烧杯、量筒、玻璃球等。2.每组准备:大烧杯、玻璃片、蜡烛、打火机、啤酒瓶各一份,白纸两张。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课程标准》中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将过去潜藏在知识、技能目标中的人精神凸显出来,达到真正育人目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教师,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挖掘出课潜在的有价值的人内涵,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影响教育学生之目的。在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一中,我真正领悟到语课堂教学革新给教育带来的巨大惊喜,领悟到课所折射的巨大人魅力。它是一部当代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经历过“孤独之旅”的少年杜小康,他的那份孤独,已撕去了他幼稚的外壳,仔细地雕刻着他的灵魂,这一经历深深打动了学生,震撼着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意识到孤独的价值在于“获得生活经验,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4.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而要达到达个目标必须要优化教学过程。基于这一点.在2000年-2003年.我们进行了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的子课题——《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研究.达到了课题研究预期的目标.取得了许多成效,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身份证编码的编排方法,体会数字编码编排的特点,初步学会编码.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比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体验与训练,重视思辨精神的培养;要取拙补巧,不仅要研究教学设计的巧,更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和积累;要舍去浮躁的心态,关注学生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徐峰 《中学教研》2007,(9):26-28
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并能初步应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景素材,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能用多种途径推导公式,通过交流合作,体会向量方法的工具性,了解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探究的乐趣,培养  相似文献   

18.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话用在小说散文的景物描写中特别适合.然而,不少教师进行小说教学时并不重视引领学生细读文本,从景语中读出情来.比如《孤独之旅》中的许多景物描写都很有味道,但教学时解读得比较简单,往往只抽象地说它衬托、传达了人物的什么心情,贴个标签似的就过去了,蕴含其中的味道并没有嚼出来,那些生动的描写是如何衬托、传达人物心情的,其妙处在哪里,都说不清,道不明.这是非常可惜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养成细读景语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是由一系列教学活动组成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必须强化每一个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钱梦龙先生曾强调过,以训练为主线”。如果不对这里的“训练”作狭隘的理解,而把它理解为课堂教学的活动行为.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教学活动都是有效的语文训练,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有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一、案例背景(1)教学内容: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会飞的孩子》。(2)教学目标:①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怒族孩子的性格特点,激发自己对怒族孩子喜爱之情。②学习环境描写及抓住人物特点进行人物描写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