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个人消费在当代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重要,我们进入了消费社会,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消费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深入到物质消费领域,也深入到了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领域.作为精神文化消费最主要途径的媒介消费也被打上了消费社会的烙印.伴随着传媒产业市场化变革,受众逐渐被视为市场中的商品"消费者","受众即消费者"的受众观也在学界一度盛行起来.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并不认同"受众即消费者"的受众观.那么,消费经济时代的到来究竟带来了哪些变革,受众在消费社会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2.
王婷 《东南传播》2014,(12):47-49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与流行,网络红人大量兴起。作为虚拟世界中的"明星",网络红人及网络推手借助网络时代传播特点,利用受众的"狂欢"心理,在利益的驱使下,作出"出位"、"越轨"的表现,从而为自己赢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与之同时,网络红人在消费主义文化中沦为一个网络符号,他们消费受众的注意力的同时,也被受众所消费。  相似文献   

3.
关护受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受众权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大众传播的任何一种较为完整的理性认识 ,都将涉及两类主体的权益问题。一类主体为大众传播的提供 (生产 )者 ,另一类主体为大众传播的享用 (消费 )者。早期的大众传播学研究对前一类主体的权益及予了较多的关注与思考。这一方面是因为大众传播的提供者能够通过组织化的手段 ,有效地集中、表达和争取自身的利益 ;另一方面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 ,大众传播提供者的权利得失 ,必然关系到大众传播享用者的利益增减 ,甚至对更大范围的公共利益和民主权利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 ,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信息产业 ,大众传媒业也有着自身的利益 ,为了维护这一利益 ,它有时会降低自律水准乃至滥用行业职权侵害受众的利益。换句话说 ,大众传播从业者的权益并不完全等同于大众传播消费者的权益。正是基于这种认识 ,联合国大会在 1 989年通过的决议“交流为人类服务”中提出 :国家应当发展有关传播媒介的教育 ,强调批评精神 ,使传媒消费者得以维护其权益。1 991年 ,我国大陆的学者开始以受众权益为题发表论文。到目前为止 ,国内的受众权益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尚未形成一套严谨的学术规范和专业话语 ;对国外尤其是传媒法治发达国家在保护受众权益方面形成的制度和采取的有效措施 ,也还缺乏全面的了解。但  相似文献   

4.
从最直白的意义上说,电视受众就是看电视的人,只要在看我们的电视,就是我们的受众,没看我们的电视,就不是我们的受众。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种产品都必须思考:我的产品是提供给哪一些消费者的,是满足消费者哪一种需要的;换言之,消费者的某种需要主要是由我的产品而非其它产品来满足的。这就是对市场进行细分,找出目标消费者,分析目标消费者,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生活服务节目同样需要进行一番分析疏理。对目标受众定位的过程,既是对我们生活服务节目在整个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5.
张建凤 《新闻前哨》2005,(11):20-21
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是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任何市场主体都有了获得选择与被选择的权利。在传媒市场中, 传媒产品的制造者(媒体、传者)与消费者(受众)关系也就出现了新的变化,之前充当“把关人”一言堂的“婆婆”,随着时代发展,受众主体地位的突出,使“婆婆”角色不再能以绝对权威压抑“受”还是“不受”;媒体为了获得受众青睐,以其取得衣食父母“广告客户”的欢心,往往不惜降尊纡贵,迎合受众消费习惯,以求得收视率,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在这里,媒体如何既做好引导的“婆婆”又充当好服务的“保姆”?“二八”法则在中国媒体中的应用或许是一个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6.
受众与信息     
珞珈 《出版科学》2016,24(3):0-0
媒体与受众同媒体与信息的关系一样,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离开媒体,受众难以获取有效信息,没有受众,媒体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信息是媒体与受众联系的重要纽带,传统媒体如此,网络媒体更是如此。不同的是,在传统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媒体与受众的界限是明晰的。在媒体融合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参与信息传播,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同时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媒体与受众的界限逐渐模糊。当今时代,受众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参与信息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大大增强,在信息的传播和消费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不仅要研究媒体与信息的联系,而且要探讨受众与信息的关系,研究受众在信息的传播和消费中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孟庆楠 《新闻世界》2011,(3):138-139
随着消费主义思潮的发展,新闻消费主义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媒体报道着眼于对公共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欲望的创造,而失去了原有的独立与客观。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受众角色也发生了巨大转变,成为消费者,媒体生产新闻以满足受众的消费欲望。新闻消费主义现象应该引起媒体人员和受众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传媒是大众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新闻还是其他节目,都离不开广大受众的关心与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受众既是我们的宣传服务对象,也是我们的消费者。受众读报、看电视、听广播都是一种消费行为,一种文化消费。消费者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现代商业社会造就的。  相似文献   

9.
一、公共物品·外在性──新闻产品分析前不久,美国和英国事前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和提出警告,公然轰炸伊拉克。这则消息经各国媒体的广泛报道,让世人“大为震惊”。在这过程中,“消费”这条新闻的受众不分国界、种族、信仰,也不分男女老幼,对新闻的传者而言,消费者多一个,也不会增加其成本,少一个也不会降低其成本;传者自然希望“消费者”越多越好。由此可见,新闻成为一种“公共物品”-——“在增加一个人对它分享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加(它们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而排除任何人对它的分享却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它们是非排他…  相似文献   

10.
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媒体在满足经济利益诉求和拓展生存空间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媒体责任,营造良好的消费文化氛围。这就要注重受众心理研究,增强民众对新闻消费的关注度;提升新闻品位,打造新闻品牌,增强受众的消费热情;传播积极的消费文化,拓展传播媒介生存空间。与此同时,做好媒介经营,引导正确消费文化观的建构,重视平衡自身经济目标的实现与正确消费文化观的引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诸多关于产品整体概念的理解中,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三层次说最有代表性。他认为:任何一个产品实质上都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核心产品,向消费者提供基本效用和利益,即“购买者真正购买什么?”。  相似文献   

12.
发生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促成了信息社会、传媒社会的到来,国家经济和社会结构框架重心日益从物理性空间向信息或知识性空间转移。在信息化趋势下,对信息产品的社会需求不断增长,一种新的消费方式——信息消费便应运而生。大众传媒受众作为信息空间比较突出的消费者,研究其需求特征,实有必要。一、为什么称受众为信息消费者首先,受众接收、处理、加工信息的过程,其实质即为信息消费过程。信息消费是人们选择、享用传媒产品和传媒服务,以满足某种需要的日常活动的总称。①它强调了受众的主体选择性和目的性。在对大…  相似文献   

13.
任何形态的节目主持人,或在话筒前,或在摄像机前,他总是面对着一定层次的受众,主持本节目,以达到宣传的最佳效果。任何一个节目,当出现新的形式的转换时,一般都能赢得受众一定程度上的赞赏,这与受众的求新心理有关。但在传者与受传者之间,随着时问的推移,有时会出现一种并不令人满意的情况:受众的赞许愈来愈弱,先前崇拜的情绪日益消逝,虽然主持人还是原来的主持人。这个中的原因何在? 节目主持人受节目的规范。任何一个节目,都有它的宗旨、要求以及一定的传播内容。而节目主持人是在这一节目的规范下  相似文献   

14.
所谓市场细分化是指根据消费者明显不同的消费需求特性(如要求、愿望、爱好、购买动机、支付能力的差异性),把市场划分成两个以上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群,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也叫子市场)。这样,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由需要、愿望等消费需求特性大体相同的消费者群所组成。据此,我们可以说,媒介市场细分化则是媒介根据不同类型的受众群所形成的若干细分市场,这种媒介细分市场即是以信息需求大体相同的受众群所组成。我国媒体既承担意识形态的宣传职能,又融入到市场经济大的社会背景中,媒介市场格局渐趋形成。计划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5.
徐浩然 《现代传播》2006,(5):104-107
受众导向原则,实质上就是媒体如何突破传播障碍将定位信息进驻消费者心灵的原则,也是不断强化消费者满意程度的原则。本文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品牌电视栏目为例,从电视产业同质化竞争、电视频道专业化细分、电视栏目品牌化建设、电视产业阶段性发展、受众营销理论实践以及电视节目资源整合与节目运营的角度,对如何在尊重受众心理的前提下,保证广告导向与受众导向的一致性,做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做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受众是传播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受众作为社会群体成员时,公共电视可以为社会各种声音提供表达和交流的渠道,以严肃、健康的新闻时事、社会教育为主,兼顾娱乐,减少避免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不良影响。受众作为权利主体时,公共电视要提供充分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维护公众的利益。受众同时也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公共电视要为受众提供有用、有趣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媒介产品是大众传播媒介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工具生产出的产品,它借助媒介的传播渠道进行传播和交换,能够满足特定的需求,因而具有了商品属性。媒介产品的市场交换过程即是消费过程的体现,受众的消费需求决定了媒介产品的生产,而媒介产品具有引导受众消费的功能,所以受众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媒介应当依托受众进行媒介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石溦 《中国广播》2014,(7):70-72
本文就广播消费维权节目如何借助新媒体,搭建媒体、消费者和企业之间互动平台,搜集案例,了解民意,为消费者维权,以及在技术及内容层面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期为广播消费维权类节目更好地服务受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陈萱 《东南传播》2022,(1):86-88
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符号意义与价值愈发受到消费者的重视,符号消费成为现代社会消费的新趋势,不仅是消费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影响着文化传播与社会交往.博物馆文创产品因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受到大众的喜爱.博物馆文创产品通过外延性意指系统和内涵性意指系统进行符号建构,并引起消费者对博物馆文化与文创产品的关注与认同.受众对文化的认同进...  相似文献   

20.
电视栏目是电视产业的主要产品,在电视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栏目之间的收视率竞争异常激烈。对于电视栏目来说,受众导向是基于消费者导向发展起来的一种栏目品牌传播策略,重视受众对于电视栏目的认可度、关注度和满意度。如何在众多的广告商与受众之间实现利益上的平衡,在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前提下使广告导向与受众导向之间保持和谐统一,实现电视栏目收益的最大化,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